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林 作品数:27 被引量:81 H指数:5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5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5例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对两组CIP2A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CIP2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CIP2A在试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62%(42/65),在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29.23%(19/65),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年,CIP2A的阳性表达与术后1年肿瘤转移复发、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术前血清中PSA水平有关(P<0.05).结论 CIP2A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预测复发转移及预后评价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王启林 李瑞乾 金从国 张国颖 白宇 孟庆印 雷永虹关键词:前列腺癌 生物学指标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是前列腺癌的中晚期阶段,治疗效果差,并且在临床表现、疾病进程、结局和遗传基础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近年来,随着阿比特龙、恩扎卢胺、PARP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药物的问世,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但如何根据个体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药物,临床上尚无明确准则。本综述总结近些年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为临床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 王琪伟 徐鹏杰 王自勇 吴弘毅 王启林 李瑞乾关键词:生物标志物 疗效预测 碘^(125)粒子近距离照射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碘^(125)粒子近距离照射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按照否接受碘^(125)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将6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分泌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碘^(125)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前列腺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6、12个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125)粒子近距离照射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PSA水平和KPS评分。 李瑞乾 赵斌 白宇 杨宏 雷永红 王启林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内分泌疗法 重甲基SILAC技术分析雄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组蛋白H3甲基化的差异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整体分析雄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组蛋白H3甲基化差异,探讨前列腺癌从激素依赖性发展为非激素依赖性的表观遗传机制。方法:应用重甲基细胞培养条件下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技术结合生物质谱分析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DU145组蛋白H3的甲基化修饰谱,寻找差异的修饰位点和模式;通过Western blotting验证所发现的差异修饰;采用real-time PCR检测2株细胞相关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的表达差异。结果:质谱鉴定发现2株前列腺癌细胞的组蛋白H3存在5个甲基化位点,甲基化模式分别为H3K14me2、H3R17me1、H3K36me1、H3K36me2、H3K36me3、H3R72me2、H3K79me1和H3K79me2。其中,包含甲基化位点H3K36的肽段有2种,分别为"KSAPATGGVKKPHR"和"KSAPSTGGVKKPHR",前者鉴定到的频数高于后者,两者的区别在于第31位的氨基酸分别为A与S,前者归属于组蛋白H3变异体H31T、H31和H32,主要出现在DU145细胞中,后者归属于组蛋白H3变异体H33,在LNCaP细胞中出现次数稍多;提示2株细胞可能表达不同的组蛋白H3变异体,从而导致甲基化模式的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H3K36的一甲基化和二甲基化在2株细胞间没有差异,而其在DU145细胞中的三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LNCaP细胞。Real-time PCR检测显示DU145细胞的H3K36去甲基化酶mRNA表达比LNCaP细胞有所降低。结论:组蛋白H3变异体和H3K36去甲基化酶的差异表达可能导致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H3K36三甲基化增加,成为前列腺癌从激素依赖性发展为非激素依赖性的一种表观遗传转变。 王启林 李瑞乾 金从国 赵斌 张国颖 白宇 雷永虹关键词:组蛋白H3 甲基化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及开放手术行肾部分切除术诊疗肾肿瘤的临床诊疗成效。方法选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诊疗的肾肿瘤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0)。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行肾部分切除术进行诊疗。对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长、胃肠道的功能恢复周期、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长、胃肠道的功能恢复周期、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施以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进行诊疗,能够有显著的临床诊疗成效。 张国颖 李瑞乾 王启林 雷永虹 秦扬 杨勇 杨宏 李俊 赵斌关键词:后腹腔镜 开放手术 肾肿瘤切除术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尿蛋白转阴时间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后尿蛋白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14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行激素治疗后,可评价疗效136例。按照尿蛋白转阴时间分为A组(尿蛋白转阴时间≤1周)和B组(1周<尿蛋白转阴时间≤2周)。其中A组男44例,女4例;B组男74例,女14例。对患儿各种常规情况、生化指标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父母认知情况、水肿程度、水肿至口服激素时间、是否存在合并感染、入院时血浆IgM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胶体渗透压等指标在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父母认知情况差(P=0.004,OR=0.087)、水肿至口服激素时间长(P=0.000,OR=20.676)、胶体渗透压低(P=0.025,OR=0.649)与尿蛋白转阴时间有关。结论父母认知情况差、水肿至口服激素时间长、胶体渗透压低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尿蛋白转阴时间>1周的危险因素,与患儿的不良预后相关,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元君辉 王启林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尿蛋白 儿童 PD-1/PD-L1抑制剂在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发生隐匿、多点原发、易复发等特点。目前,指南推荐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联合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或肾输尿管切除术为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muscle-invasive urothelial carcinoma,MIUC)标准的治疗方法。同时,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用于不可切除和转移性的晚期UC患者,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并非所有UC患者均可从中获益。近年来,有大量实验研究关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PD-1/PD-L1抑制剂也逐渐被批准用于UC的一、二线治疗。本文对PD-1/PD-L1抑制剂在UC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李银 王自勇 毕颖 王启林关键词:尿路上皮癌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2年 目前对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骨转移的治疗,不再局限于单一使用多西他赛化疗;目前有很多新疗法出现,其中镭-233、177镥-前列腺特异膜抗原-617(177Lu-PSMA-617)、骨靶向治疗(BTT)+醋酸阿比特龙(AA)+泼尼松(P)可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多西他赛+锶-89可延长患者临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CPFS);地诺单抗、双磷酸盐、镭-233、锶-89、BTT+AA+P、多西他赛+唑来膦酸(ZA)可减少患者总骨相关事件(SREs);地诺单抗、双磷酸盐、镭-233、多西他赛+ZA可延长患者无SREs时间间隔;仅地诺单抗能延长患者无骨转移生存期。本文将结合临床试验结果,综述CRPC骨转移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毕颖(综述) 王启林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肿瘤转移 分子靶向治疗 放射疗法 糖代谢异常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13年6月我院消化科收治入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8例,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68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90例;检测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空腹静脉血糖(FPG)、负荷2 h静脉血糖(PPG)及评定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对两组的糖代谢指标和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SAP组患者FPG、PPG、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明显高于MAP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低于MAP(P<0.01);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与FPG、PPG、FINS、IRI呈正相关(P<0.05,P<0.01),与ISI呈负相关(P<0.05);SAP组的假性囊肿、感染、脓肿、坏死、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MAP组(P<0.05,P<0.01)。结论:AP的严重程度与糖代谢异常存在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因此,在治疗AP时,应积极控制胰腺炎症,防止和减少胰腺坏死,将血糖降至正常范围,以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 黄峰 付林 袁光雄 许俊 王启林关键词:急性病 胰腺炎 代谢 胰岛素抗药性 护理干预对AMI不良情绪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AMI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8例患者均给予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评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心绞痛14例(29.17%),对照组29例(60.42%),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大幅度地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积极作用。 吕洪艳 谢云亮 王启林关键词:AMI 护理干预 不良情绪 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