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导管
  • 2篇导管固定
  • 2篇粘扣
  • 2篇双腔
  • 2篇双腔中心静脉
  • 2篇双腔中心静脉...
  • 2篇贴膜
  • 2篇透明贴
  • 2篇透明贴膜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导管
  • 2篇病患
  • 1篇血糖
  • 1篇血糖监测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源性
  • 1篇人性化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白淼
  • 3篇杨银川
  • 3篇朱彦涛
  • 2篇陈煜
  • 2篇段钟平
  • 2篇郭会敏
  • 1篇平春霞
  • 1篇张莉莉
  • 1篇张桂玉
  • 1篇王馨
  • 1篇李丹
  • 1篇李国英
  • 1篇李莲惠
  • 1篇李晶晶

传媒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体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体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辅料技术,其特征在于,贴膜包含第一贴膜部和第二贴膜部;所述第一贴膜部为透明贴膜,用于固定针管连接处的导管;所述第二贴膜部包含设置在所述第一贴膜部外围的外环贴膜...
白淼郭会敏杨银川朱彦涛段钟平陈煜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所产生的效果,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入院进行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7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抓阄的方式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9例患者,给予甲组患者常规护理,乙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焦虑及抑郁程度、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乙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显著低于甲组,焦虑及抑郁程度、患者满意度均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乙肝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应在临床上被认可和推广。
郭彤朱彦涛李丹白淼吴绮祯
关键词:乙型肝炎人性化护理可行性
头肩防护保暖被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肩防护保暖被,它包括被面、颈槽、肩颈防护带、外稳固拉绳、内稳固拉绳,所述被面为长方形片状体结构,颈槽为位于被面上部呈半圆形的凹槽,肩颈防护带为条形片状体,数量为两个,其顶部分别与...
李晶晶王馨李莲惠张莉莉杨银川白淼李娇
一体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贴膜
本实用新型“一体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贴膜”,属于医用辅料技术,其特征在于,贴膜包含第一贴膜部和第二贴膜部;所述第一贴膜部为透明贴膜,用于固定针管连接处的导管;所述第二贴膜部包含设置在所述第一贴膜部外围的外环贴膜部,以及...
白淼郭会敏杨银川朱彦涛段钟平陈煜
文献传递
74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及不同比例的中性胰岛素治疗后低血糖的发生率。方法:监测、对比糖尿病组和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升高时给予不同比例的短效胰岛素治疗后,监测低血糖的发生。结果: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患者以餐后2 h血糖升高为主,空腹血糖无明显升高(P<0.05)。给予短效胰岛素剂量时,量应偏小。短效胰岛素与目标血糖减少量为1 U:4 g,可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餐后2 h血糖升高明显,而空腹时大多正常。临床监测要以餐后为主。如出现血糖值升高,应使用小剂量的胰岛素。在使用胰岛素后,要注意低血糖的发生。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肝脏主要通过糖原的合成和转化使餐后血糖不致过高,通过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途径使空腹血糖不致过低。肝硬化时,由于残存的肝细胞数目减少,从而使肝脏对血糖的处理能力下降,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而此时患者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不明显。研究表明[1],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每日用量比2型糖尿病偏小。笔者就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血糖特点、监测及胰岛素使用后低血糖的发生进行探讨,旨在及时发现肝硬化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及预防胰岛素使用后低血糖的发生。
平春霞李国英张桂玉白淼
关键词:肝源性糖尿病血糖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