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甲双胍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人肝癌细胞Hep G2中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二甲双胍不同浓度(0、1、5、10、15 mmol/L)处理Hep G2细胞24、48及72 h,用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设二甲双胍不同浓度(0、5、10、15 mmol/L)处理Hep G2细胞72 h,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P-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P-ACC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ACC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二甲双胍对Hep 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经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Hep G2细胞72 h后,P-AMPK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上调,P-ACC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上升;与空白对照组(0 mmol/L)中P-AMPK、P-ACC表达比较,10、15 mmol/L组中两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CC mRNA表达随二甲双胍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5、10、15 mmol/L组表达量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初步实验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Hep G2的增殖,并从蛋白磷酸化水平和基因水平抑制ACC的活性,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激活AMPK和抑制ACC有关。
- 彭晓韧刘燕邹大进
- 关键词:二甲双胍肝癌细胞株HEPG2乙酰辅酶A羧化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 二甲双胍对人肝癌细胞 HepG2增殖及脂肪酸合酶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癌症发生风险较其他药物治疗者显著降低。探讨二甲双胍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抗肿瘤活性与脂肪酸合酶的关系。方法选取不同浓度(1、5、1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HepG2细胞24、48、72 h,用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设阳性对照(紫杉醇10μg/m L),阴性对照(二甲双胍0 mmol/L)。设0、5、1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72 h,用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AMPK(P-AMPK)、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RT-PCR检测FAS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5、10、15 mmol/L二甲双胍干预24、48、72 h,分别随二甲双胍浓度与处理时间的增加,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中10 mmol/L二甲双胍处理后增殖抑制率在72 h接近5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后增殖抑制率均>50%。0、5、1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HepG2细胞72 h后,P-AMPK的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上调,P-m TOR、FASN的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下调,三者在10、15 mmol/L二甲双胍作用后的表达较阴性对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kt蛋白表达在二甲双胍各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N mRNA的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5、10、15 mmol/L二甲双胍作用后表达量均较阴性对照显著下降(P<0.05)。结论二甲双胍的的抗肿瘤作用与其激活AMPK、抑制m TOR和FASN有关。二甲双胍虽然抑制了m TOR的活化,但没有造成Akt的反馈性激活。
- 彭晓韧刘燕邹大进李娟
- 关键词:二甲双胍肝癌细胞株HEPG2脂肪酸合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