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蒙 作品数:9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寄生疫霉菌与拟南芥的特异性互作 卵菌(Oomycetes)是一类形态上与真菌相似,但在进化关系上与硅藻和褐藻极为相近的真核微生物。卵菌中包含很多的植物、动物乃至人类的病原微生物,其中疫霉属(Phytophthora)中一些成员是对植物具有毁灭性的病原菌... 孟玉玲 王燕 张蒙 单卫星关键词:拟南芥 卵孢子 文献传递 野生山楂上苹果病害生防酵母菌的筛选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从野生山楂表面分离获得能有效防治苹果病害的生防酵母菌株,探讨分离筛选生防酵母菌的新途径。【方法】利用活体筛选法选择有效菌株,研究不同接种体浓度、接种间隔和贮藏温度对酵母菌株抑菌防病作用的影响,确定生防酵母菌对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3种靶标真菌的最适抑制条件。【结果】分离获得了4株对苹果病害防治效果较好的生防酵母菌株S3、A14、A2和T1,将4株生防酵母菌提前24 h接种,接种体浓度为108cfu/mL,在4℃冷藏条件下对3种靶标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均可以达到100%。【结论】从野生山楂果实上分离对苹果病害防治有效的生防酵母菌是可行的,在冷藏条件下综合应用生防酵母菌是提高防病效果的有效途径。 郭萍萍 宗兆锋 李同兴 刘新颖 张蒙 何其瑞关键词:野生山楂 生防酵母菌 生物防治 寄生疫霉菌侵染拟南芥cDNA文库的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EST)分析 寄生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又被称作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属于卵菌(Oomycetes),疫霉属。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由疫霉造成的各类经济损失高达数十... 张蒙关键词:拟南芥 EST 文献传递 XZ商业银行对公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优化方案及对策研究 银行是金融稳定的―压舱物‖。俗话说,银行稳定,金融稳定,而金融稳定则经济稳定。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良好的绩效考核管理对企业绩效及后续长足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市场竞争性的加剧,越来越要求商业银行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绩... 张蒙关键词:商业银行 绩效考核 基于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的沙果小食心虫与梨小食心虫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建立基于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的沙果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分子鉴定方法。【方法】田间采集试虫,利用PCR和基因测序技术,扩增2种食心虫的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将获得的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比对,并通过GeneDoc软件分析基因序列相似性,利用Mega 5.05软件分别计算基于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并分别构建COⅠ和COⅡ基因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在分析的2种食心虫样本中,沙果小食心虫COⅠ基因的种内相似度在99.4%以上,梨小食心虫COⅠ基因的种内相似度在99.6%以上,2种食心虫COⅠ基因的种间相似度为95.0%-95.6%;沙果小食心虫COⅡ基因的种内相似度在99.0%以上,梨小食心虫COⅡ基因的种内相似度在99.3%以上,2种食心虫COⅡ基因的种间相似度为94.6%-95.5%;2种食心虫COⅠ基因种间存在30个稳定变异位点,COⅡ基因种间有26个稳定变异位点。2种食心虫种内遗传距离为0.001-0.006(COⅠ)和0.001-0.010(COⅡ),种间遗传距离为0.046-0.052(COⅠ)和0.047-0.057(COⅡ),基于COⅠ和COⅡ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均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分别构建COⅠ和COⅡ基因单倍型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在2个基因的系统发育树上,2种食心虫的基因序列分别位于不同的进化支,且置信度均达到100%,同种食心虫的基因序列位于相同的进化枝。【结论】可以根据本研究所用的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的差异性,进行沙果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的分子鉴定。 王康 李玉婷 郑燕 段辛乐 张蒙 彭雄 陈茂华关键词:梨小食心虫 分子鉴定 Phylogeny of the subgenus Singhardina Mahmood (Hemiptera: Cicadellidae: Typhlocybinae: Typhlocybini) from China based on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gene sequences 被引量:1 2012年 Fragments of nuclear ribosomal 28S rDNA D2 divergent domain, mitochondrial 16S rDNA, and COI partial genes of 15 species in the subgenus Singhardina Mahmood from China were amplified and sequenced. 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s were constructed using maximum parsimony, maximum likelihood and Bayesian inference methods. Results from these methods revealed similar topologies with recognizable relationships among subclades.