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静红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麻醉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腰丛
  • 1篇腰丛神经阻滞
  • 1篇腰痛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估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浸润
  • 1篇置换术
  • 1篇神经阻滞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恢复
  • 1篇体外冲击波

机构

  • 5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宁波市鄞州区...

作者

  • 5篇钟静红
  • 1篇施煜燕
  • 1篇周建波
  • 1篇方秧青
  • 1篇张文超
  • 1篇李琳

传媒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粉防己碱通过JAK2-STAT3途径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粉防己碱组、粉防己碱+AG490组,大鼠心肌I/R模型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制备。采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测量心肌梗死面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冠状动脉流出物液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Powerlab/8SP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包括心率(HR)、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ELISA试剂盒测定心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荧光法检测线粒体活性氧(ROS)的生成率,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以及p-JAK2、p-STAT3信号分子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粉防己碱组LVDP和+dp/dtmax显著增加,LVEDP、心肌梗死面积和LDH释放显著降低;与粉防己碱组相比,粉防己碱+AG490组的LVDP和+dp/dtmax显著降低,LVEDP、心肌梗死面积和LDH水平显著增加。与I/R组相比,粉防己碱组心肌p-JAK2、p-STAT3和Bcl-2表达显著增加,而Bax表达降低;与粉防己碱组相比,粉防己碱+AG490组的心肌p-JAK2、p-STAT3和Bcl-2表达显著降低,而Bax表达升高。与I/R组相比,粉防己碱组ATP含量显著增加,线粒体ROS的产生率显著降低;与粉防己碱组相比,粉防己碱+AG490组ATP含量显著降低,线粒体ROS的产生率显著升高。结论:粉防己碱可能通过JAK2-STAT3通路的激活促进线粒体ROS生成减少和线粒体ATP含量增加,从而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张文超方秧青钟静红张明
关键词:粉防己碱缺血再灌注JAK2STAT3
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胃癌治愈性切除术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胃癌治愈性切除术患者炎症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胃癌治愈性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进行手术,七氟烷组患者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2 h、手术结束、术后24 h和术后48 h心率、平均动脉血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的水平及两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恢复质量。结果丙泊酚组患者在气腹2 h、手术结束和术后24 h时心率和平均动脉血压均低于七氟烷组(P<0.05)。七氟烷组患者气腹2 h、手术结束、术后24 h和术后48 h血清IL-6和TNF-α水平高于丙泊酚组;手术结束时血清IL-8水平高于丙泊酚组;气腹2 h、手术结束、术后24 h血清IL-10水平低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患者术后24 h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疼痛和总得分低于丙泊酚组;术后48 h身体舒适度、疼痛和总得分低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治愈性切除术中,丙泊酚静脉麻醉能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张琳任黎栋杨冬青钟静红
关键词:炎症反应麻醉术后恢复丙泊酚七氟烷
C反应蛋白和腹腔积液在急性胰腺炎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严重急腹症,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AP临床表现差异大,轻症AP(MAP)与重症AP(SAP)的治疗及预后截然不同。SAP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高,因此早期预测和正确评估AP的严重程度对患者预后尤为重要。
施煜燕周建波钟静红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预后评估C反应蛋白腹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效果及腰椎MRI变化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发散式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效果及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单侧发病CNLBP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将行发散式ESWT治疗的患者设为ESWT组(n=55),将行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法(CSE)的患者设为训练组(n=5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最大伸展角度(Ext)、最大弯曲角度(Fle)、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差异。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疗程后均行腰椎MRI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健侧与患侧的腰3/腰4、腰5/骶1二个节段椎旁肌的脂肪浸润率(FSF)值。结果治疗后,ESWT组患者的NRS评分、ODI均明显低于训练组,Fle明显高于训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83、3.60、-2.27,P均<0.05),两组Ex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0.05)。ESWT组与训练组患者治疗后患侧腰3/腰4和腰5/骶1 FSF值均明显高于健侧(t分别=2.31、4.66、10.72、14.26,P均<0.05),但治疗后ESWT组健侧与患侧腰3/腰4和腰5/骶1 FSF值均明显低于训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75、17.66、11.27、23.90,P均<0.05)。结论发散式ESWT对CNLBP患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加快缓解腰椎功能障碍,改善多裂肌脂肪浸润情况。
李琳钟静红赵波波俞晓燕袁航迪姜亚君
关键词: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LPB)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余姚市中医医院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CSA)组与LPB组各35例。CSA组行CSA,LPB组行超声引导下LPB。比较两组麻醉效果、MAP、HR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LPB组切皮时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SA组,手术开始及手术第10、20分钟时的MAP高于C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LPB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优于CSA,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张琳任黎栋杨冬青钟静红
关键词:腰丛神经阻滞髋关节置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