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珺

作品数:18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麻醉
  • 4篇手术
  • 4篇肿瘤
  • 4篇免疫
  • 3篇术后
  • 3篇体外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3篇麻醉学
  • 3篇教学
  • 2篇调节性
  • 2篇调节性T细胞
  • 2篇镇痛
  • 2篇术后镇痛
  • 2篇髓系
  • 2篇髓系细胞
  • 2篇体外诱导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机构

  • 16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17篇汪珺
  • 6篇苏晓三
  • 4篇陈睿
  • 4篇杨柳
  • 4篇乔飞
  • 4篇王栋
  • 3篇谭莹
  • 2篇展希
  • 2篇陈华梅
  • 2篇洪志鹏
  • 2篇张蕾
  • 2篇杨文燕
  • 1篇张蕾
  • 1篇蒙俊
  • 1篇金良昆
  • 1篇叶联华
  • 1篇杨堃
  • 1篇乔飞
  • 1篇高敏
  • 1篇尹燕锋

传媒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肿瘤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场景进行麻醉前访视培训的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运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场景进行麻醉前访视的培训。方法设计两组(A、B组),A组病案讨论加用标准化病人剧本,由学生标准化病人扮演的临床场景进行。B组仅用病案讨论方式。两组均进行培训前后的考核和培训后的问卷调查统一运用相同病案进行提问、讨论、培训。结果两组同学均喜欢临床情景教学模式,认为该法具有新颖性,尤以A组为甚。同时在问诊的完整性、详细程度和重点突出方面,A组优于B组。结论学生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场景行麻醉前访视培训,让学生有真实感,可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杨文燕汪珺陈华梅乔飞
关键词:学生标准化病人麻醉前访视
两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方法体外诱导CIK细胞的比较
2013年
目的比较两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采集方法诱导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扩增效率、细胞表型、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及其回输至肿瘤患者体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12例肿瘤患者共进行36次CIK细胞体外诱导、扩增,其中6例患者共18次扩增采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PBMCs,另外6例患者共18次培养采用Ficoll密度梯度分离50 mL外周血方法采集PBMCs.结果采用血细胞分离机或Ficoll分离法采集PBMCs经体外诱导获得CIK(分别为A-CIK和F-CIK)细胞数分别为7.47×109(3.7-13.6×10)9和6.37×109(3.8-11.8×10)9.培养至14 d时,>90%的A-CIK和F-CIK细胞表型为CD3+,其中CD3+CD56+,NKG2D+细胞及细胞内TH1细胞因子均显著升高.效靶比为60:1时,A-CIK和F-CIK细胞对Daudi、K562及293的杀伤活性分别为(49.1±17.8)%和(55.3±11.5)%、(67.6±24.1)%和(58.1±17.6)%、(36.4±11)%和(33.7±14.8)%.给肿瘤患者回输自体A-CIK或F-CIK细胞14 d后,外周血中CD3+、CD8+及CD3+、CD56+细胞以及PBMCs内IFN-γ均显著升高.结论采集肿瘤患者50 mL外周血分离的PBMCs足以制备临床治疗使用的CIK细胞.
苏晓三汪珺张蕾金良昆陈睿王翼寅
关键词:免疫疗法过继细胞分离体外
大肠杆菌qseC基因敲除及其缺陷株运动能力研究
2015年
目的通过Red同源重组法构建qseC基因缺失的大肠杆菌突变株,探讨qseC基因对大肠杆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两翼与目的基因上下游同源、含有氯霉素抗性基因片段,电击转化入大肠杆菌MC1000,在Red同源重组酶作用下,用含同源臂的氯霉素抗性片段置换目的基因qseC,并利用FLP位点专一性重组将氯霉素抗性基因删除.测定qseC基因缺失株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 qseC基因已被成功敲除.在LB培养基中,qseC基因缺陷株的生长状况与亲株无明显差异.MC1000与MC1000qseC基因缺失株运动圆环的直径分别为(6.10±0.36)mm和(3.20±0.53)mm(P<0.01).结论成功构建大肠杆菌qseC基因缺失突变株,且qseC基因对细菌运动能力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蒙俊杨堃黄洁叶联华陈华梅汪珺方育
关键词:大肠杆菌RED同源重组
肺癌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肿瘤转移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髓系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及其亚群以及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变化;手术...
汪珺
关键词:肺癌肿瘤转移围手术期调节性T细胞间质干细胞
文献传递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在麻醉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在麻醉科临床实习评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轮转学习的实习医生、住院医师、临床型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在麻醉科学习期间使用Mini-CEX测量表进行测评并反馈。结果在本研究中,共有127名医生参加考核。使用MiniCEX考核,实习医生比住院医生和临床型硕士的评估时间短,反馈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医生、临床型硕士在满意度和医患交流方面均优于实习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住院医生、临床型硕士的评估时间、反馈时间、满意度、自我评估及医患交流等反馈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医生与临床型硕士诊断思路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niCEX量表是一种有效的、简便易行的临床评估和教学工具。
王栋汪珺
关键词:麻醉学教学医生培养
临床医学规培生麻醉轮转教学探析被引量:4
2017年
麻醉学作为一门与药理学、生理学等医学科目息息相关的临床学科,其相关教学在临床医学规培生的学习课程中也可见占据了一定地位。但正由于临床医学规培生一般情况下参与麻醉轮转培训时间都较短,加之麻醉学相关教学内容较为复杂与抽象。在麻醉轮转实习教学中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的。本文中通过从教学准备、实际教学、教学考核等方面对临床医学规培生麻醉轮转教学过程进行详要探析,旨在以此为今后相关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汪珺展希乔飞
关键词:麻醉学实习教学
