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 作品数:37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一般课题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工作坊模式在进修生腔镜器械培训中的效果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进修生腔镜器械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36位进修生运用工作坊模式对腔镜器械进行培训。进修结束后,调查进修生对该培训模式的评价,比较工作坊培训前后进修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评分。结果培训结束后,对腔镜器械工作坊培训模式感到满意的进修生占91.67%,且进修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服务态度、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工作坊模式对进修生进行腔镜器械培训,能提高腔镜器械处理的综合水平。
- 周奕沁王旭
- 关键词:工作坊进修生腔镜器械
- 兔肩袖腱骨愈合过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 2024年
- 背景:近年在腱骨损伤领域部分学者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搭载在组织工程支架上用以促进腱骨愈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促进腱骨愈合机制及自然愈合过程中其是否参与修复,目前尚未明确。目的:研究兔肩袖全层冈上肌断裂后腱骨愈合过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及其在腱骨损伤时对干细胞的迁移作用和最佳体外促迁移浓度。方法:随机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建立肩袖损伤模型,另取3只为空白对照。于造模后3,5,7,14,21,28 d各处死3只并处死空白组兔,取腱骨连接处组织保存在-80℃冰箱。应用ELISA反应检测损伤后各时间点愈合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取幼兔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通过transwell实验验证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干细胞的促迁移作用效果及体外促迁移最佳浓度,将培养到P3代的干细胞与Brdu共培养后注入兔耳缘静脉,通过免疫组化染色验证干细胞是否迁移至损伤处。结果与结论: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肩袖腱骨愈合过程呈双峰表达,于伤后3 d明显增高(P<0.01)随后下降,于伤后5 d达最低,后再次升高于伤后14 d达峰值(P<0.01),然后下降;②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标记有Brdu的干细胞确有迁移至损伤处;③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60-80 ng/mL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干细胞促迁移效果最好,而200 ng/mL浓度反而会起到抑制迁移作用;④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参与了肩袖腱骨愈合的炎症反应期和增殖期的愈合过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促进干细胞迁移至损伤处并分化为各类细胞促进修复,并且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促迁移作用存在于一定浓度范围,超出范围则可能起到抑制作用。
- 王旭吴亚洁张鑫福石志杨腾云熊波涵卢晓君赵道洪
- 关键词:腱骨愈合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前交叉韧带保残单束解剖重建有利于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被引量:12
- 2022年
- 背景:前交叉韧带断裂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会受到损伤,从而影响到膝关节的稳定性,通过手术重建前交叉韧带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不同的重建方式术后患者本体感觉功能恢复有所差异。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残单束解剖重建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保留原韧带残端解剖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对照组不保留残端解剖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通过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恢复的情况。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试验方案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结果与结论:(1)术后3,6个月试验组的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较对照组高,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术后12个月两组各项评分差异不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提示保残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利于患者早期本体感觉功能及膝关节稳定性恢复。
- 廖欣宇何璐李彦林王福科周晓翔王旭钟瑞颖王国梁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随访
- 医院辐射的安全管理机制被引量:2
- 2019年
- 面对日渐强化的环保要求,医院必须重视射线装置和医用放射源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相关的安全管理,从法律、组织构架、安全文化宣贯、检查和资金多方面入手管理医院辐射工作。重视辐射安全不仅是医院领导单方面的认识,全体职工、全方面的重视才是保障核辐射安全的关键。
- 张涛李谷亮王旭
- 关键词:核安全文化辐射防护
- 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回顾分析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资料,探讨该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之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并运用改良波士顿腕管综合征评分量表(SSS评分和FSS评分),对患者术前与术后症状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经过随访研究,47例患者手麻症状及手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手腕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前SSS评分为(37.23±2.42),治疗后为(12.47±0.9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FSS评分(10.00±1.12),治疗后为(30.76±2.6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关节镜下单通道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可以取得可靠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的缓解患者手麻等症状及提高手功能,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熊波涵秦艺华宁梓文王旭施政良卢晓君张瑶璋王坤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腕管松解术单通道临床疗效
- 3种小分子拮抗剂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作用
- 2022年
- 目的探讨3种小分子拮抗剂(TN14003、T140、AMD3100)阻断SDF-1/CXCR4信号通路对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表达的影响,为寻找一种高效的OA治疗药物奠定实验基础。方法OA软骨细胞随机分成4组,A组、B组、C组分别加入TN14003、T140及AMD3100,D组为对照组。第2天、第4天时,qRT-PCR检测各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ColⅡ)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软骨细胞ColⅡ蛋白相对表达量。第10天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软骨细胞ColⅡ表达。结果培养第2天、第4天时,4组软骨细胞Col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①不同时间点软骨细胞Col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有差异(P<0.05);②4组软骨细胞Col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有差异(P<0.05);③4组软骨细胞Col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进一步行两两比较,结果提示第2天、第4天时A组软骨细胞Col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他3组(P<0.05)。第10天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A组软骨细胞ColⅡ染色最深,B组、C组、D组依次变浅。结论TN14003较T140、AMD3100能明显缓解OA软骨关节退变,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的抗OA治疗药物。
