罗静
- 作品数:20 被引量:242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史氏鲟和达氏鳇养殖亲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0年
- 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片段(史氏鲟,425bp,达氏鳇,434bp)分析检测了两个养殖场留做后备亲鱼的史氏鲟和达氏鳇的遗传多样性。在所检测的养殖史氏鲟后备亲鱼4个年龄群体共34个体中,发现5个单倍型,共有11个多态位点,占碱基总数的2.6%,无简约信息位点。不同单倍型之间有1~10个变异位点,占碱基总数的0.2%~2.4%。各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24。单倍型多样性Hd=0.768,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4.367,核苷酸多样性Pi=0.011。而分别来自2个养殖场的2个达氏鳇养殖群体都是1个群体仅1个单倍型,2个单倍型之间仅有2个碱基差异,遗传距离为0.005,遗传变异极度缺乏。结果提示在利用史氏鲟和达氏鳇后备亲鱼进行繁殖育苗时要充分注意近交的影响。
- 牛翠娟胡红霞罗静李陈
- 关键词:史氏鲟达氏鳇后备亲鱼线粒体控制区
- 浙江省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35
- 2001年
- 测定了浙江省5个地方鸡种及来航鸡(对照)线粒体D-环区的部分序列(539bp),构建了鸡种的分子系统树。在所测序列中共有24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4.45%。结果显示,浙江省地方鸡种分为两支,有两个母系来源,一支为仙居鸡,它和外来品种来航鸡关系较近,有共同的母系祖先。另一支为灵昆鸡、白银耳鸡、乌骨鸡和萧山鸡,它们有着共同的母系祖先,其中灵昆鸡,白银耳鸡、乌骨鸡关系较近,萧山鸡与此3种鸡关系较远。
- 傅衍牛冬阮晖罗静陈功余旭平张亚平
- 关键词:地方鸡种线粒体DNA
- 高原隆升对中国恒河猴群体遗传结构的不均一影响
- 阐明历史上的地质事件和环境事件是怎样影响了相关物种,特别是恒温脊椎动物的发生和遗传结构是非常有意思的。而系统地理学就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有力武器。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和第四纪冰川,大概算是对当前亚洲生物圈最具影响力的两...
- 武善金罗静张亚平岳碧松
- 关键词:系统地理学恒河猴第四纪冰川分子钟
- 文献传递
- 袖珍鱼属基因组De novo测序和转录组学研究
- 袖珍鱼属(Paedcypris)是新近确立的属,该属鱼类成体大小不足8毫米,是迄今发现的最小鱼类,目前鉴定出三个种。其中一个种的基因组仅315M,是目前己知的最小脊椎动物基因组。形态学研究表明:该属物种的成体骨骼极度简化...
- 黄峰柴静刘少军张亚平洪云汉罗静
- 关键词:转录组学骨骼形成
- 中国家鸡的起源探讨被引量:36
- 2001年
- 测定了6个家鸡品种30个个体的线粒体D-环区539bp的碱基序列,并与GenBank中的红原鸡、灰原鸡、绿原鸡、黑尾原鸡及鹌鹑的相应序列作比较分析,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原鸡属4个种间差异较大,其中家鸡与泰国及邻近地区红原鸡关系最近,与印尼红原鸡、黑尾原鸡、灰原鸡、绿原鸡及鹌鹑的关系依次变远。提示中国家鸡可能起源于泰国及邻近地区的红原鸡。结果还显示,该地区红原鸡的两个亚种(G.g.gallus和G.g.spadiceus)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显著低于家鸡亚种内的分化程度,这两个亚种似乎可以归为同一亚种。
- 傅衍牛冬罗静阮晖何国庆张亚平
- 关键词:家鸡原鸡亲缘关系
- 鲫属(Carassius)鱼类的遗传多样性与多倍化起源问题的初步研究
- 罗静
- 关键词:鲫鱼鱼类
- 蝮亚科几种毒蛇的染色体初步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研究我国蝮亚科蝮属尖吻蝮、蝮蛇、雪山蝮3 种蝮蛇和烙铁头属竹叶青、烙铁头的染色体。方法 给蛇体按1m g/kg 蝮腔注射秋水仙素,5~7h 后活体取肋骨、睾丸等组织样品进行细胞染色体检测。结果 5 种蝮蛇的染色体为2 n = 36。结论 蝮亚科两个属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 说明其进化上的保守性, 可能它们的祖先是单一的。
- 李东升吕秋敏王婉瑜罗静朱绍文熊郁良
- 关键词:蝮亚科染色体毒蛇
- 物种多倍化与表观遗传学被引量:3
- 2010年
- 由不同基因组叠加导致的物种形成是自然界瞬时物种形成(instantaneous speciation)的方式之一.这种剧变的物种形成方式不同于异域物种形成,主要由基因组加倍成多倍体导致与二倍体亲本形成自然的生殖隔离、同域分布的新物种.这种有创造力的物种形成方式在植物与部分动物中普遍存在.最新研究表明,基因组多倍化早期发生的迅速改变可能起关键作用.例如,基因组水平的遗传变异(染色体重排、DNA水平改变)可部分解释多倍体形成后发生的改变;然而,基因组水平的变化不能完整解释物种演化初期基因组中的大量基因改变.表观遗传水平包括转录水平和后转录水平.表观遗传水平的改变不引起DNA核苷酸序列的变化,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和有机体表型有很大影响,可能在物种演化阶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比较多的、与多倍化相关的表观遗传现象及机制包括DNA甲基化、基因状态、核仁显性等.表观遗传水平的改变是多倍体形成与物种演化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且相对可逆的阶段,为物种演化提供了更多弹性的选择.目前,这方面工作在多倍化研究领域备受瞩目,本文对其最新进展作一介绍与综述.
- 李智慧逯翔高云刘少军陶敏肖蘅乔云倩张亚平罗静
- 关键词:多倍化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基因状态
- 菜花烙铁头核型的初步报道被引量:3
- 1998年
- 菜花烙铁头(Protobothropsjerdoni)属蝰科(Viperidae)蝮亚科(Crotalinae)原矛头蝮属。本属已知的种均为毒蛇类,且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和南部地区以及印度北部。虽然前人(张服基,1993)对菜花烙铁头作过形态等方面的研...
- 罗静王蕊芳李东升熊郁良
- 关键词:核型蝰科
- 二倍体和四倍体鲫鲤杂交品系中基因组不兼容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多倍化植物,在有花植物中,大约70%都是多倍体。而在现生脊椎动物中仅有部分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中存在多倍体现象。为何多倍体脊椎动物数目远比多倍体植物较少至今仍是个谜。传统的解释有性别决定障碍、生理和发育限制(特别是细胞核-细胞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联因素)、基因组休克或者剧烈的基因组重新构建等原因。
- 刘少军罗静柴静任力张亚平
- 关键词:有花植物多倍化失衡现象嵌合基因红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