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靖

作品数:8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河流
  • 1篇氮磷
  • 1篇地累积指数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过程
  • 1篇动力学特性
  • 1篇悬浮颗粒物
  • 1篇营养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源解析
  • 1篇暂态
  • 1篇砷形态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示踪
  • 1篇示踪剂
  • 1篇释放动力学
  • 1篇水动力弥散
  • 1篇碳稳定同位素
  • 1篇通量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烟...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烟台大学

作者

  • 8篇于靖
  • 7篇张华
  • 3篇蔡永兵
  • 2篇周世伟
  • 1篇姜德娟
  • 1篇张晓龙
  • 1篇徐睿
  • 1篇张华
  • 1篇魏娟
  • 1篇邹涛
  • 1篇王琼
  • 1篇米玉婷

传媒

  • 2篇海洋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第六届海峡两...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城市小型河流水动力弥散和潜流交换过程被引量:6
2015年
为研究城市小型河流中污染物的物理迁移过程规律,分析基流条件下流动水体与暂态存储区之间的滞留交互作用,采用溴化锂(Li Br)作为保守性示踪剂进行野外现场示踪试验,结合一维溶质运移存储模型(One-dimensional Transport with Inflow and Storage model,OTIS)定量解析潜流交换特性,估算纵向弥散系数(D)、潜流交换面积(As)、主河道断面面积(A)和潜流交换系数(α)。模型度量指标Da I值和均方根误差值结果表征参数模拟结果可靠性高,拟合效果理想。由泵入点O至下游1 300 m设置的A、B、C、D 4处监测点的模拟结果表明,水文参数D、As、A和α均随水文条件而变,OB河段(0-600 m)潜流交换能力较弱,主要以对流弥散过程为主;BD河段(600-1 300 m)具有较强的暂态存储能力,对溶质的滞留时间长;BC(600-1 000 m)和CD(1 000-1 300 m)河段交换系数分别为(3.42×10^-6±0.65×10^-6)s-1和(2.87×10^-6±0.81×10^-6)s-1;河段BC存在2.2×10-5m3/(s·m)的侧向补给流量。4个河段对比发现,城市河流渠道化、河床沉积物贫瘠等特征导致潜流交换能力弱化。
于靖张华
关键词:城市河流
铜在棕壤中的吸持-迁移动力学过程
长期大量施用波尔多液已造成铜在果园土壤明显积聚,威胁到水果及地下水安全.尤其烟台果园土壤,严重酸化、有机质匮乏,铜迁移污染地下水的风险加大.本文选取烟台酸性棕壤,采用批量动力学吸附方法和混合置换技术,系统研究铜的吸持-迁...
周世伟徐睿毕秀芬于靖魏娟张华
关键词:铜离子动力学特性
文献传递
基于muddy-LOICZ模型的小清河河口及下游河段营养盐通量估算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2013年7月、9月小清河口及9月小清河下游河道分段营养盐数据,采用LOICZ及改进的muddy LOICZ生物地球化学收支模型,分析了小清河口及下游河道分区域的水体存留时间和营养盐收支。结果表明,小清河口夏、秋季水体存留时间分别为0.67 d和3.09 d,夏、秋季DIP平均收支分别为–2.96×103、–1.72×103 mol/d,夏、秋季DIN平均收支分别为–1.55×106、–0.77×106 mol/d。进一步分析表明,河口生产力旺盛,存在净生产过程,成为氮磷的汇,且磷汇通量要远远小于氮汇,存在强烈的反硝化反应的脱氮过程,说明该河口的低氧问题需得到进一步重视。不同的河道区域其生产力水平、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硝化作用等强度等均有所不同,且在羊口镇附近有大量支流和生活排污进入,小清河下游流域的综合治理不能单一全篇而论,而应该针对不同的河道区域特点进行分别治理。需要注意的是,LOICZ模型为箱式模型,忽略物理过程的作用以及更详细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邹涛张华于靖
小清河流域氮磷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空间与多元统计分析被引量:22
2015年
选取山东小清河流域为研究区,在2012—2013年汛期和非汛期的水质监测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等多元统计方法识别流域不同形态氮磷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空间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辨析集水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氮磷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氮污染严重,其中总氮超标率达100%。氨氮、磷酸盐浓度汛期显著高于非汛期,硝态氮浓度则非汛期显著高于汛期(P<0.05)。以总磷、总溶解态磷为主要指标的主成分Z1对水质变化的贡献率接近50%,以总氮、氨氮和硝态氮为主要指标的主成分Z2对水质变化的贡献率接近20%。总氮、总磷、氨氮、磷酸盐和总溶解态磷浓度与集水区城市和工业建设用地的面积比例呈显著正相关(P<0.05);硝态氮浓度与耕地面积比例呈显著正相关,与草地、林地面积比例呈显著负相关(P<0.05)。空间上按氮磷分布特征不同子流域被划分为3类:第1类和第2类主要集中在干流及北部平原区,沿途接纳点源排放,氮磷浓度总体较高且空间差异较大;第3类流域主要位于南部山区,建设用地比例较小,污染程度相对较低。
