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磊
- 作品数:21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信阳农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河南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关联分析
- 2014年
-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河南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联度,对两者之间关联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对河南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高于城镇居民。据此,从收入和消费两个层面给出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的相关建议。
- 吴磊
-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
- 供给侧改革与我国农业资源配置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长期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形成的资源导向,促使人、财、物等要素向工业和城市聚集,农业资源被大量挤占或挪作他用,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目前,我国农业资源配置领域存在城乡分配失衡、资源价格扭曲、部门收益悬殊等问题,为化解资源配置低效率带来的农业发展障碍,实施供给侧改革必须针对农业资源利用新形势,积极转变资源配置方式,优化资源供给结构,以满足农业领域对资源配置的新要求。
- 吴磊
-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
- 收入差距与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分析
- 2014年
- 针对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现实,选取收入差距作为研究视角分析居民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通过基尼系数衡量河南省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程度,借助Eviews统计软件,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支出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收入与支出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并且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显著低于低收入阶层。因此,为缩小收入差距,应加快推进税制改革、建立健全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城镇居民购买力等以提高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
- 吴磊
- 基于出口结构变动的我国制造业调整优化分析
- 2017年
- 选取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从产品、国别、企业角度分析我国对外输出结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针对制造业领域调整升级提出加大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利用资源迁移,改善要素结构;扩大企业规模,提升抗风险能力;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海外市场等建议.由此为我国产业调整、增强出口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
- 吴磊
- 关键词:产业结构制造业
- 农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偏离份额分析——以黄淮地区为例
- 2013年
- 作为农业大省的传统农业区域,黄淮地区产业结构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其经济增长已不单单依靠农业支撑,伴随着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更多的依赖于工业、服务业。因此,借助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黄淮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黄淮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为加快黄淮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理论支撑。
- 吴磊
- 关键词: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黄淮地区
- 基于等级差异的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 2014年
- 文章借助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程度,通过计算不同收入阶层各类商品消费支出比重,分析收入差距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相互关联,分析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给出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缩小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建议。
- 吴磊
- 关键词:消费结构
- 收入增长与河南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变动被引量:2
- 2015年
- 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并带来消费支出的巨大变化。通过计算1978—2012年期间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灰色关联度,对河南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的相关性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支出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并且各类消费与收入的关联存在差别。最后,从收入和消费两个层面给出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建议。
- 吴磊
- 关键词:农村居民
- 产业结构与物流产出关联分析——基于三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被引量:1
- 2015年
- 基于2005—2012年东、中、西部地区三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区域产业结构与物流产业相关性。结果表明:区域经济水平与物流产业发展关联显著,并且经济发展进程越快,非农产业尤其是服务业与物流业关联度越高。
- 吴磊
- 关键词:产业结构区域物流灰色关联分析
- 基于协整理论的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实证分析
- 2016年
- 根据1980—2014年统计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间均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在长期中城乡居民收入波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大于短期影响。
- 吴磊
- 关键词:误差修正模型
- 经济新常态下工业过剩产能的化解障碍及治理对策被引量:1
- 2016年
- 产能过剩是目前我国工业行业存在的突出特征,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过剩产能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障碍。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发展,消除过剩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快实施过剩产能淘汰战略势在必行。通过分析认为,我国产能过剩主要是生产方式落后、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矛盾等多重原因共同导致,而人员安置、债务风险、地方干预等因素则构成去产能过程中的主要阻力。基于以上观点,文章认为应通过采取市场机制引导、落后产能改造、社保体系改革、金融税制创新等措施,保证化解过剩产能的顺利实施。
- 吴磊
- 关键词: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