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
- 作品数:40 被引量:200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运用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海南黎族人群中三种缺失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建立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mPCR)技术并将其运用于筛查海南黎族人群中 3种最常见的缺失型α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 (α 地中海贫血基因 ,简称α 地贫基因 )。方法 在研究成功检测 3种α 地贫基因 ,即 SEA、-α3 .7、-α4.2 的 3个PCR反应的基础上 ,建立并优化单管mPCR反应的条件 ,检测了 4 0例已知基因型的α 地贫患者基因 ,并筛查、诊断了 116份海南黎族人血标本。结果 运用新建立的单管mPCR检测 4 0例α 地贫患者DNA ,所得基因型与运用 3个分别的PCR技术及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所得到的结果一致。在 116份海南黎族人中 ,检出 -α3 .7和 -α4.2缺失型基因的携带频率高达 38.0 % ,且 -α4.2 稍高于 -α3 .7。但在该组标本中没测到 SEA。结论 单管mPCR技术准确率及灵敏度都很高 ,且简便易行。海南黎族人群 -α3 .7和 -α4.2 携带频率居国内最高。
- 刘敬忠欧采莹王立荣肖白黄莉嘉周艳陈历昌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黎族人群基因缺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中国人中最常见的3种α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缺失的单管多重PCR(mPCR)技术,并运用于河北省一个α地贫家系的基因诊断与产前诊断。方法mPCR包含7条引物,运用mPCR、凝胶电泳及DNA测序技术进行α地贫的基因诊断和胎儿羊水细胞DNA的产前基因诊断。结果运用mPCR技术检测了42份α地贫患者DNA标本,证明其能准确、灵敏、快速、简便地诊断出完整的α珠蛋白基因型。查明河北省1例α地贫患儿为--SEA和HbCS双重杂合子,该家系第2胎胎儿羊水细胞DNA检查证明为完全正常胎儿,产后检测与产前诊断结果相符。结论所建立的α地贫基因诊断mPCR技术可用于3种缺失型α地贫的快速诊断和产前诊断。我国北方也有少量散在α地贫患者及家系,应引起重视,以免贻误诊断和治疗。
- 刘敬忠王立荣黄莉嘉肖白周艳
- 关键词:产前诊断基因诊断Α地中海贫血羊水细胞凝胶电泳DNA测序技术
- 74例血友病B患者FⅨ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研究导致中国人血友病B的凝血因子Ⅸ (FⅨ )基因突变类型的分布 ,并比较与美国白种人群有何异同。方法 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抽提基因组DNA ,分 9段扩增FⅨ基因外显子序列 ,用基因扩增转录测序技术直接测序法检出突变。结果 74例患者中有 6 9例查到了FⅨ基因 5 8种突变。分析比较这 6 9例患者FⅨ基因突变类型的分布特征与美国白种人差异无显著性。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 中国人血友病B的FⅨ基因突变类型非常分散 ,呈高度异质性。
- 刘敬忠向华刘亮李学敏周艳Sommer SS石奇珍林敏辉张纪平谢建生
- 关键词:血友病B聚合酶链反应基因突变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被引量:20
- 2001年
- 目的 建立检测HBV病毒DNA的荧光定量PCR法 (FQ PCR) ,并与运用常规凝胶电泳技术观察特异扩增带检测的结果加以比较。方法 合成扩增HBVDNA 314bp特异保守序列的 1对引物及 1条带 2个荧光基团的寡核苷酸探针。用PE 5 70 0型定量PCR仪完成PCR反应及产物的荧光定量检测。同时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 ,EB染色 ,UVP(凝胶成像仪 )检出有 314bp带者为阳性或弱阳性。结果 建立了检测HBVDNA的荧光定量PCR技术 ,用已知HBV阳性模板不同拷贝数的标准溶液测得标准曲线Ct,原始拷贝数在 10 5 ml以上者为阳性 ,用定量及定性PCR 2种方法检测 6 98例血清标本的结果表明 :用FQ PCR技术共检测出 2 0 4例为阳性 ,阳性率 2 9.2 % ;用定性PCR观察到 193例有阳性特异带 ,阳性检出率为 2 7.6 5 %。没有发现用定性PCR检测为阳性而用FQ PCR检测为阴性者。结论 FQ PCR检测HBVDNA较普通定性PCR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更高 ,减少发生污染可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可能性及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
- 刘敬忠谭淑珍吴燕何蕴韶肖白周艳雷箴闫梅邵伟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DNA乙型肝炎
-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分布被引量:4
- 1999年
- 高明明肖白胡大一朱章菱顼志敏邵伟周艳周桔刘敬忠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分布
- 基因诊断新技术“荧光指纹图谱法”及其应用
- 刘敬忠向华周艳朱章菱
- 该项目可查找基因突变技术,适用于大批量样本查找基因突变,如用于血友病乙、地中海贫血等基因遗传病,癌基因、抗癌基因及多基因病相关基因突变的检出。该研究利用4种带不同荧光标记的双脱氧终止物F-ddNTP在同一反应管中进行每个...