王琼姜德娟于靖张华
关键词:小清河流域氮磷土地利用
金矿区河流沉积物中砷形态及释放动力学被引量:5
2016年
金矿的开采和冶炼过程会对矿区河流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对采集的山东省招远界河受酸性矿山废水污染河道的表层沉积样品,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砷的赋存形态;采用搅拌式直流反应器(stirred-flow reactor)进行模拟淋洗实验,研究了沉积物中砷的动力学释放过程。结果表明:沉积物存在严重的砷污染,总砷的含量在778-3 389 mg/kg之间。其中弱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含量分别占2.6%-9.8%,18%-79%,2.4%-7.1%,8.7%-75%,赋存形态分布主要受铁锰氧化物含量、有机质含量和p H等地球化学性质控制。在0.01 mol/L的Ca(NO_3)_2溶液淋洗420 min后,4种沉积物中砷的总释放量在8.3-99.7 mg/kg之间,占总砷含量的0.9%-3.7%。砷释放的最高浓度为29.7-468μg/L,与总砷含量趋势一致。砷的淋出浓度随着淋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淋洗过程前200 min砷浓度的降低比较明显。分别在90 min和270 min设置了2次间歇,过后淋出液中砷浓度明显升高。可以看出,砷的释放是一个受时间控制的动力学过程,释放速率取决于沉积物的表面性质和砷的赋存形态。
米玉婷蔡永兵于靖张华张晓龙
关键词:沉积物赋存形态释放动力学金矿
渤海及北黄海河流悬浮颗粒碳氮同位素时空分布及源解析被引量:7
2017年
选择流入渤海和北黄海的36条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对比了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和河流表层沉积物的碳和氮稳定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颗粒物有机质碳和氮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体悬浮有机质碳同位素总体上表现为δ13C平水期>δ13C丰水期>δ13C枯水期的特点,δ15N值呈δ15N丰水期>δ15N平水期>δ15N枯水期的特点。渤海和北黄海的主要入海河流悬浮颗粒物有机质的来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悬浮颗粒有机质碳平水期(春秋季)来源以C3植物、土壤有机质和水生藻类为主,丰水期(夏季)碳的各来源中浮游植物的贡献率明显增大,枯水期(冬季)则表现为陆源C3植物分解和水源性有机质的混合来源;悬浮颗粒态氮的来源与季节性降水量、生活污水、合成化肥及河流内源性水生植物密切相关。
于靖张华
关键词:悬浮颗粒物碳稳定同位素源解析
土壤中锑的反应迁移模型
锑(Sb)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有毒类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与砷同族,许多研究证明锑对人体及生物具有慢性毒性及致癌性。中国是世界最主要的锑生产国,局部地区存在严重的锑污染,大量的锑及其化合物进入到各种环境介质中,对人体健康的...
张华蔡永兵米玉婷于靖李璐璐
金矿污染河流的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9
2015年
金矿开采导致严重的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了金矿开采区河道32个采样点的水体和表层沉积物样品,研究了水样的溶解态及颗粒态重金属(As、Pb、Cd、Cr、Cu、Zn)组成;通过分步化学提取法研究了各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形态组成,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水体中Cu、Zn、As主要以溶解态存在,Pb、Cr、Cd以颗粒态为主。水体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布主要受点源污染排放影响。沉积物中,Cd浓度较低;As、Zn主要以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Pb、Cr、Cu以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结合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表明,Cd和Cu为主要的风险元素。
于靖张华蔡永兵周世伟
关键词:金矿开采重金属形态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