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four species groups of subgenus Singhardina Mahmood from China is discuss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ghardina Mahmood forms a single lineage representing a monophyletic group. The Eurhadina (Singhardina) rubra species group newly proposed in this study is likely the most basal species group within Singhardina Mahmood. The E. (Singhardina) robusta species group is the sister group of the E. (Singhardina) mamata species group. Molecular evidence supports including the E. (Singhardina) vittata species group in the E. (Singhardina) punjabensis species group. 张蒙 黄敏关键词:HEMIPTERA TYPHLOCYBINAE 禾谷缢管蚜ABC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分子特性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是一类重要的跨膜蛋白超家族,某些ABC转运蛋白基因在一些害虫的抗药性品系中表达显著提高。本研究旨在克隆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ABC转运蛋白基因Rhpa ABCG9,Rhpa ABCG20和Rhpa ABCG23 c DNA全序列,分析这3个基因在该虫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抗药性品系中的表达模式,为阐明ABC转运蛋白在禾谷缢管蚜抗药性中的作用和其他生理功能,以及深入分析该虫抗药性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与RACE技术,克隆了基因c DNA全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这3个基因在禾谷缢管蚜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抗药性品系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获得了Rhpa ABCG9,Rhpa ABCG20和Rhpa ABCG23 3个基因c DNA全序列,其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2 103,2 436和2 082 bp,分别编码700,811和693个氨基酸。结构分析表明,3个蛋白均具有ABC转运蛋白家族典型的结构特征;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个蛋白氨基酸序列分别与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各对应氨基酸的序列一致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这3个基因在禾谷缢管蚜不同发育时期均不同程度表达。Rhpa ABCG20在各个发育时期的表达变化差异不显著;Rhpa ABCG9表达量在4龄若蚜最高,在1龄若蚜最低;Rhpa ABCG23表达量在3龄若蚜最高,1龄若蚜最低,其他阶段差异不显著。禾谷缢管蚜异丙威抗性品系中,Rhpa ABCG20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品系,而Rhpa ABCG9和Rhpa ABCG23表达量均低于敏感品系,但差异不显著;禾谷缢管蚜吡虫啉抗性品系中,Rhpa ABCG20和Rhpa ABCG23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品系,而Rhpa ABCG9表达上调不显著。【结论】Rhpa ABCG9,Rhpa ABCG20和Rhpa ABCG23基因可能参与禾谷缢管蚜体内农药的运输,并与禾谷缢管蚜的抗药性具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分析禾谷缢管蚜的抗药性机制,以及该虫的抗药性治理与综合防治奠定了基础 康新乐 李玉婷 王康 张蒙 段辛乐 彭雄 陈茂华关键词:禾谷缢管蚜 ABC转运蛋白 基因克隆 基于Gateway技术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为方便基于植物瞬时表达技术的高通量功能基因筛选,利用Gateway技术实现植物表达载体和表达文库的构建,将35S启动子和Gateway技术入门载体pDONR222的同源重组区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0380上,构建Gateway技术兼容的植物表达载体。【方法】分别扩增35S启动子与pDONR222上attP特异识别序列之间的功能区,并将其依次连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 faciens)介导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0380的多克隆位点区,利用带有attB特异识别区域的GUS基因,对构建的载体功能进行测试。【结果】成功构建了基于Gateway技术的植物表达载体p1104D;载体重组基因的选择性测试结果表明,p1104D对目的基因片段的大小无严格选择性;载体重组效率测试结果表明,p1104D重组平均滴度为5.11×105cfu/mL;GUS报告基因瞬间表达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载体可以实现目标基因的顺利表达。【结论】基于Gateway技术的植物表达载体p1104D的构建,为实现cDNA文库的高效构建和目标基因的高通量功能筛选提供了可能,有望推动植物-病原互作研究中关键基因的鉴定与克隆。 郭姗姗 张蒙 单卫星关键词:GATEWAY技术 植物表达载体 功能克隆 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 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是我国重要的小麦害虫之一,在我国南北各地及世界各小麦种植区均有分布。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小麦汁液,为害小麦穗部及叶... 张蒙关键词:禾谷缢管蚜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选择性剪接 抗药性机理 细胞色素P450基因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