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龙
- 作品数:17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右江盆地基性岩的地球化学演化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19
- 2015年
- 右江盆地二叠—三叠纪高、低Ti基性岩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高Ti基性岩(Ti/Y〉500)集中在盆地中部、西南部,而低Ti基性岩(Ti/Y〈500)集中在富宁-那坡-靖西-凭祥地区,呈北西向且沿着印支期断裂构造分布。高Ti基性岩属于碱性辉绿岩或玄武岩,轻稀土(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La/Yb)_N=6.49~8.83,曲线整体与OIB一致;低Ti基性岩为亚碱性的辉绿岩或玄武岩,并具有向安山岩过渡的趋势,其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La/Yb)_N=1.1~4.3,Nb、Ta强烈亏损。微量元素判别图解表明:右江盆地高Ti基性岩是与峨眉山地幔柱相关的板内玄武岩,而低Ti基性岩是E-MORB或NMORB部分熔融的产物。高、低Ti基性岩空间与时间的高度重合,以及桂西南与越南北部地区中、酸性岩体的俯冲造山及峨眉山地幔柱成因,暗示低Ti基性岩可能是由峨眉山地幔柱造成的上涌软流圈岩浆与地壳混染的产物,并与印支期的板块运动有关。
- 李政林刘希军许继峰康志强时毓黄文龙陈雪峰吴伟男梁琼丹姚野
- 关键词: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右江盆地
- 滇东南个旧白云山碱性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及成因意义被引量:6
- 2018年
- 报道了滇东南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区西区北部白云山碱性岩新的锆石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数据。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白云山碱性正长岩形成于晚白垩世(80.0±0.6 Ma),与个旧地区的中基性岩及花岗岩均为同一次构造岩浆事件的产物;碱性正长岩与霞石正长岩具有相似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Sr-Nd同位素组成,暗示二者很可能是源于同一富集地幔源区并经历了不同程度演化的产物。结合已有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结果,认为碱性岩、中基性岩和成矿花岗岩很可能分别源自富集的岩石圈地幔、正常的岩石圈地幔和地壳源区。在晚白垩世伸展构造背景控制下,源于不均一岩石圈地幔的碱性和中基性的岩浆底侵,促使中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熔体,在上升至近地表过程中引起构造活动带成矿物质的富集,从而形成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矿化格局。可以说,源于富集地幔的碱性岩浆在含矿花岗质岩浆的成岩成矿过程中,应不只是提供热量的贡献。
- 黄文龙许继峰陈建林许继峰陈建林李政林
- 关键词:碱性岩年代学地球化学锡矿化滇东南
- 一种用于玄武岩全岩组份测试前的预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玄武岩全岩组份测试前的预处理方法。用颚式破碎机将玄武岩样品破碎成5mm的颗粒,然后用6目的筛子进行过筛,制得备用颗粒,放入反应容器中,用清水冲洗备用颗粒中浮灰和杂质3次后再用Mili-Q水清洗3次,制...
- 廖帅刘希军时毓王葆华黄文龙吴伟男梁琼丹郭琳刘奕志
- 文献传递
- 百色地区巴马辉绿岩型金矿成矿源区探讨被引量:3
- 2013年
- 近年来,桂西北陆续发现了一类新的辉绿岩型金矿床(点),有世加、龙川、八渡、菜家湾、者隘等近10处。该类矿床产于辉绿岩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中。这类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类型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一些人认为是改造型金矿,热水沉积—基性岩浆改造型金矿,其成矿物质来源于赋矿地层(黄立刚和罗寿文,2005);另一种说法认为是蚀变岩型金矿。
- 黄文龙刘希军时毓廖帅郭琳
- 关键词:赋矿地层基性热水沉积成矿类型
- 桂西那坡基性岩地球化学:峨眉山地幔柱与古特提斯俯冲相互作用的证据被引量:19
- 2016年
- 华南板块西南缘、越北地块以北桂西那坡县城以西及西南一带发育一套晚二叠世基性岩,由层状、似层状次火山岩相辉绿岩、辉绿玢岩及球状岩组成。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那坡基性岩可划分为高Ti(TiO_2>2.8%和Ti/Y>500)和低Ti两部分。高Ti基性岩为碱性玄武岩,而低Ti基性岩为拉斑玄武岩。与低Ti基性岩相比,高Ti基性岩整体具有相对较低的SiO_2、MgO和较高的FeO_t、P_2O_5,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高场强元素(HFSE),显示出似OIB地球化学特征,与峨眉山高Ti玄武岩具高度亲缘性;低Ti基性岩具有相对较高的SiO_2、MgO和较低的FeO_t、P_2O_5,稀土配分曲线较平坦,富集LILE,严重亏损HFSE(Nb、Ta),与岛弧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从微量元素比值及相关图解对岩浆源区和构造环境判别,那坡高Ti基性岩来自富集OIB地幔源区,而低Ti基性岩兼具OIB和岛弧岩浆源区的过渡特征。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认为那坡高Ti基性岩可能为峨眉山地幔柱岩浆作用的产物,低Ti基性岩为古特提斯俯冲与峨眉山地幔柱共同作用的产物,揭示了那坡地区晚二叠世同时受到峨眉山地幔柱和古特提斯俯冲相互作用的影响。
- 陈雪峰刘希军许继峰时毓李政林梁琼丹黄文龙廖帅吴伟男
- 关键词:基性岩晚二叠世峨眉山地幔柱相互作用
- 云南个旧杂岩体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和幔源岩浆对锡成矿贡献
- <正>世界上多数锡矿周围伴生有长英质岩浆岩,因此伴生的岩浆岩被推测为Sn元素的源岩(Lehmann,1990;?temprok,1995)。国际著名地质学家Romer(2016)教授等总结了全球锡矿研究,认为虽然富锡花岗...