- 关键词:
- 关键词:癌基因抗癌基因多基因病基因诊断基因突变
-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新生儿性别决定基因
- 1996年
- 目的为了提高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人类性别决定基因(sex-determiningregionoftheY,SRY)的检出阳性率,建立了多重PCR检测方法,使其准确度提高,保证实验准确无误。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一对引物(A)与日本学者的引物对(C),同时对SRY基因进行扩增的多重PCR检测(multiplepolymerasechainreactions,multiplePCR)方法。引物对A扩增SRY基因的产物为280bp(Y);引物对C作为实验内对照,其扩增产物为355bp(Y)和590bp(X)。结果用这一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了206例新生儿脐静脉血SRY基因。其中105例男性标本均出现280、355和590bp三条扩增带;101例女性标本仅有一条590bp扩增带。结果证明本实验的特异性很好并且没有出现假阴性现象。结论两对引物同时扩增使实验更加准确,特别是使用了内对照,可以观察反应是否成功,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避免了假阴性出现是本实验设计的主要特色。
- 张鹏朱章菱阎梅周艳肖白刘敬忠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胎血
- 全文增补中
- 一起医院相关肺炎支原体感染家庭暴发的调查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调查一起肺炎支原体(MP)感染家庭暴发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特点。方法了解治疗陪护期间家庭成员间的接触情况;所有成员检测血清MP抗体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该家庭包括3名核心成员(男童和其父、母亲)及其外祖母和叔叔(均参与照顾男童及其父住院)共5人。23d内先后4人发病,3人x线诊断肺炎且双份血清MP抗体滴度均呈4倍以上升高。男童的父亲和叔叔分别在发病后3d和2d检测血清MP-IgG(+)。男童及其父均有重度咳嗽。外祖母暴露于男童和叔叔暴露于父亲分别只在两家医院的空调病房内。密切接触时间最长的是男童与其母(至检测时已连续密切接触37d),但母亲无症状,血清MP-IgM(-)。结论既往感染获得的MP-IgG不能完全保护再次感染MP;指征病例有肺炎咳嗽重、长时间密切接触、环境通风不良和家庭成员普遍过度疲劳,几种危险因素并存可能是导致该起家庭MP感染暴发的原因。
- 刘春灵田庚善何耀周平王纯巍王战勇孙绍权周艳孙莹孙妍张宏伟李莉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家庭
-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结合融解曲线分析在α-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2
- 2005年
- 目的建立自动化、高通量、准确快速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技术。方法运用SYBRGreen1和ABI7000热循环仪分别进行3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SYBRQPCR),同时进行融解曲线(D.C)和Tm值分析,根据特定Tm值对应的D.C峰值判定基因型,即以该峰值≥Cutoff值定为PCR结果阳性。将PCR产物重组到T载体,筛选到含正确扩增片段的克隆,以梯度稀释重组质粒DNA为模板,进行SYBRQPCR得出标准曲线。从而定量未知标本。结果优化了3个SYBRQPCR反应的引物及其浓度,热循环条件等。检测SEA等位基因的PCR产物长800bp,Tm=82.5℃±1℃。αα等位基因的PCR产物长206bp,Tm=83.0℃±1℃。非SEA等位基因的PCR产物长436bp,Tm=84.0℃±1℃。重组质粒拷贝数在1至105范围内,其对数值与CT值均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检测技术的灵敏度较常规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高出16倍以上。联合运用3个SYBRQPCR反应可以为SEA缺失携带者、缺失型HbH病、非缺失型HbH病、α地贫2纯合子、Bart′s水肿胎儿综合征做出基因诊断,并可用于产前诊断。结论该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荧光标记探针、成本低、易质控、防污染、高通量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刘敬忠闫梅王立荣王战勇周艳肖白
- 关键词:实时聚合酶链反应Α-地中海贫血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诊断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型分布被引量:2
- 2000年
-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 1转化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与国人肥厚型心肌病 (HCM)和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 (HH)的相关情况 ,采用PCR方法检验 4 0例HCM患者 ,50例HH患者和 61例对照组的基因型。结果HCM组D等位基因频率为 0 .51 3,显著高于对照组 ( 0 .34 4,P <0 .0 5)和HH组 ( 0 .360 ,P <0 .0 5) ,II基因型频率为0 .30 0 ,明显低于对照组 ( 0 .50 8,P <0 .0 5)。提示国人ACE基因D等位基因频率在肥厚型心肌病中明显增高 ,II基因型频率较低。
- 高明明肖白胡大一朱章菱顼志敏邵伟周艳周桔刘敬忠
- 关键词:高血压ACE基因等位基因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