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若明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张家口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小白鼠
  • 2篇结扎
  • 2篇颈总动脉
  • 2篇白鼠
  • 1篇电图
  • 1篇动脉压
  • 1篇动脉压力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心...
  • 1篇心动图
  • 1篇心律
  • 1篇血流
  • 1篇再灌注
  • 1篇室颤
  • 1篇室颤阈
  • 1篇室颤阈值
  • 1篇水肿
  • 1篇同步监测

机构

  • 4篇首都医学院
  • 1篇张家口医学院

作者

  • 5篇单若明
  • 3篇张旭峰
  • 2篇张立克
  • 1篇刘北英
  • 1篇焦晓慧
  • 1篇于东明
  • 1篇张玲玲
  • 1篇钮伟真
  • 1篇王琦

传媒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结扎小白鼠一侧颈总动脉后机体一般状况、脑组织水及钙含量的变化被引量:3
1992年
采用昆明种小白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后,出现双侧脑半球水及钙含量增加,并表现出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竖毛、团缩、嗜睡、体重下降等症状。提示结扎一侧颈总动脉可以造成全脑缺血。
张旭峰张立克单若明丁鼎武
关键词:脑缺血模型脑组织钙含量
结扎小白鼠一侧颈总动脉后脑水肿产生及消退机制初探被引量:1
1993年
结扎小鼠右侧颈总动脉后1~4d,出现脑水肿,其后自行消退。脑水肿期间脑组织未被腹腔注入台盼蓝染色。三天起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增多。分期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较同时结扎小鼠,生存时间延长,但不延长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后不同时期在26.7kPa气压下的生存时间。结果提示结扎小鼠一侧颈总动脉后,产生短期脑水肿,其后的消退可能与侧枝循环等代偿性血流增加有关。脑水肿的产生可能与自由基无关,而是细胞毒性所致。
张立克张旭峰单若明丁鼎武
关键词:脑水肿
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漂浮导管对肺动脉压力进行同步监测的研究报告被引量:2
1994年
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漂浮导管对肺动脉压力进行同步监测的研究报告于东明,王琦,单若明本文为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有创心内压力监护同步进行、动态观察口服巯甲丙脯酸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从而客观评价多普勒超声技术用于肺动脉压力测定的价值。资料和方法1.病例...
于东明王琦单若明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肺动脉压力漂浮导管
缺血再灌心肌室颤阈值、Ca^(2+)含量、心律的同步动态变化及SOD的影响被引量:1
1993年
利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流模型,重点观测了早期再灌流时心肌室颤阈值(VFT)、心律、Ca^(2+)含量的同步动态变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其影响,发现再灌流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增高及心肌室颤阈值的降低与心肌Ca^(2+)含量的变化及Ca^(2+)超负荷的发生在时相上有差异。SOD对再灌流早期(再灌刚开始的1~3min)VFT一过性降低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明显抑制作用,而此时心肌Ca^(2+)含量无变化,提示(1)再灌流刚开始时出现的严重心律失常与氧自由基密切相关;(2)Ca^(2+)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似迟于氧自由基。
单若明丁鼎武张旭峰
关键词:再灌注钙离子
离体灌流心脏希氏束电图记录方法被引量:2
1995年
为稳定地记录离体心脏希氏束电图,我们研制成一种新型的二合一插管电极,利用这种电极可同时完成Langendorff法心脏灌流及希氏束电位记录。心脏取自成年家兔或幼狗,与Langendorff法相同,首先经主动脉逆行插入这种插管电极实现心脏灌流,然后在示波器监视下小心转动插管,当电极贴近希氏束部位时,即可记录到离体灌流心脏的希氏束电位。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波型记录稳定。如配合心电等指标的测量,可在生理学、药理学等多种实验中应用。
张玲玲钮伟真刘北英焦晓慧单若明
关键词:希氏束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