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

作品数:11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老年
  • 4篇慢性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疾病
  • 3篇肺疾病
  • 2篇血液流变
  • 2篇皮素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素
  • 2篇老年慢性
  • 2篇急性
  • 2篇病患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损伤
  • 1篇胆管
  • 1篇心病
  • 1篇心房

机构

  • 10篇乐山市人民医...
  • 6篇成都军区总医...

作者

  • 10篇王利
  • 3篇李昆
  • 3篇冯文静
  • 2篇陈章
  • 2篇朱晓艳
  • 2篇李继红
  • 2篇陈莉
  • 2篇白小红
  • 1篇关静
  • 1篇彭梅芳
  • 1篇李林岭
  • 1篇张睿
  • 1篇王超
  • 1篇陈欣
  • 1篇张蕾
  • 1篇王滔
  • 1篇吴丽娟

传媒

  • 4篇四川医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露聚糖肽对COPD患者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为甘露聚糖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经流式细胞术确认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COPD患者,用不同浓度的甘露聚糖肽体外诱导淋巴细胞,采用3H-TdR与14CUR参入双标记法测定淋巴细胞参入计数值。结果在不同剂量的甘露聚糖肽的作用下,淋巴细胞参入计数和百万细胞参入计数值不同,在1mg/L时,3H-TdR和14CUR计数与对照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甘露聚糖肽浓度达到10mg/L时,3H-TdR和14CUR的参入计数值达到高点,与对照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继续增加甘露聚糖肽至浓度50mg/L和100mg/L时,两项计数水平开始回落,所测数值与对照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参入率与上述两项计数的结果一致。结论甘露聚糖肽对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较低剂量(1、10mg/L)时,有明显促进淋巴细胞DNA及RNA合成的效果,但具有双相性,表现出较强的剂量依赖性。
李继红王利吴丽娟陈莉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
血清唾液酸对老年病患者肿瘤诊断的价值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及肺癌患者血清唾液酸的变化,探讨对老年病患者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血清唾液酸快速检测法,对4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42例肺癌患者的血清唾液酸进行测定。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唾液酸与正常健康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癌患者血清唾液酸显著升高。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唾液酸高于心血管患者。结论血清唾液酸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的价值不太大,而对肺癌的诊断筛选、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利李昆彭梅芳朱晓艳王超
关键词:老年病心脑血管病唾液酸
阿司匹林与脉血康联合华法林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评估脉血康联合低抗凝强度华法林与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非瓣膜性房颤伴发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予阿司匹林0.1 g,口服,1次/d;治疗组给予脉血康胶囊0.75 g,口服,3次/d,72 h后开始予华法林1.25 mg,口服,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总有效率、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变化及总有效率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较治疗前延长,治疗后INR达到低抗凝强度(1.65±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司匹林治疗比较,脉血康胶囊联合低抗凝强度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有效且安全。
冯文静张睿李林岭王利
关键词:脉血康华法林阿司匹林心房颤动脑梗死老年患者
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疗效及安全性对比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比较帕米膦酸二钠和唑来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患者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伴有胸腰椎骨折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帕米膦酸二钠30 mg,静脉滴注4 h,接连输注3 d。B组:唑来膦酸4 mg,静脉滴注30 min。每组均服用碳酸氢钙(元素钙1 200 mg/d)及每天服阿法骨化醇0.5μg,疗程为1年。对患者BMD的改变、骨痛缓解情况、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A组与B组腰椎骨密度分别增加了2.79%和3.8%,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痛A组缓解率20%;B组缓解率38.5%,B组较A组缓解天数中位时间提前,但总体缓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 d与15 d,P=0.10)。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当。结论:两组均可缓解骨痛方面,唑来膦酸钠骨痛缓解时间略早于帕米膦酸二钠,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症状均轻微,患者均可耐受。
冯文静王利
关键词: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微循环机能、内皮素、SOD酶改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COPD与微循环,内皮素分泌水平,SOD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旨在为COPD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已确诊的46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正常健康体检人员4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其微循环各项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球压积,红细胞沉降率),ET以及SOD进行检测,结果以POMS软件做FLSD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OPD患者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与微循环各项指标的异常,内皮素分泌增加和低水平的SOD酶活性密切相关,且异常程度与COPD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李继红陈莉王利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微循环内皮素
实验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损伤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可逆型梗阻性黄疸实验动物胆管损伤的组织学与超微结构变化。方法用止血钳钳夹胆总管造成实验兔可逆型梗阻性黄疸。梗阻后3~30d测定血清胆红素(TBIL、DBIL)和胆汁酸(BA),并取胆管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另取14d胆管组胆作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胆道梗阻7d,实验组TBIL、DBIL、BA分别为(31.1±16.9)μmol/L、(16.70±9.20)μmol/L和(61.5±24.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5.9±1.5)μmol/L、(1.60±0.58)μmol/L和(21.1±13.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d内,实验组逐渐升高。胆管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胆道梗阻3~30d实验组均发生胆管损伤性炎症,造成胆管阻塞;30d时胆管损伤有所恢复。超微结构观察显示,胆道梗阻14d,胆管各层细胞胞核、细胞器均有明显损伤性改变。结论外力性可逆型梗阻性黄疸时胆管组织细胞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明显。
王利陈章李昆陈欣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胆管超微结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ET、SOD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测定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用RIA法测定血浆ET和血清SOD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变化,低切变率和高切变率全血粘度以及血浆粘度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浆E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微循环障碍以及ET和SOD血液水平的变化是其病理改变的重要环节。
陈章白小红王利关静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流变学内皮素超氧化物歧化酶
无典型症状老年冠心病七例误诊报告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3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曾误诊的7例无典型症状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例,误诊率8.75%,年龄(68.5±5.08)岁,因颈部及后背部疼痛误诊为颈椎病1例,因反复心前区不适伴憋气误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2例,因饮食不当出现腹胀、上腹痛、恶心、呕吐并喘憋不适误诊为胃肠炎1例,因咽部不适、发紧、咳嗽及咳痰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3例。本组误诊时间8 h^2 d。后经心电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均确诊为冠心病,6例予强化抗血栓、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改善心功能、控制血压和心率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好转;1例予心脏搭桥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出院。结论因老年患者常有多种慢性疾病,且老年冠心病常症状不典型,加之部分接诊医师知识面狭窄、诊断思维局限,易导致老年冠心病误诊。临床接诊此类患者时需详细病史询问、认真查体、仔细鉴别诊断并全面综合分析病情,以减少或避免无典型症状老年冠心病误诊误治。
张蕾王利郭祥奎冯文静
关键词:冠心病误诊呼吸道感染颈椎病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流变性及血小板改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流变学和血小板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SA-6000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测定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用贝克曼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本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变化,低切高切时全血粘度以及血浆粘度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血小板指标改变,微循环障碍,这些变化与本病的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
王利李昆朱晓艳白小红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血流变性血小板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是急性合并冠心病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沫舒坦雾化吸八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34%(50/53)和76.60%(36/4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沫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症状缓解,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陈梅鹃王滔王利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沐舒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