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杰
- 作品数:1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的“核心素养”观: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担当被引量:10
- 2016年
- 文章在分析素质和素养的内涵及其适用范围的基础上,阐释了人们素质结构的内容、特点及其在人才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从对我国近代教育成功案例的分析得出:面对社会需要,人才成长过程中最关键、最重要、最具价值的共同性的内在因素即是核心素养。联系我国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与优化素质结构的要求,一脉相承地提出了学会求知:会求知,求真知;学会做事:会做事,善共事;学会担当:勇担当,能担当的"三个学会"核心素养主张。
- 陈树杰
- 关键词:做事担当
- 新时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思考被引量:2
- 2018年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十多年后,终于在2017年迎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正式颁行。作为一名始终与课程同行的老教师,笔者认真研究《指导纲要》,搜集相关材料,积累了一些思考。
- 陈树杰
-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指导纲要》老教师
- 我的“核心素养”观
- 2016年
-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教育部在2014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并将其摆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定海神针"。近日,经过教育部课改专家研究形成的"核心素养体系"公开,即: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和70个关键表现。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关于学科落实"核心素养"的文章开始见诸报刊,大多围绕已定的核心素养体系展开论述。本刊转载首都师大陈树杰教授"我的核心素养观",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对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理解,希望能引发大家对核心素养更深入的讨论。
- 陈树杰
-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者首都师大角色意识语言文字
- 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
- 2000年
- 陈树杰梁志顺
- 关键词:污染源中学生保护环境
- 运用“认知双螺旋”构想 完善基础教育课程建设——陈树杰教授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理论基础被引量:3
- 2012年
- 2011年3月31日和2012年7月18日福建省政府和教育厅分别下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闽政(2011]26号)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以试点改革引领中小学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闽教基(2012)42号),要求2012年底前,所有中小学校必须按规划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任何学校、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擅自调整课程计划,明确提出“切实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
- 陈树杰邹开煌
-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双螺旋素质教育
- 现实、基点、策略——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几点思考被引量:8
- 2007年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打破了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性的突破。以实践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联系生活、主动探究、学习方法、积累经验作为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自然成为新课改的重点和亮点。然而,几年来课程实施并不令人满意,课程发展既不平衡,活动开发低水平、浅层次又相当普遍,一些地方近年来更出现日渐疲软的态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深切的关注。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专家们和一线教师同样需要反思,从几年来课程实施过程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营养,修正我们的认识,使之更加符合课程发展的规律。
- 陈树杰
- 关键词:活动课程基点课程体系结构基础教育学科课程
- 中国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与思考——访首都师范大学陈树杰教授
- 2006年
- 王宇华陈树杰
-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科技教育科学规划
- 核心素养研制与学风问题
- 2016年
- 作者研究发现,日前推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无论呈现内容还是研制方法,都失之严谨。认为此与当前迷漫教育领域的浮躁学风不无关系。文章从学风的角度切入,联系《框架》文本内容及其形成过程。提出三个问题:一、推进中国教育,是一味仰仗外域理念,还是侧重梳理本土经验,构建体现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二、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是从概念出发还是从对中国教育现实的研究出发;三、凝练核心素养的内容,是止于形而上学思维方法,还是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供教育战线各级领导和广大同仁思考。
- 陈树杰
- 关键词:学风教育理论形而上学辩证思维
- 认知双螺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 2007年
- 为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实现综合国力的提升,抢占发展的有利地位,世界各国都在不约而同地进行教育改革。设置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实现儿童学习方式的变革,几乎成为各国教改的共同特点。
- 陈树杰
-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知识经济社会综合国力
- 从“认知双螺旋”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被引量:1
- 2007年
- 个体人认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由继承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共同主宰的,其知识的形成是互相关联、螺旋发展的,借鉴人类基因双螺旋结构的概念即可建立“个体人认知形成和发展的双螺旋结构”。适应认知双螺旋的不同要求,学校需建构由继承性学习为特点的学科课程和以实践性学习为特点的活动课程共同组成的课程体系。两类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学习方式各不相同,二者结合得越好,其教育的效能也会越高。任何教育改革都是主动地调整儿童的认知过程,使其更加符合儿童发展的需要。
- 陈树杰
- 关键词:继承性学习实践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