- 王坤王旭施政良宁梓文何任杰董开颜李彦林
-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拮抗剂
- 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特点与选择被引量:7
- 2022年
- 背景: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已经成为后交叉韧带严重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掌握各类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移植材料被认为是影响后交叉韧带重建效果的重要环节。目的:对后交叉韧带重建自体移植材料、异体移植材料、人工韧带等移植物的优缺点展开综述,提出改良策略及展望。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移植材料(如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人工韧带等)方面的文献,文献发表时间设置为2000-2020年。将符合检索词所得的文章进行初筛,保留与综述内容相关且具有各类后交叉韧带移植物优缺点分析的相关文献,进一步详细分析、归纳并总结。结果与结论: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各有其优缺点,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自体腘绳肌腱移植物,运用韧带增强装置、内减张技术或者肌腱表面涂层技术处理移植物可改善后交叉韧带重建效果。短期内自体肌腱、异体肌腱及人工韧带都是重要的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来源;远期随着人工韧带和组织工程韧带研究的进步,有望彻底解决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材料的问题。临床医生选择后交叉韧带移植物时应综合考虑患者所期望的活动水平、参与的活动类型及患者的职业特点、医生所掌握的重建技术与习惯及与移植物相匹配的固定材料等方面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
- 赵正吕李彦林王旭刘德健张艳
-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移植物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人工韧带
- 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新型程序性死亡被引量:5
- 2023年
- 背景: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但已有的研究表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与软骨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关。目的:总结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新型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方法:“Osteoarthritis,Pyroptosis,Necroptosis,Ferroptosis,ROS,L-ROS,Iron-overload”为英文检索词,以“骨关节炎、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铁死亡、铁超载、脂质活性氧”为中文检索词,使用计算机在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维普数据库检索2012年7月至2022年7月有关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相关文章,并进行系统地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与结论:焦亡与骨关节炎的关系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的研究重点仍是NLRP3炎性小体和脂多糖。有关坏死性凋亡的研究中,骨关节炎的发展也已被证明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密切相关,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有可能是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靶点。铁死亡是一种最新发现的细胞死亡方式,研究发现其通过铁超载和脂质过氧化介导了软骨细胞的死亡,但铁死亡的发生涉及多个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具有复杂的信号通路和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细胞焦亡、坏死性凋亡和铁死亡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相关通路、基因、miRNA仍需进一步研究。
- 卢晓君熊波涵杨腾云王旭张瑶璋钟瑞颖李彦林
- 关键词:骨关节炎程序性细胞死亡铁超载脂质过氧化
- 关节镜下修复重建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后的三维步态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背景: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易伴发血管及神经损伤,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但目前对于膝关节脱位多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上,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术后步态指标缺乏评估。目的:通过三维步态分析探讨Ⅰ期关节镜下修复重建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上指导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术后功能锻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9月至2018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15例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单膝损伤,男11例,女4例;年龄为18-40岁,平均(28±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0-18 d,平均14 d。入院查体患者前、后抽屉试验阳性,Lachman试验阳性,8例患者膝内翻应力试验Ⅲ度阳性,5例患者膝外翻应力试验Ⅲ度阳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27.85±5.98)分、关节活动范围(49.15±13.47)°。于关节镜下Ⅰ期取自体腘绳肌腱修复重建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以及其他有所损伤的膝关节结构,术后评估膝关节活动范围、Lysholm评分并进行术后三维步态分析。结果与结论:①1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甲级愈合,获11-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前、后抽屉试验及膝内、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②修复后末次随访患肢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范围显著提高,并且达到了损伤前活动水平,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5.3±6.65)分,膝关节活动度为(122.83±9.27)°,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4.879,P=0.000;t=17.452,P=0.000);③运动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肢体相比,末次随访步态分析中内外翻角、内外位移、内外旋转、屈伸角、上下位移、前后位移无明显差异(P>0.05);④证实Ⅰ期关节镜修复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可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可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何璐廖欣宇李彦林阮艳琴王旭王扬宁梓文施政良王国梁
- 关键词:关节镜三维步态分析
- 危机意识下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继续教育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当前环境下消毒供应中心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继续教育内容与路径,不断充实知识,提高技能,开发人员的潜在能力,促进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巩固和发展。[方法]通过分析总结科室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把科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通过了解和掌握专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新技能,以更快更好地适应科室迅速发展的需要。[结论]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继续教育,改善知识结构,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提高科室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及创新能力,使科室的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 王旭柴文琳
- 关键词:消毒供应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