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娜

作品数:22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临床疗效
  • 3篇综合征
  • 3篇干燥综合征
  • 2篇蛋白
  • 2篇毒性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血清
  • 2篇预后
  • 2篇中毒性表皮坏...
  • 2篇中毒性表皮坏...
  • 2篇人免疫球蛋白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松解症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皮肤
  • 2篇皮质激素
  • 2篇球蛋白
  • 2篇注射

机构

  • 15篇金华市中心医...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武汉亚洲心脏...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22篇张娜
  • 12篇王美燕
  • 7篇付学锋
  • 3篇陈筱筱
  • 2篇刘晓明
  • 2篇付学锋
  • 2篇陈筱筱
  • 1篇刘玲中
  • 1篇方春晓
  • 1篇冯敏
  • 1篇李筠
  • 1篇卢鲜艳
  • 1篇赵翌
  • 1篇殷柳
  • 1篇韩世新
  • 1篇俞玲娜
  • 1篇林景荣
  • 1篇谭小新
  • 1篇刘基巍
  • 1篇朴永君

传媒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健康研究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2015年浙...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测中的检验效能评价被引量:38
2015年
目的:研究三种常用的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对梅毒螺旋抗体的检测效果,从而为提高梅毒螺旋抗体的检出率提供较好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于我科门诊就诊的27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有无感染梅毒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77例感染梅毒患者为观察组,97例非梅毒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三种常用的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梅毒螺旋抗体的检测,分别比较三种检测方法检测的梅毒螺旋抗体的阳性例数、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测梅毒患者血清标本的阳性率方面,ELISA法最高,为98.87%,TRUST法最低,为88.70%,ELISA法与TPPA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UST法分别与ELISA法、TPPA法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TRUST法、TPPA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的敏感性分别为98.87%、88.70%、97.18%,特异性分别为98.97%、95.88%、10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96%、82.30%、95.1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9.43%、97.52%、100.00%;ELISA法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最高,与TRUST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PA法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与TRUST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同时显示梅毒患者血清阳性者有155例,同时显示阴性者有1例,TRUST法显示阴性而TPPA法和ELISA法显示阳性者17例。结论: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侧重点各不相同,ELISA法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筛查、TPPA法适用于进行梅毒确诊、TRUST法应用于对梅毒患者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判断,在临床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邵先兵张燕张娜
关键词:血清学方法梅毒
EGFR-TKIs相关性皮疹1例及临床诊治
张娜付学锋陈筱筱王美燕
老年重症肺炎病原学特点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1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病原学特点以及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科住院的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140例,分析患者病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包括对患者痰液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检测,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共121株病原菌被分离,其中革兰阴性菌91株(75.20%),革兰阳性菌27株(22.31%),真菌3株(2.48%)。主要革兰阴性菌均对氨苄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80%),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性稍低;主要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性较高(>7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性稍低。住院时间(P=0.025)、机械通气(P=0.021)、MODS评分(P=0.019)与血浆白蛋白含量(P=0.013)是老年重症肺炎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革兰阴性菌为老年重症肺炎主要致病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对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患者的预后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MODS评分和血浆白蛋白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张娜方春晓
关键词:重症肺炎老年病原学预后
0.1%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阴囊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0.1%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阴囊湿疹的有效性,分析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门诊就诊的69例阴囊湿疹患者分成两组,均口服依巴斯汀片20 mg,1次/d,对照组34例使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每日2次,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青鹏软膏治疗,每日2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DLQI)、症状积分(EA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时间、EASI、DLQI、治疗优良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阴囊湿疹,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性、改善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单用0.1%他克莫司软膏。
张娜付学锋王美燕
关键词:他克莫司软膏青鹏软膏阴囊湿疹有效性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7
2015年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并探讨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呼吸科住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相结合,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疾病COPD患者SQ无差异。年龄、家庭经济收入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影响。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有很强的关联,抑郁、焦虑的情况越重,SQ越差。多因素分析显示,经济收入越低、经济负担越重、自我活动能力越小、焦虑程度越重,家庭成员躯体健康越差,影响单项得分越高,SQ越差。结论 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影响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年龄、经济收入、心理因素、疾病负担等。
郭薇刘启贵张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
异维A酸联合大椎穴放血对青春期痤疮疗效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异维A酸联合大椎穴放血对青春期痤疮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2月~2015年11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青春期患有痤疮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异维A酸软胶囊,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椎穴放血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6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6个月后痤疮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应用异维A酸联合大椎穴放血进行治疗可以提高青春期痤疮临床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付学锋王美燕张娜
关键词:异维A酸青春期痤疮临床疗效
一种宫颈治理用药贴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宫颈治理用药贴结构,包括上药件和拉动机构,上药件包括支撑垫、上药棉、支撑杆、收纳组件和限位组件,支撑杆通过收纳组件设置于支撑垫的顶端。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药件的设置方式,使宫颈敷药时能够直接将上药棉贴敷至...
张娜周海华王美燕付学锋季丽梅陈琳陈芙蓉
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成功治疗儿童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3例被引量:3
2013年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又称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是一种罕见的、爆发性表皮及黏膜剥脱,死亡率高达30%~35%的疾病。其中的74%~94%多由药物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研究表明220余种药物可引起TEN,还有些天然药物、中药和化学品如除草剂乙草胺、溴芴、汞等可以引起TEN。
张娜韩世新朴永君林景荣刘晓明
关键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面部皮肤斑块1例
<正>患者男,39岁,面部皮肤斑块2年。逐渐增大,无明显不适。查体:面部鼻周、左颞部见二处分别约2.5*2cm及1*1cm大小红色浸润性斑块,无明显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7.3*109/L RBC 4.42*...
付学锋王美燕张娜陈筱筱吴军
文献传递
皮肌炎合并左肺鳞癌、带状疱疹1例
2015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因头面部躯干及双手皮疹2个月,四肢肌肉酸痛1个月,于2014年5月6日来我院就诊。2个月前,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自行服用"头孢克肟"3 d,随后患者眼睑部、头面部及颈前、颈后、双肘部、双手背处出现红斑,少许伴水肿,
张娜王美燕
关键词:皮肌炎带状疱疹肝功能异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