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川

作品数:2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巴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腰椎
  • 5篇术后
  • 5篇椎弓
  • 5篇椎弓根
  • 5篇椎弓根螺钉
  • 5篇螺钉
  • 5篇内固定
  • 4篇脊柱
  • 3篇端粒
  • 3篇端粒酶
  • 3篇胸椎
  • 3篇腰椎峡部
  • 3篇腰椎峡部裂
  • 3篇融合器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融合
  • 3篇椎间融合器
  • 3篇峡部
  • 3篇峡部裂
  • 3篇滑脱

机构

  • 19篇巴中市中心医...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汉中市中心医...

作者

  • 19篇刘川
  • 16篇张旭
  • 15篇吴继生
  • 13篇杨明坤
  • 8篇王杰
  • 8篇李舟
  • 4篇李德毅
  • 4篇米东
  • 2篇何杰
  • 2篇徐泽贵
  • 1篇盛伟斌
  • 1篇胡蓉
  • 1篇彭瑾
  • 1篇刘星君
  • 1篇刘宁
  • 1篇曾勇
  • 1篇何敏

传媒

  • 3篇第二届海峡两...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双足与保健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四川省医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行经腰椎后路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因腰椎椎管狭窄症在本院接受后路腰椎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术的老年(≥6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AKI的发生率。比较发生AKI的患者和未发生AKI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16例患者,其中男104例(48.15%)、女112例(51.85%),年龄65~76(69.32±3.58)岁。发生AKI 22例(10.19%),未发生AKI 194例(89.81%)。与未发生AKI的患者相比,发生AKI患者的年龄较大、术前血红蛋白和基础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低、麻醉时间较长、术中尿量较少、术中出血量较多。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础eGFR水平、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麻醉时间、术中尿量、术中出血量均为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eGFR水平和术中尿量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KI是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基础eGFR水平和术中尿量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何敏刘星君杨明坤胡蓉刘川彭瑾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椎板切除术脊柱融合术手术后并发症
上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并发症的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上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并发症,总结其手术技巧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采用T1~4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的各类上胸椎损伤68例(共384枚螺钉),上胸椎骨折/脱位45例,均行Ⅰ期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核合并后凸畸形23例,均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路矫形术。所有患者结合术中胸椎椎弓根四壁探查、术后手术节段椎体X线片、CT扫描,观察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角度及与椎弓根壁的关系和距离。结果椎弓根壁损伤54枚(14.06%),其中外侧壁损伤39枚(10.16%),包括Ⅰ级损伤27枚(7.03%),Ⅱ级损伤12枚(3.12%);内侧壁损伤15枚,均为Ⅰ级损伤。无1枚螺钉损伤上下壁,无1枚螺钉同时损伤超过2个壁,无术中置钉失败,螺钉松动位移2枚,创伤患者Frankel分级无加重,非创伤患者脊髓功能JOA评分由术前的5.9分提高至术后的11.5分,未发现植骨不融合、假关节形成或节段不稳表现。结论上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相对安全的操作方法。术前详细分析影像学资料、熟悉局部解剖特点、掌握合理的置钉技术,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杨明坤刘川张旭吴继生李舟米东李德毅徐泽贵
关键词:脊柱损伤胸椎内固定并发症
末梢灌注指数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末梢灌注指数(TPI)在断指再植术后对血管危象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0月31例36个再植指运用Agilent V24C监护仪血氧饱和度探头进行持续TPI监测,同时观察记录术后再植指皮温、色泽、肿胀程度及毛细血管搏动情况,将发生血管危象的再植指分为危象组(n=4),将未发生血管危象的再植指分为对照组(n=32),分析发生危象前12 h至危象发生时的TPI,每2小时为一时间段,共7个时相,分别记为T1~T7。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TPI无明显变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象组从T4开始,TPI呈逐渐下降趋势,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PI在T1、T2、T3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T4开始,危象组TPI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I监测能够无创、实时、灵敏地反映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血供情况,可早于临床症状以前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作出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川吴继生王杰何杰
关键词:末梢灌注指数断指再植血管危象
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临床价值与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应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1例,Ⅱ度滑脱18例,Ⅲ度滑脱3例.对所有病例进行...
张旭杨明坤李舟吴继生刘川
关键词:峡部裂滑脱椎间融合器椎弓根螺钉
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表达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反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基因的表达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相关性。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新生3d)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组为活化未转染星形胶质细胞,B组为活化转染星形胶质细胞,C组为未活化星形胶质细胞,D组为活化空白质粒转染星形胶质细胞,每组5只。通过细胞增殖试剂盒(cellcountingkit-8,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ERT的表达;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TERT、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基因的表达。结果B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A、D、c组(F=43.418,P〈0.01)。TERTmRNA和GFAPmRNA在A、D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B、c组,A、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D组中二者呈线性关系(r=0.701,0.704,P〈0.01);B、C组中二者未见明显相关线性关系(r:0.260,P〉0.05)。TERT蛋白和GFAP蛋白在A、D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B、C组,A、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ERT基因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促进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
杨明坤张旭刘川吴继生李德毅盛伟斌
关键词:脊髓损伤小神经胶质细胞瘢痕端粒酶反转录酶
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修复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椎间隙高度恢复的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背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主要依靠手术治疗,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其目的是对病变节段进行减压、复位、固定、融合,治疗金标准为生物性融合,而内固定是融合治疗可靠的辅助方法。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修复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1例,其中Ⅱ度滑脱18例,Ⅲ度滑脱3例。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以JOA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作为治疗后随访的客观疼痛评价标准,采用Macrab标准评定疗效,根据Prolo指标评价功能恢复,按Lenke标准评估脊柱融合率,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估滑脱率、滑脱角、骶骨倾斜角和椎间隙后高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与结论:21例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所有患者JOA腰腿痛评分及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根据Macrab标准评定,本组优17例,良4例。Prolo活动、症状分级评价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3)。治疗后腰椎滑脱基本复位,滑脱角明显减少,骶骨倾斜角增大,椎间隙高度基本恢复。提示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有效策略之一。
米东杨明坤张旭吴继生刘川李舟王杰
关键词:峡部裂滑脱椎间融合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膝关节置换(TKA)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及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研究
目的:比较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和持续静脉镇痛(CIA)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疼痛及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22例患者随机分为比较连续...
刘川杨明坤张旭李舟吴继生赵俊锦覃文明
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疗效的系统分析
2013年
背景: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存在争议。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颈椎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国主要7种骨科杂志,检索Bryan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按照文中的纳入标准进行研究。提取颈椎总活动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等相关数据,利用RevMan4.2.2软件进行异质性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结果与结论: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883例患者,其中Bryan颈椎间盘置换430例,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453例。Meta分析发现在治疗后3个月和24个月,Bryan颈椎间盘置换组颈椎总活动度高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组;治疗后12个月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12个月和24个月2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24个月2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在治疗颈椎病时,在治疗后颈椎总活动度方面,Bryan颈椎间盘置换优于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但2种治疗方案的神经减压效果无明显差异。
李德毅张旭刘川吴继生
上胸椎椎弓根螺钉并发症的探讨
目的 分析上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并发症,总结其手术技巧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2年4月采用T1-4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的各类上胸椎损伤68例(共384枚螺钉),上胸椎骨折/脱位45例,均行Ⅰ期后路切开复位...
吴继生杨明坤刘川张旭李德毅徐泽贵
关键词:脊柱损伤胸椎内固定并发症
一期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并后凸畸形
目的:观察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并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32例胸腰段椎体结核并后突畸形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36.5°,5例伴不完全截瘫.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
张旭刘川吴继生付维德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后凸畸形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