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峰
- 作品数:19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urvivin-siRNA重组质粒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作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Survivin-si RNA重组质粒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作用。方法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以p GCsi/U6质粒为载体构建Survivin-si RNA重组质粒,体外转染SH-SY5Y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结果重组质粒Survivin-si RNA转染SH-SY5Y细胞后生长明显受抑制。结论利用RNAi技术沉默Survivin基因可明显降低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生长,促进凋亡,表明Survivin基因在人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参与了信号转导,有望成为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毕峰杨明妍
- 关键词:SURVIVIN神经母细胞瘤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2017年3月—2018年7月入院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编号,以随机选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及Mo CA评分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及Mo 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安全、有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杨明妍毕峰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随机抽取疗效对比
- Tie-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
- 2009年
-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每年的发病人数仍呈现上升趋势。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依赖于肿瘤的血管生成,肿瘤本身或宿主组织建立的新生血管网供给瘤体营养,促使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近年来,一个新的信号传导途径——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Tie-2被发现在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Tie-2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阐明Tie-2在大肠癌的进展、分化及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 吕永晨杨品娜毕峰
- 关键词:TIE结直肠肿瘤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98例设为治疗组,非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98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后,另予以急性脑梗死患者维生素B_(6)、维生素B_(12)、叶酸口服治疗4周,再次测定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B族维生素、叶酸的应用是否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其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维生素B_(6)、维生素B_(12)、叶酸口服治疗4周后检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通过对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8例进行数据统计,治疗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讨维生素B_(6)、维生素B_(12)、叶酸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数据。通过对脑梗死患者治疗,维生素B_(6)、维生素B_(12)、叶酸口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降低,证实维生素B_(6)、维生素B_(12)、叶酸对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有效,从而评价脑梗死的预后。
- 毕峰杨明妍吴雪姣
- 关键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维生素叶酸
- 吉兰-巴雷综合征51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方法从一般临床资料、病变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对GBS进行分析.结果51例GBS病例中,多以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为首发症状,常累及颅神经与自主神经,脑脊液常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结论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可明显提高GBS的确诊率;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优于激素.
- 毕峰杨明妍冯文勇
-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
- RNA干扰Survivin基因在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利用RNAi技术沉默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Survivin基因。方法应用RNAi技术,以pGCsi/U6质粒为载体构建Survivin-siRNA重组质粒,体外转染SH-SY5Y细胞,通过RT-PCR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转染SH-SY5Y细胞后其生长明显受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达到了抑制效果。结论 RNAi可明显降低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生长,促进凋亡。
- 刘川毕峰杨明妍罗速
- 关键词:RNA干扰(RNAI)SURVIVIN神经母细胞瘤
- 间脑癫痫误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分析
- 2010年
- 毕峰杨明妍
- 关键词:癫痫睡眠呼吸暂停误诊
- 鞘内给药对急性期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甲泼尼龙对急性期多发性硬化患者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治疗的多发性硬化患者,选取实施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实施甲泼尼龙鞘内注射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神经功能状况评估量表(E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进行甲泼尼龙鞘内注射治疗效果较好,可推广应用。
- 毕峰杨明妍吴雪姣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神经功能
-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他汀类药物作用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变化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病房收治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各5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类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4周后采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浓度和LDH-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hs-CRP及LDH-C浓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控制急性期炎性反应、降血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起到固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脑梗死的作用。
- 毕峰杨明妍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脑梗死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
- 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点评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并点评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情况以及医保控费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门诊的2100张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根据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对其进行适宜性点评,并分析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频度(DDDs)、药品使用金额等指标及医保控费情况。结果对2100张处方进行点评,其中不合格处方占4.29%,未发现无适应证用药和超说明书等违规用药情况。该年度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共计14种(不考虑剂型),抗精神病药物用药频度(DDDs)前三名分别是奥氮平片、利培酮片、富马酸喹硫平片,用药金额前三名是利培酮片、富马酸喹硫平片、奥氮平片;全年人均用药消费金额为218.76(63.41,745.08)元,人均医保费用为152.0元;与上一年相比,医保费用下降11.63%。结论通过对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处方点评,为规范临床医师处方开具、提升用药合理性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同时该研究体现了药师的专业价值,减轻了医保部门的压力,具有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和合理的价值。
- 吴雪姣杨明妍毕峰
- 关键词:处方点评抗精神病药物用药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