- 黄文龙许继峰陈建林黄丰曾云川皮桥辉蔡永丰蒋兴洲
- 关键词:锡矿杂岩体岩石成因幔源岩浆
- 文献传递
- 地幔柱与岛弧岩浆相互作用的产物:来自桂西辉绿岩型金矿中基性岩证据被引量:5
- 2013年
- 桂西地区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西南端,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具有一定的空间耦合关系(张旗等,1999)。基本地质面貌是广泛分布的三叠纪沉积中多处出露孤立的晚古生代地层,这些晚古生代地层往往伴随有大面积的基性岩(吴若浩,1993)。桂西地区分布的"辉绿岩型金矿"中的辉绿岩与晚古生代玄武岩共生(吴浩若等,1993,1997),说明晚古生代期间,桂西地区的基性岩浆作用与金矿成矿有密切关系。
- 廖帅刘希军时毓黄文龙郭琳
- 关键词:古生代地层地幔柱高场强元素岩石分类
- 滇西腾冲地区滇滩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云南腾冲地区晚白垩世(81 Ma)滇滩花岗岩具有类似于典型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如高K_2O+Na_2O(6.37%~8.68%)和低Al_2O_3(最高为13.1%)、P_2O_5(<0.01%)含量,明显亏损Ba、Sr、Ti、Eu等元素;同时具有明显高的K_2O/Na_2O(除15DT-11为56.9,其余为1.51~1.58)、FeO/(FeO+MgO)(0.76~0.90)和10000Ga/Al(3.26~3.72)比值。另外,研究区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组成与实验岩石学研究结果相吻合,如具有较低的CaO(0.65%~0.78%)、Al_2O_3(12.40%~13.10%)和Mg O(0.11%~0.32%)含量等。滇滩花岗岩上述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很可能暗示其为英云闪长质或花岗闪长质原岩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青藏高原南部和东南部广泛发育的晚白垩世岩浆作用及区域构造背景,滇滩A型花岗岩很可能为陆-陆板块碰撞后因伸展作用引起的地幔物质上涌增温导致地壳熔融产生的一期重要岩浆活动。
- 唐婉丽许继峰陈建林谈荣钰黄文龙
- 关键词:晚白垩世地球化学A型花岗岩藏东南
- 桂西地区辉绿岩型金矿成因被引量:2
- 2013年
- 桂西地区介于杨子与华夏西南侧之间的滇黔桂交界南盘江地区,是华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位于特提斯洋构造域东端与太平洋构造域交汇的部位,是全球地幔对流环的两个会聚中心之一(Irvine,1989)。区内基性岩浆活动频繁,是成矿条件很有利的地区,曾经发生了大规模的成矿事件。桂西辉绿岩型金矿是广西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属于微细粒型金矿。矿床的产出在空间上与辉绿岩。
- 刘希军时毓廖帅黄文龙郭琳
- 关键词:构造域特提斯洋矿体赋存滇黔桂
- 南拉萨地块中部早侏罗世仁钦则花岗闪长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4
- 2018年
-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南部新特提斯洋的打开和俯冲时间,目前还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南拉萨地块上广泛发育早中生代花岗质岩石,为探讨亚洲-印度大陆碰撞前的新特提斯洋俯冲过程提供了天然样品.对仁钦则地区一套花岗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这套花岗闪长岩主要形成于180 Ma左右,为早侏罗世岩浆活动产物.仁钦则花岗闪长岩具有相对较高的SiO_2含量(62.77%~64.18%)、较低的K_2O/Na_2O(0.29~0.60)和A/CNK值(0.90~0.98),表明其属于I型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明显富集Ba、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花岗闪长岩具有较高的CaO含量、较低的全碱和Al_2O_3含量,与含水的变基性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成分一致.锆石Ti和全岩Zr饱和温度计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可能形成于下地壳源区.仁钦则花岗闪长岩具有较低的(87Sr/86Sr)i(0.703 671~0.703 794)、较高的εNd(t)(5.41~5.66)和锆石εHf(t)值(12.6~14.8),进一步表明其很可能为新生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产物.综合分析认为,仁钦则花岗闪长岩主要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背景之下,新特提斯洋的打开时间至少在晚三叠世之前.
- 邹洁琼余红霞王保弟黄丰曾云川黄文龙文雅倩张钊范子尘谈荣钰
- 关键词:花岗闪长岩SR-ND-HF同位素俯冲地质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