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 作品数:98 被引量:3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 高胆固醇(CHO)与高甘油三脂(TG)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及其常见的疾病,它可以导致大多数心脏疾病的发生,是欧洲人和北美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在我国该病患者也呈明显增加趋势。血脂、脂蛋白测定已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血管病流行病学与临床。我们通...
- 李琦尚晓泓
- 关键词:CHO高甘油三脂高胆固醇
- 文献传递
-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感染性疾病抗原抗体的比较
- 目的:对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技术检测感染性疾病抗原抗体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分别对2006-2007年度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及北京市临检...
- 李琦尚晓泓
- 关键词: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感染性疾病
- 文献传递
- 冠心Ⅱ号对心肌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B型钠尿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冠心Ⅱ号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观察心肌梗死发生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与B型钠尿肽(BNP)的相关性。方法健康雄性大鼠36只随机选取9只作为假手术组,另27只行冠脉结扎术制造心肌梗死模型,后分为模型组冠心Ⅱ号低剂量组(冠心Ⅱ号3g/kg)冠心Ⅱ号高剂量组(冠心Ⅱ号9g/kg)各9只,术后15日进行心肌梗死面积定量组织学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VEGF、bFGF和BNP等指标,BivariateCorrelation法分析心肌梗死发生后血清VEGF、bFGF与BNP的相关性。结果给药15日后,冠心Ⅱ号高剂量组心肌梗死范围减小,血清BNP降低,VEGF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冠心Ⅱ号可以减轻心肌坏死,可通过调节VEGF、bFGF对心肌梗死发挥治疗作用,心肌梗死后VEGF、bFGF与BNP具有相关性。
- 李琦卢跃卿张荣利尚晓泓李连达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型钠尿肽
- 日立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干扰、交叉污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3
- 2007年
- 目的实验观察分析生化学指标检测过程中,临床常见干扰物质、可能出现测试项目间的交叉污染,对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中的影响。方法以抗坏血酸、游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血红蛋白、乳糜5种常见物质为干扰源,对13个常规生化项目ALT、AST、GGT、TBIL、DBIL、CREA、UREA、UA、GLU、TG、T-CHO、TP、ALB实验干扰观察。16个常规生化学项目ALT、GGT、DBIL、ALB、CREA、UA、T-CHO、Ca、AST、LDH、TBIL、TBA、GLU、TP、UREA、TG进行交叉污染实验观察。结果5种实验用干扰物对CREA、UREA、UA、GLU、T-CHO、ALB测定值未见显著性影响,各干扰物对TBIL测定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除抗坏血酸外的其它干扰物质可直接影响DBIL测定值,不同浓度血红蛋白可干扰ALT、AST、GGT、TBIL、DBIL、TP的测定,不同浓度的乳糜可干扰TBIL、DBIL、TG的测定。ALB施于DBIL的污染、T-CHO施于DBIL的污染,均可明显影响其测定结果。结论在生化学常规检测项目实验中,首先应尽可能避免溶血标本的检测,并将其视为不合格标本废弃,重新获取。必须进行测定时,应根据干扰程度、测量系统误差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尽可能消除,并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结果受溶血影响,仅供临床参考,建议重新采样复查。同样乳糜血对TBIL、DBIL、TG、TP检测影响也较大,发现乳糜血标本亦应采取相应措施。另外,试验观察到五种干扰物质对TBIL、DBIL的检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TBIL、DBIL检测结果的分析应给予高度重视,排除检测系统干扰物质干扰检测结果的可能,保证检测值的准确性。实际使用全自动生化仪随机组合项目时,应注意项目位置的特别设置,某些项目检测数据异常,应预设清洗程序进一步清洗。对可能引起结果改变的因素具体观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科学的解释测定结果,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诊疗依据。
- 尚晓泓胡晓丽王海龙李琦
- 关键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化检测项目交叉污染
- 肝纤维化指标的诊断价值及模型建立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建立预测肝纤维化的诊断模型。方法筛选2018年7~11月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无纤维化肝炎患者68例,纤维化肝炎患者53例,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能预测肝纤维化的相关指标,并建立预测肝纤维化的模型。结果纤维化肝炎组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TBil)、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及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均高于无纤维化肝炎组,除ALT、AST、AFU、AFP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纤维化肝炎组Alb的含量明显低于无纤维化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四项做ROC曲线分析时单项指标中PⅢNP敏感度最高为60.4%,HA和LN特异性最高为92.7%,四项联合检测敏感度为66.0%,特异性为94.1%;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为Logit(P)=-7.368+0.031×HA+0.180×PⅢNP+0.031×ALP+0.110×TBil,总的正确率为81.8%。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诊断肝纤维化时具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效能,利用多个血清学指标进行筛选建立模型是诊断肝纤维化的新方式。
- 杨元董美衬李荣海李君刘文娟王雅平杜娟张何锐李琦
- 关键词:肝纤维化
- VEGF与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与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患者176例作为结直肠癌组,良性结直肠疾病117例作为肠良性病变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VEGF、CA50、CA24-2;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EA、CA19-9、CA72-4的水平。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VEGF在性别和疾病部位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VEGF阳性率和VEGF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肠良性病变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中VEGF阳性率为52.3%,CEA阳性率为54%,两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CA50、CA242、CA19-9、CA72-4;VEGF与CA50、CA242、CEA、CA19-9、CA72-4诊断结直肠癌的AUC分别为0.804、0.703、0.713、0.766、0.713、0.694,对结直肠癌均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P<0.05),其中6联合检测的AUC最大为0.953。结论 血清VEGF在结直肠癌中无年龄及部位差异,独立诊断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VEGF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肿瘤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 刘文娟许云王宁王雅平张何锐杜娟王海龙李琦
