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娅

作品数:12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透刺
  • 4篇中风
  • 4篇中风后
  • 3篇芒针透刺
  • 2篇调神
  • 2篇针刺
  • 2篇针刺治疗
  • 2篇肢体
  • 2篇通督调神
  • 2篇吞咽
  • 2篇吞咽障碍
  • 2篇顽固性面瘫
  • 2篇面瘫
  • 2篇加点
  • 2篇毫针
  • 2篇毫针透刺
  • 2篇放血
  • 2篇放血治疗
  • 2篇补阳还五
  • 2篇补阳还五汤

机构

  • 1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杨娅
  • 11篇周婷
  • 8篇李静
  • 8篇陈幸生
  • 7篇江娜
  • 6篇燕炼钢
  • 5篇何彦蓉
  • 4篇贾泽坤
  • 4篇刘睿
  • 3篇朱才丰
  • 1篇程红亮
  • 1篇郑根贤
  • 1篇杨文明
  • 1篇何俊良
  • 1篇王丽
  • 1篇王频
  • 1篇徐洋
  • 1篇王磊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芒针透刺联合通督调神法针刺治疗卒中后疲劳:随机对照试验
2024年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对卒中后疲劳(PSF)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PS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2例,脱落2例)。在西医基础治疗和康复运动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通督调神法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四神聪、神庭、风府及双侧风池,每次30 min;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芒针透刺治疗,穴取至阳透大椎、神道透腰阳关、腰奇透腰阳关,每次30 min。两组均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SS、PSQI、HAMA、HAMD评分及血清IL-1β、IL-6、hs-CRP、Hcy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评分及血清IL-10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SS、PSQI、HAMA、HAMD评分及血清IL-1β、IL-6、hs-CRP、Hcy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P<0.01),FMA评分、血清IL-10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P<0.05)。结论:芒针透刺可改善PSF患者的疲劳、焦虑、抑郁、睡眠和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李静周冰原程乐朱才丰周婷杨娅陈幸生刘睿王丽王金龙杨雨婷冯颜庆
关键词:芒针透刺针刺通督调神炎性因子随机对照试验
芒针早期介入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芒针早期介入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治疗组33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治疗组予以芒针透刺阳陵泉透刺悬钟,丘墟透照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POMA)评分、足内翻角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步态、平衡测试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足内翻角度均小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足内翻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早期介入可改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足内翻角度,提高患者运动能力,疗效优于传统针刺。
王储蓄周婷燕炼钢陈幸生李静江娜杨娅贾泽坤殷红彪王磊王频
关键词:足内翻中风透刺早期介入
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6
2014年
肩手综合征(以下简称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本病常发生在卒中后的1~3个月,发生率为12.5%~70.0%[1]。目前,国内对肩手综合征的分期标准[2]共Ⅲ期:Ⅰ期:肩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指肿胀,皮肤发红、皮温上升等血管运动性反应;Ⅱ期:肩手肿胀和自发性疼痛消失,皮肤和手部的小肌肉萎缩,有时可引起挛缩样掌腱膜肥厚,手指ROM日益受限;Ⅲ期:手部皮肤肌肉萎缩显著,手指完全挛缩。
何俊良周婷燕炼钢杨娅何彦蓉李静江娜陈幸生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中风后针灸治疗
芒针透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住院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毫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芒针透刺天突,足三里透刺三阴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等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表面肌电图(sEMG)波幅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且观察组波幅上升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透刺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肌运动功能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柳星周婷卢会琴江娜杨娅程红亮
关键词:吞咽障碍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
天突芒针弯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观察天突芒针弯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吞咽障碍病人60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天突芒针弯刺,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入组前及治疗后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WST)、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评定。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WST分级、SSA积分、MMAS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WST分级、SSA积分、MMS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天突芒针弯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病人疗效更佳。
李静刘睿周婷杨娅陈幸生燕炼钢江娜何彦蓉贾泽坤
关键词:中风吞咽障碍天突深刺康复训练
毫针透刺加点刺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
顽固性而瘫一般指发病3个月以上,经过各种治疗仍没有痊愈的周围性而神经麻痹患者。普通针刺对此类而瘫的治疗效果欠佳,故在临床上我们采用毫针透刺加局部点刺放血治疗此类而瘫,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陈幸生周婷燕炼钢何彦蓉李静杨娅江娜
关键词:面瘫刺血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下中西医结合内科学FC-PAD教学模式构建
2024年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各高校中医类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新型混合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翻转课堂-对分课堂(FC-PAD)的混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文章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构建了三步教学模型。通过分析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方面,我们发现翻转课堂和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时间的分配进行了优化,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课堂参与度,还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也适应了教学改革的需要。
李静王金龙杨文明杨雨婷周冰原程乐朱才丰周婷杨娅刘睿
关键词:教学模式
芒针透刺督脉组穴联合平衡区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督脉组穴联合平衡区电针对脑卒中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与脑血流速度、脑血流阻力的关系。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平衡区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两组均治疗2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国际合作共济失调评定量表(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taxia rating scale,ICARS)、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定患者的平衡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CARS评分和椎动脉、基底动脉PI均显著降低(P<0.05);BBS、MBI评分和椎动脉、基底动脉PSV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ICARS评分和椎动脉、基底动脉PI降低程度以及BBS、MBI评分和椎动脉、基底动脉PSV升高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透刺督脉组穴联合平衡区电针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周婷舒琳睿杨娅李静冯颜庆陈幸生
关键词:芒针透刺通督调神共济失调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18
2022年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过程中每组均脱落2例,每组最终完成病例数均为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每日1次,每周6次,所有患者均接受28 d的治疗。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定患者中医证候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估患者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估患者平衡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升高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刺治疗基础上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李静刘睿周婷朱才丰杨娅陈幸生贾泽坤王储蓄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补阳还五汤针刺
针刺阳明经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针刺阳明经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肢体偏瘫及血液流变学、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6月住院治疗的84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针刺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神经功能、肢体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语謇涩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阳明经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可提高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肢体偏瘫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修复神经损伤,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燕炼钢周婷贾泽坤杨娅江娜何彦蓉王储蓄殷红彪
关键词:阳明经补阳还五汤加减气虚血瘀证脑梗死肢体偏瘫神经营养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