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辉

作品数:29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切除
  • 12篇切除术
  • 10篇腹腔
  • 10篇腹腔镜
  • 9篇术后
  • 7篇肝癌
  • 6篇肝切除
  • 5篇原发性
  • 5篇原发性肝癌
  • 5篇肝切除术
  • 4篇胆管
  • 4篇疗效
  • 4篇出血
  • 3篇胆囊
  • 3篇胆总管
  • 3篇胰十二指肠
  • 3篇胰十二指肠切...
  • 3篇胰十二指肠切...
  • 3篇十二指肠
  • 3篇十二指肠切除

机构

  • 28篇内江市第二人...
  • 10篇西南医科大学
  • 5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内江市第一人...
  • 1篇资中县人民医...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蒋辉
  • 22篇丁兵
  • 18篇张瑜
  • 11篇张勇
  • 9篇凌俊
  • 3篇蒋鸥
  • 1篇谢飞
  • 1篇刘慷
  • 1篇韩龄锋
  • 1篇刘宇
  • 1篇李德富
  • 1篇李朝玉
  • 1篇徐强
  • 1篇赵俊
  • 1篇刘晓平
  • 1篇朱静
  • 1篇唐春梅

传媒

  • 6篇四川医学
  • 5篇腹部外科
  • 3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05
  • 1篇200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吲哚美辛联合鼻胆管低负压引流在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术前经直肠给予吲哚美辛及术后使用鼻胆管低负压引流对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期间行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病人188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吲哚美辛+鼻胆管低负压引流组,63例)、B组(吲哚美辛+鼻胆管常规引流组,63例)、C组(安慰剂+鼻胆管常规引流组,62例),观察分析三组病人术后不同时刻各项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与B、C组相比,ERCP术后第24、48小时鼻胆管胆汁引流量更多、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更快,鼻胆管发生堵塞例数更少(均P<0.05)。A组、B组ERCP术后第6、24、48小时血清淀粉酶、WBC、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均P<0.05),其中A组比B组更低(P<0.05)。A组(3.17%)PEP发生率低于B组(12.70%)、C组(16.1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与C组相比,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其中A组恢复时间最快、住院时间最短(均P<0.05)。三组PEP病人中均无重型胰腺炎。结论吲哚美辛联合鼻胆管低负压引流方便、经济、安全,可更有效地降低PEP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曹钰蒋辉蒋辉张瑜丁兵
关键词:吲哚美辛胰腺炎疗效
超声引导下改良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评估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改良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免疫功能及对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直接瘤体微波消融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微波消融治疗,对比两组疾病控制率(DCR)、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各时间段血清指标、免疫指标及VEGF水平。结果: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和自然杀伤(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VEGF蛋白值不同时点、交互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24.415,F=141.449,F=56.377;P<0.05)。两两比较中,观察组治疗后7 d和14 d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AFP以及VEGF等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7 d)=10.229,t=4.579,t=16.077,t=7.197;t_(14 d)=9.916,t=12.118,t=15.499,t=11.947;P<0.05),观察组DCR(91.11%)高于对照组(73.33%),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χ^(2)=4.406;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改良微波消融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安全性,改善血清AFP、VEGF水平,恢复免疫功能。
巫晓伟王渝洲蒋辉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血清microRNA-618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疗效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microRNA-618(miR-618)表达与原发性肝癌(PHC)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在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5例PHC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6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618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miR-618表达与PH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患者miR-618 mRNA相对表达量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水平及平均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中位生存期(MST),分析miR-618表达与PHC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治疗前血清miR-618 mRNA相对表达量(0.72±0.21)比健康组(1.03±0.43)低(P<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清miR-618 mRNA相对表达量(0.83±0.19)比治疗前(0.72±0.21)高(P<0.05);病例组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Child-pugh分级、是否伴有肝硬化及是否有癌栓患者的血清miR-618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表达组miR-618 mRNA相对表达量比高表达组低(P<0.05),AFP-L3、AFP、GPC3、GP73水平比高表达组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618 mRNA相对表达量与血清AFP-L3水平(r=-0.453)、AFP水平(r=-0.568)、GPC3水平(r=-0.412)、GP73水平(r=-0.612)呈负相关(P<0.05);低表达组TTP(13.97±1.76)个月、MST(21.98±3.06)个月比高表达组TTP(25.13±2.25)个月、MST(34.06±4.19)个月低(P<0.05)。结论miR-618在PHC中表达下调,其表达与治疗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相关,可能成为PHC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新生物学标志物。
韩龄锋蒋辉赵俊徐强降礼军蒋鸥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预后
术前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对孤立性大肝癌病人术后生存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对孤立性大肝癌病人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经术前影像学及多学科诊断为可切除的孤立性大肝癌病人92例,按治疗方式分为TACE-手术组(42例)和手术组(50例),TACE-手术组病人先行TACE治疗后再行手术切除。分析两组间的并发症及生存差异。结果 TACE-手术组1、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5.2%、43.7%、29.6%和35.5个月,手术组分别为75.5%、31.1%、18.7%和23.5个月,TACE-手术组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分别为58.5%、29.1%、10.6%和13.5个月,手术组分别为41.2%、17.4%、6.5%和6.7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立性大肝癌病人术前行TACE安全有效,明显增加了病人的长期生存获益。