- 关键词:结直肠癌
-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损伤与体液免疫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肾损伤与体液免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11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83例RA患者为RA组、40例SLE患者为SLE组和50例pSS患者为pSS组,另选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LB)、肌酐(Cr)、ACR,采用Pearson分析肾损伤指标与体液免疫的相关性。结果pSS组、SLE组与RA组血清IgG、IgA及尿β2-MG、α1-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SS组与RA组尿Cr低于对照组,ACR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尿m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血清IgA、β2-MG与IgG呈正相关(P<0.05);SLE组血清IgA、mALB、α1-MG、β2-MG与IgG呈正相关(P<0.05);pSS组血清IgA、β2-MG与IgG呈正相关(P<0.05)。结论RA、SLE和pSS患者免疫学指标显著增高说明其体液免疫可能被不同程度激活,导致免疫功能发生紊乱;肾损伤指标显著增高提示RA、SLE和pSS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肾损伤;肾损伤指标与免疫学指标正相关说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可能参与肾损伤病理过程,可为临床诊治患者病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郭慧娟田冰超唐今扬李琦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伤免疫球蛋白
- 血清GPC3、DCP、GP73及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异常凝血酶原(DCP)、高尔基体糖蛋白(GP73)及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51例HCC患者,36例肝硬化患者,63例肝纤维化患者,7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及80例表观健康人作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中GPC3、DCP、GP73及AFP的水平。结果HCC组血清GPC3、DCP、GP73及AFP的水平与肝硬化组、肝纤维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将GPC3、DCP、GP73及AFP鉴别诊断肝癌的临界值分别设定为0.093ng/mL、40.38ng/mL、167.90ng/mL、12.53ng/m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3、0.731、0.602、0.812。HCC组血清GPC3、AFP、DCP、GP73阳性检出率分别高于肝硬化组、肝纤维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单项检测中AFP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最高分别为58.8%、72.4%,GPC3和AFP特异性最高均为91.7%。平行实验中GPC3+GP73+AFP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最高分别为86.3%、83.3%、85.1%。结论AFP仍是目前诊断HCC的重要指标,血清GPC3、DCP、GP73及AFP联合应用能够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对提高HCC的诊断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 董美衬白晶刘海顺宋昱刘爱华李琦刘向祎
- 关键词:异常凝血酶原原发性肝癌
- 8项检验指标对冠心病中医证型鉴别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评估脑利钠肽前体(proBN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小板计数(PLT)、心肌肌钙蛋白T(cTnT)8项检验指标对冠心病中医证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7年1-9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427例,将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6种中医证型,检测各证型患者上述8项检验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以上各指标对中医证型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proBNP、D-D、Fib、Hcy、hsCRP、PLT、cTnT的单个指标检测对冠心病血瘀证的鉴别诊断均有一定价值,其中proBNP对痰阻血瘀证与气虚血瘀痰阻证的鉴别诊断灵敏度为94.9%,对气虚血瘀证与痰阻血瘀证的鉴别诊断特异度为95.2%,proBNP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与气虚血瘀痰阻证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部分指标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其诊断价值,其中D-D与proBNP联合检测鉴别诊断痰瘀互结证与气阴两虚证的灵敏度为87.0%,cTnT与PLT联合检测鉴别诊断痰瘀互结证与气虚血瘀痰阻证的特异度为87.9%,proBNP与D-D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与气阴两虚证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0。结论 proBNP、D-D、Fib、Hcy、hs-CRP、PLT、cTnT对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尤其是D-D、proBNP联合检测用于鉴别冠心病气滞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的诊断价值较高。
- 温雪郭艳玲王凤梅董美衬李琦
-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证型脑利钠肽前体D-二聚体
- 全自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性能验证研究
- 2022年
- 目的:分析评价CS-100全自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的性能指标,验证CS-100全自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的性能。方法:收集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10份新鲜全血样本从精密度、准确性、线性、携带污染率及血小板(PLT)最大聚集率5项性能指标对CS-100全自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价。结果:CS-100全自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LT计数、红细胞(RBC)计数、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及准确性均满足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T0653-2008血液分析仪》要求(PLT变异系数(CV)≤8%,RBC变异系数(CV)≤2%;PLT偏倚≤8%,RBC偏倚≤2.5%),PLT和RBC与理论值的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9986和0.9989,PLT和RBC的线性误差均在实验要求范围内(PLT≤±10.0%;RBC≤±5.0%)。10个样本双份检测结果的极差均≤10%。PLT携带污染率为1.6%,RBC携带污染率为1.6%,符合要求(PLT≤5%;RBC≤2%)。结论:CS-100全自动血小板分析仪5项性能指标经验证后均符合要求,可应用于临床检测。
- 郭盼温雪徐佳宋振宝张鹏孙合乐李琦
- 关键词:血小板功能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