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国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植物
  • 3篇蕨类
  • 3篇孢子
  • 2篇蕨类植物
  • 2篇系统发育
  • 2篇分类学
  • 1篇地理分布
  • 1篇新物种
  • 1篇性状
  • 1篇性状演化
  • 1篇营养繁殖
  • 1篇杂交
  • 1篇泽泻
  • 1篇珍稀
  • 1篇珍稀植物
  • 1篇植物标本
  • 1篇植物孢子
  • 1篇中国产
  • 1篇扫描电镜
  • 1篇身世

机构

  • 8篇哈尔滨师范大...
  • 7篇上海辰山植物...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南宁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市兰科植...

作者

  • 10篇赵国华
  • 7篇严岳鸿
  • 5篇刘保东
  • 3篇商辉
  • 3篇王莹
  • 2篇周喜乐
  • 2篇朱晓凤
  • 2篇王晖
  • 2篇金冬梅
  • 2篇沈慧
  • 1篇凌铁军
  • 1篇戴锡玲
  • 1篇李玉峰
  • 1篇刘红梅
  • 1篇莫日根高娃

传媒

  • 2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大自然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4篇2016
  • 3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蕨类植物新记录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报道广东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19种和1变种:双沟卷柏、楔基莲座蕨、广南蹄盖蕨、大叶双盖蕨、疏裂双盖蕨、单叉对囊蕨、南亚鳞毛蕨、陈氏耳蕨、华北耳蕨、红秆凤尾蕨、紫杆凤了蕨、无毛凤了蕨、金粉背蕨、阔叶鳞盖蕨、林下凸轴蕨、翠绿针毛蕨、滇越金星蕨、羽叶新月蕨、小叶茯蕨和星鳞瓦韦。本文对这些类群的生境和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其地理分布区进行了补充。引证标本保存于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韦宏金周喜乐金冬梅王莹朱晓凤商辉赵国华严岳鸿
关键词:蕨类植物地理分布
粤紫其的身世之谜
2024年
自1857年首次在野外被发现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粤紫其被认为仅在香港地区有分布。直到2001年,科研人员在深圳市意外地发现了3株粤紫其,后来在江西、湖南和广西也有发现。然而,目前已发现的粤紫其植株总共只有约20株,这是为什么呢?1857年,英国植物采集者哈兰德在香港地区采集到一份与众不同的紫其属植物标本,后将其寄到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
赵国华胡佳玉(文/图)王晖
关键词:植物标本
铁线蕨属若干种生殖生物学的研究
铁线蕨属(Adiantum)为凤尾蕨科(Pteridaceae)植物,全属共有200多种,从寒温带到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南美洲分布最广,我国共有34种,其中特有种16个。关于凤尾蕨科的研究已发展到多领域多学科,但对铁线蕨属...
赵国华
关键词:营养繁殖生殖生物学系统发育生理生化
4种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蕨类植物的资源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的孢子繁殖技术还不够成熟,已成为其市场扩大的制约因素。本研究对4种有代表性的资源型蕨类植物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假鞭叶铁线蕨(Adiantum malesianum)和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进行了孢子繁殖研究,详细观察并记录了繁殖过程中配子体发育各阶段出现的特征和时间。其中以水蕨的发育周期最短,从播种到形成幼孢子体约33天;假鞭叶铁线蕨发育周期最长,约73天;乌毛蕨和荚果蕨的发育周期介于二者之间。结合过去已发表的相关观察资料,对4种蕨类的孢子萌发、原叶体、性器官以及幼孢子体形成等四个生长关键点所出现时间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光照时间越长,孢子萌发天数越短;(2)光照强度越大,原叶体发育天数越长;(3)配子体发育速率在20~25℃范围内与温度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究蕨类植物适宜的繁殖技术体系和开发蕨类资源提供指导。
朱晓凤沈慧金冬梅赵国华刘保东凌铁军严岳鸿
关键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环境因子
影响泽泻蕨孢子培养的环境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泽泻蕨(Hemionitis arifolia Moore.)培养的影响,采用孢子培养技术研究温度、光照、pH、密度等对其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泻蕨孢子为需光萌发,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5℃,日光灯光照强度为150 μmol m^–2s^–1,pH 为6.5,播种密度为5-8 grains cm^–2,幼苗管护简单,成活率较高,未见病虫害.这为保护和开发我国泽泻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莫日根高娃谭桂娟严岳鸿赵国华刘保东