肺癌围手术期髓系抑制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CD11b^+CD33^+人类自细胞抗原DR基因(HLA-DR)^-髓系抑制细胞(MDSCs)和CD4^+CD25^+又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并探罚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择期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98例,年龄42-77岁,体重49~73k。分别于术前(T1)、术中(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3天(T4)和第7天(T5)采集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血细胞分析测定MDSCs和Treg浓度并分析T1-T5时两者的相关性,FCM和免疫磁珠法分别分选T1~T5时MDSCs与T1时CD4^+细胞,将MDSCs与CD4^+细胞混合培养(未加Transwell小室组)或采用Transwell小室将MDSCs与CD4^+细胞相隔共培养(加入Transwell小室组),体外培养至第5天时FCM检测Treg。结果T3~T5时MDSCs浓度较T1显著升高[分别为(0.684±0.326)×10^9/L、(0.545±0.307)×10^9/L、(0.496±0.302)×10^9/L和(0.219±0.133)×10^9/L,P值分别为0.000、0.000和0.004];T5时Treg浓度较T1显著升高[分别为(0.051±0.033)×10^9/L和(0.034±0.020)×10^9/L,P=0.006]。T3-T5时MDSCs和Treg浓度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2998、0.4342和0.4773,P值分别为0.004、0.000和0.000);T3-T5时MDSCs体外诱导Treg细胞数较T1时明显增多[Treg细胞数分别为(11.24±2.85)×10^4、(10.80±3.10)×10^4和(14.94±4.22)×10^4和(6.71±2.56)×10^4个,P值分别为0.003、0.000和0.000],与未加Transwell小室组比较,加入Transwell小室组T1-T5时MDSCs诱导Treg细胞数显著下降(P值分别为0.008、0.004、0.000、0.000和0.000)。结论肺癌患者术后MDSCs与Treg呈正相关,术后MDSCs诱导Treg能力较术前增强且MDSCs诱导Treg依赖细胞间相互接触。
汪珺杨柳苏晓三王翼寅陈睿洪志鹏
关键词:肺癌围手术期调节性T细胞
氯胺酮对脓毒症大鼠生存率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背景: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长期以来居高不下,因此寻找新的有效的脓毒症防治策略和方法具有现实意义.目的:观察氯胺酮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大鼠5日生存率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白细胞介素-6(IL_...
汪珺
关键词:脓毒症氯胺酮生存率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一氧化氮
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在开胸手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开胸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T组,n=35)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n=35).T组患者于全麻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开胸侧切口所在胸椎旁间隙注射0.5%罗哌卡因0.25 m L/kg.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 h、12 h、24 h、48 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吸空气状态下氧饱和度(SpO_2)值及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镇痛泵按压总次数、相关并发症,以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和首次下床时间.结果与T组比较,G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时的HR、MBP增高,安静及咳嗽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T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减少,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及下床时间缩短(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定位准确,效果确切,用于开胸手术患者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是目前开胸手术术后镇痛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乔飞汪珺展希杨文燕
关键词: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开胸术后镇痛
肺癌围手术期髓系抑制细胞的变化及对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检测肺癌围手术期外周血髓系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变化,并探讨其对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FCM和血细胞分析技术检测98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CD11b^+CD33^+HLA-DR^-细胞百分比和浓度,蛋白芯片和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将围手术期CD11b^+CD33^+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HLA-DR)^-细胞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接种至裸鼠皮下,观察其对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肺癌患者术后PBMCs中CD11b^+CD33^+HLA-DR-细胞百分比和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外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5(CXC chemokine ligand 5,CXCL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 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MIP-1β和MIP-3α等趋化因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裸鼠致瘤能力观察结果显示,术后MDSCs促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能力较术前MDSCs显著增强(P值均<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PBMCs中MDSCs较术前增加,且其促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作用增强,提示MDSCs可能成为预防肿瘤术后转移的新靶点。
汪珺苏晓三乔飞杨柳王益寅尹燕锋洪志鹏
关键词:肺肿瘤围手术期细胞免疫髓系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