万文武张瑜丁兵张勇刘宇降礼军蒋辉
关键词:肝细胞癌手术切除复发
“三点一线”局部麻醉法在老年腹股沟疝开放式Lichtenstein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老年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腹股沟疝是腹外疝中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男性,且老年男性发病率为11.6‰[1],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部分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常伴随腹股沟区不适,甚至出现疝嵌顿等严重并发症。手术行疝修补是治愈老年腹股沟疝的唯一方法,美国外科医师Lichtenstein率先开展了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人造疝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缝合,具有术后无张力、疼痛轻、无明显牵扯感、恢复快、低复发率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3]。
张瑜蒋辉万文武丁兵丁兵
关键词: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腹外疝
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126例,均采用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其中采用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67例(观察组),采用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并且未控制中心静脉压59例(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观察组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肝切除时间、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胆汁漏、肝断面感染、肝功能、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乳酸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ingle法肝血流阻断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
张瑜丁兵蒋辉万文武李朝玉
关键词:肝血流阻断低中心静脉压腹腔镜肝切除术
创必复预防胰肠吻合术后胰瘘的临床应用体会
2016年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肝胆胰外科复杂手术之一,也是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肿瘤的经典术式,目前已在各大医院广泛应用。虽然近年来PD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胰肠吻合术后并发胰瘘(pancreatic fistula,PF)无法完全避免。胰瘘的定义很多,意见不一,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国际胰瘘研究小组(interna-
丁兵张勇张瑜蒋辉
关键词:胰肠吻合创必复壶腹周围肿瘤经典术式主胰管临床应用体会
腹腔镜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术后腹腔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190例患者临床资料建立训练集,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腹腔感染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n=30)和非感染组(n=160)。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学指标、手术相关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7月行腹腔镜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74例患者临床资料建立验证集,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190例经腹腔镜治疗的肝脏良恶性疾病患者术后共有30例发生腹腔感染,其中包括肝囊肿4例、肝血管瘤4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原发性肝癌2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引流管放置时间、术中出血量是腹腔镜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以上述3个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础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95%CI 0.822~0.930),约登指数为0.644,敏感度为0.800,特异度为0.844,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950(95%CI 0.883~1.000),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效能较好。结论以白蛋白、血浆引流管放置时间、术中出血量为基础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对尽早地识别腹腔感染高风险患者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黄川陈广丁兵张勇凌俊蒋辉
关键词:肝脏疾病腹腔镜手术腹腔感染
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胰头癌病人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疼痛因子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对胰头癌病人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胰头癌病人72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LPD组(33例)和OPD组(39例)。比较两组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的免疫功能(IgA、IgG、IgM、CD4^(+)、CD8^(+)、CD4^(+)/CD8^(+))、炎症反应[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结果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等基线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切缘阳性率、清扫淋巴结数量、淋巴结阳性率、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第1天、第3天的免疫功能(IgA、IgG、IgM、CD4^(+)、CD8^(+)、CD4^(+)/CD8^(+))以及炎症反应(WBC、PCT、IL-6)和疼痛因子(PGE2、5-H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PD与OPD治疗胰头癌具有同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LPD对机体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和疼痛因子影响小。
丁兵万文武张瑜张勇钟超蒋辉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胰头癌免疫功能炎症反应
解剖性肝切除和肝组织切开取石治疗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anatomic hepatectomy,AH)和肝组织切开取石(lithotomy of liver parenchyma,LLP)治疗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6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其中行肝组织切开取石59例,行解剖性肝切除47例,比较二者残余结石、肝断面感染、肝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断面胆漏、结石复发和病死率。结果2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时间(2.96d比2.82d,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H组残余结石发生率低(2例比13例,P〈0.01),肝断面感染机会少(1例比21例,P〈0.01),术后胆漏发生率低(0例比7例,P〈0.05),中位随访31个月(3—48个月),AH组结石复发率小(0例比12例,P〈0.01),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是治疗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和相对少的外科并发症,应作为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
蒋辉丁兵张瑜蒋鸥
关键词:肝切除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