关键词:珍稀植物环境因素
青锋水韭,中国水韭属一六倍体新物种被引量:1
2023年
水韭属(Iso?tes)是一类世界广布的石松类植物,本文报道了在云南省发现的一个新的水韭属居群。该居群为六倍体群体,染色体数目为66条。利用扫描电镜对其进行孢子观察,发现其大孢子赤道面直径为470~500μm(平均480μm),近极面和远极面纹饰均为网格状,小孢子表面为棘刺状纹饰,与之前国内记载的六倍体物种东方水韭(Isoetes orientalis Hong Liu&Q. F. Wang)不同,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重建的系统发育结构支持该物种是一个独立物种,最终将其确定为一个新物种,命名为青锋水韭(I. fengii Y. F. Gu&Y. H. Yan)。青锋水韭与二倍体云贵水韭(I. yunguiensis Q. F. Wang&W. C. Taylor)在叶和大孢子形态上较为相似,但后者的小孢子表面为瘤状突起且孢子囊为卵形;而与六倍体宽叶水韭(I. japonica A. Braun)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小孢子表面光滑。青锋水韭目前仅在云南省紫溪山森林公园发现两个居群,且数目很少,根据IUCN红色名录评估标准,将青锋水韭评为极危(CR)等级。本文编制了中国已知水韭属物种的分种检索表,以期为本属物种的鉴定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顾钰峰向建英沈慧赵国华刘保东刘保东
关键词:分类学濒危物种
中国产3种水韭叶舌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中国产3种水韭的成熟叶片基部为实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详细观察3种水韭的叶舌结构,建立各自叶舌的立体模型,探讨3种水韭间的亲缘关系,并比较了中国特产水韭与中亚及北美水韭的演化关系。结果显示:(1)3种水韭叶舌结构主要分为舌片、舌足和横带三部分。(2)中华水韭与东方水韭舌片均为三叉型,有主侧舌片之分,足角均为卵圆形,舌足与叶轴平行,而云贵水韭长鼻形,无主侧舌片之分,足角为三角形,舌足与叶轴有一定的角度。(3)中华水韭与云贵水韭的舌足侧面观为长椭圆形,东方水韭舌足侧面观为肾形。研究认为,中华水韭与东方水韭的亲缘关系较近,二者与云贵水韭亲缘关系较远;叶舌是水韭类的溯祖形态,其结构复杂,特征稳定,种间差异明显,应该作为水韭分类的重要依据。
赵国华严岳鸿刘保东
祖先性状重建法揭示铁线蕨属植物孢子表面纹饰的形态多样性及其演化被引量:1
2019年
蕨类植物孢子表面的纹饰形态复杂多样,在分类学和古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探索祖先性状演化常用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学结合的方法。本文选取一回羽叶铁线蕨类植物为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孢子形态,用5个叶绿体基因序列构建系统树,用最大似然法和最大简约法来分析孢子性状的演化。结果表明:一回羽叶铁线蕨类的孢子纹饰有5种类型,即光滑、粗糙、颗粒、疣状及瘤状;这一类群的祖先孢子纹饰有很大的可能是瘤状纹饰;疣状纹饰可能是由瘤状纹饰演化而来;孢子纹饰由简单向复杂演化,越进化的物种其孢子纹饰越复杂。
赵国华王莹商辉周喜乐王爱华李玉峰王晖刘保东严岳鸿
关键词:蕨类系统发育性状演化
14种剑蕨属植物的孢子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分类学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剑蕨属(Loxogramme)14种植物的孢子形态和表面纹饰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剑蕨属的孢子具有单裂缝和三裂缝两种类型,个别物种具有中间过渡类型。剑蕨属的孢子纹饰为蠕虫状或浅波纹状。经比较发现,具三裂缝孢子的物种通常植株较小,而具单裂缝的种类则通常植株较大。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三裂缝孢子为原始类型,单裂缝孢子为进化类型,因而从孢子形态特征的角度支持剑蕨属为水龙骨科基部类群。
周喜乐严岳鸿赵国华刘红梅
关键词:水龙骨科孢子形态扫描电镜分类学
用核DNA和叶绿体DNA序列鉴别铁线蕨属Adiantum L.(凤尾蕨科)新的隐性杂交种被引量:7
2015年
物种自然杂交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并被认为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多地独立发生.2013年,在云南元江采集的7种铁线蕨属植物中,其中一种在形态上疑似台湾产梅山铁线蕨,而该种被认为是以假鞭叶铁线蕨为母本、半月形铁线蕨为父本的自然杂交物种.形态学比较显示,该存疑种与铁线蕨属其他种类均有明显差别,用单拷贝核DNA序列CRY2exon 3和叶绿体DNA序列rbc L,atp B,atp A,trn L-F,rps4-trn S对云南元江产梅山铁线蕨存疑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云南元江产梅山铁线蕨存疑种为以苍山铁线蕨为母本和以孟连铁线蕨为父本的自然杂交种,由于形态上与台湾产梅山铁线蕨相似、父母本亲缘关系上与梅山铁线蕨的双亲近缘,因而可称为梅山铁线蕨的隐性杂交种.据此认为,中国可能存在大量的自然杂交种尚未发现,并可以通过核DNA序列和叶绿体DNA序列进行准确鉴定;同时,诸如铁线蕨属这样的蕨类植物,由于存在无性繁殖习性,可以弥补有性生殖隔离带来的适合度降低的缺陷,增加杂交种在自然界中的存活机会,是蕨类植物中自然杂交种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
王莹商辉顾钰峰韦宏金赵国华戴锡玲严岳鸿
关键词:铁线蕨自然杂交适合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