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群
- 作品数:27 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病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为早期的发现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6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66例单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及其相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采用的医疗措施等相关变量,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程、雷诺现象以及血沉等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提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病程、雷诺现象、血沉等指标的变化与间质性肺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为以后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病提供一定的医疗数据。
- 周滢练巧燕黄宇慧罗群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间质性肺病
- 2018年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临床实践指南与2018年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专家共识解读被引量:21
- 2018年
- 2000年ATS/ERS发表了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1]。2011年ATS、ERS、日本呼吸学会(JRS)和拉丁美洲胸科学会(ALAT)的间质性肺疾病(ILD)、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领域的著名专家共同制定了第l部以循证为基础的IPF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2011指南),提出影像学和病理学对IPF诊断的重要意义[2]。
- 韩茜罗群
-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实践指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疾病
- 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17例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分析结缔组织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和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IIP)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1-2014年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住院的CTD-ILD合并PTE及IIP合并PTE的患者17例(ILD合并PTE组),并募集同期肺通气功能相匹配的CTD-ILD及IIP共20例患者(单纯ILD组)作为对照,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再对比ILD合并PTE组中的CTD-ILD亚组及IIP亚组。结果1与单纯ILD组比较,在ILD合并PTE组中,患者出现近期新发呼吸困难或呼吸困难加重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ILD合并PTE组的动脉血氧分压更低,分别为(76.4±22.3)mm Hg和(63.4±19.2)mm Hg(P〈0.05);气体交换功能(DLCO%预计值)更差,分别为(48.5±11.6)%和(37.9±12.8)%。2ILD合并PTE组中,CTD-ILD亚组和IIP亚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9.83±13.40)岁和(71.90±4.68)岁,病程中出现PTE症状的时间分别为(18.07±16.71)个月和(34.75±14.69)个月,CTD-ILD患者发病年龄更小(P〈0.05),病程中出现PTE症状的时间更短(P〈0.05);IIP亚组患者共5例(71.43%)出现下肢水肿,CTD-ILD亚组中没有患者出现下肢水肿;IIP亚组中3例(30.00%)患者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而CTD-ILD亚组共5例(71.43%)患者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结论 ILD合并PTE可使患者气体交换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CTD本身的发生进展和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是PTE发生的高危因素。与IIP合并PTE比较,CTD-ILD合并PTE患者起病年龄更小,出现PTE的病程更短。
- 王璐琳罗群杨力祺陈荣昌
-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疾病肺血栓栓塞症
- 肺移植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肺移植治疗间质性肺疾病(ILD)的疗效,并探索其预后影响因素,为ILD患者行肺移植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ILD并达到肺移植指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11例,男88例,女23例,年龄(58.3±11.4)岁。根据是否接受肺移植手术分为肺移植组和未接受肺移植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并结合文献分析影响肺移植预后的因素。结果接受肺移植组56例,年龄22~81岁,平均年龄(57.8±13.0)岁;未接受肺移植组55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58.7±9.6)岁。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均以特发性肺纤维化为主,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动脉血氧分压、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6分钟步行距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移植组术前合并肺动脉高压比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未接受肺移植组(P<0.05)。肺移植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接受肺移植组(77.4%比32.7%,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呼吸机依赖、血肌酐、胆红素、肺动脉压、手术方式(单肺比双肺)对肺移植预后无显著影响;年龄、术前合并糖尿病是影响肺移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肺移植可明显改善内科治疗无效的ILD患者的预后,ILD尤其是IPF患者应尽早考虑肺移植。年龄和术前合并糖尿病是影响肺移植预后的危险因素。
- 练巧燕徐鑫罗群韦兵陈奥彭桂林黄丹霞何建行巨春蓉
-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肺移植
- 无创比例辅助通气与压力支持通气不同辅助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做功的影响
- 研究目的 比较无创比例辅助通气(proportional assist ventilation,PAV)和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不同辅助水平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 张建恒罗群张会锦陈荣昌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压力支持通气呼吸做功
- 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正常受试者运动时二氧化碳重复呼吸情况评估
- 区泳儿林志敏伍伟良罗群陈荣昌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间质病变诊断和治疗专家建议被引量:17
- 2020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自2019年12月以来,全国确诊感染病例数超过8万例。COVID-19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双肺间质性炎症,约30%~6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间质改变,但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对于如何处理COVID-19引起的肺间质病变方面临床较为困惑,为此我们邀请国内间质性肺疾病领域专家制定了本建议,旨在为国内同道处理COVID-19引起的肺间质病变时提供参考意见。由于目前疫情发生时间短,临床资料和相关研究数据尚不充分,今后将会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对本建议进行相应更新。
- 无邵池蒋捍东张惠兰李光熙罗群孟婕于文成苗青徐作军蔡后荣李惠萍
- 关键词:冠状病毒感染肺间质病变感染性肺炎研究数据
- 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12例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间质性肺疾病(ILD)合并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住院治疗的12例ILD并发PE的患者为ILD合并PE组,并募集同期24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PE患者作为对照,即单纯PE组,比较两组病例的身高、体质量、既往病史、近期制动或手术、吸烟、糖皮质激素使用等特征,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心悸、下肢浮肿等症状,以及D二聚体、动脉血气分析、肺动脉收缩压、PE类型(大面积和非大面积)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单纯PE组相比,ILD合并PE组糖皮质激素应用史(50.0%vs12.5%)、咳嗽(100.0%VS70.8%)、心悸(41.7%VS8.3%)比例更高,动脉血气分析提示PaO2下降更明显[(63.14±12.94)mmHgVS(73.05±14.67)mmHg]。两组在基础疾病、咯血、胸痛、呼吸困难、下肢浮肿、血常规、D二聚体、肺动脉收缩压及PE的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例ILD合并PE的患者都为非大面积PE。结论ILD合并PE组患者糖皮质激素应用及咳嗽、心悸等症状发生率高,动脉血气PaOz下降更明显,对ILD合并PE可能有提示作用。
- 唐纯丽罗群谢佳星区泳儿陈荣昌
-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肺栓塞
- 肺移植治疗继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PPFE)的治疗策略。方法 1例男性22岁患者,因淋巴瘤行化学药物治疗及干细胞移植后并发PPFE,行胸腔镜下左肺舌叶楔形切除术、双侧胸膜固定术后,再接受同种异体左肺移植术。检索相关文献,对PPF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例PPFE患者肺移植术前需24 h依赖无创呼吸机,接受肺移植治疗后气促消失、呼吸衰竭治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国内数据库中未发现符合条件文献,国外数据库中检索出英文文献26篇,经过筛选最终纳入9篇,均为个案报道。PPFE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干咳、劳累性呼吸困难、胸痛、反复气胸及体质量下降,胸部CT可见双上肺胸膜不规则增厚,病理表现为脏层胸膜显著增厚,胸膜及其下肺间质弹力纤维增生、排列紊乱。PPFE病情进展较快,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差,预后差,需行肺移植治疗。结论 PPFE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情况允许下应尽早予肺移植治疗。
- 练巧燕陈奥徐鑫韦兵罗群顾莹莹陈荣昌巨春蓉何建行
- 关键词:肺移植胸膜固定术胸膜增厚弹力纤维增生
- HCMV感染介导固有免疫应答诱发CTD-ILD发生及其机制探讨
- HCMV感染干扰固有免疫反应信号通路,介导CTD-ILD(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及其机制探讨.结论显示,HCMV通过与PBMC膜表面的TLR2结合,激活STAT3,使STAT3磷酸化,进入细胞核导致促纤维化...
- 陈强王薇付志萍罗群张晓月孙强徐军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免疫反应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