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肢血管损伤37例治疗分析
- 四肢血管损伤比较常见,在很早就有大量报道,这类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时修复损失是提高成功率,降低截肢率的关键。本文37例:男:29例,女孩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2岁,完全断裂26例,部分断裂5例,捻挫伤...
- 邓长青周全胡兆洋邓成勇
- 关键词:血管损伤显微外科治疗减张截肢
- 文献传递
- 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胡兆洋邓长青周全邓章云胡波邓成勇
-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0月~2008年12月采用PFN治疗的3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71~89岁,平均(77.5±5.5)岁。按Evans分型:Ⅲ型18例,Ⅳ型10例,V型5例,观察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80min,平均(68.7±5.2)min。术中出血量为160~350ml,平均(210±14.5)ml。术后随访12~15个月,平均(13.3±5.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6~40周,平均(23.9±3.5)周。按Sander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7例,良6例。结论 PFN操作简单,创伤小、失血少、内固定可靠,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别是不稳定类型的,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 周全张大刚胡兆洋
-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
- 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以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8例均采用外固定架,其中19例应用克氏针固定,4例因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骨。结果:平均随访10.11个月,按改良Mcbride...
- 胡兆洋邓长青周全邓章云胡波邓成勇
- 关键词: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外固定架骨折
- 文献传递
- 混合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混合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施行混合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2例(45髋),全部得到随访,临床资料完整,平均随访(34.1±1.2)个月,对假体生存率、Harris髋关节评分、疼痛、步态、大腿痛等方面进行评估。放射学资料完整者39例(42髋),平均随访(31.5±1.6)个月,对假体放射学松动率、骨水泥鞘分级、异位骨化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假体生存率为97.7%,以髋臼或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为观察终点,则假体生存率为100%。Harris髋关节评分比术前平均(48±20)分(10~85分)改善为平均(90±8)分(56~100分),仅1髋股骨头坏死为轻度疼痛,其余44髋均为轻微疼痛或无疼痛。2例为中度跛行,10例为轻度跛行,30例无跛行。无一例出现大腿痛,无一例出现髋臼或股骨假体的放射学松动。2例(2髋)发生异位骨化,均为Brooker级。结论混合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髋关节疾患效果良好。
- 周全邓长青盛伟超邓成勇冉学军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混合型人工关节
- 小针刀松解疗法治疗跟骨骨质增生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疗法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跟骨骨质增生患者122例,患足136足,所有患足均行小针刀松解疗法1~3次。结果:1次治疗的痊愈率为79.4%,有效率为94.8%;2次治疗的痊愈率为86.0%,有效率为96.3%;3次治疗的有效率为100.0%。结论:小针刀松解疗法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疗效显著。
- 邓成勇周全
- 关键词:跟骨骨质增生小针刀松解术痹证
- 正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屈曲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 目的 探讨正骨法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屈曲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正骨手法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屈曲型胸腰段椎体骨折60例;测量手术前、后及内固定取出前椎体前缘高度变化、伤椎后凸角及Cobb角...
- 胡敏李光胜周全周勇陈东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正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 注射毒品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2006年
- 总结9例吸毒者反复经股动脉注射毒品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效果,股动脉损伤直接修补4例、血管移植修复3例和直接结扎2例,8例成功重建下肢血循环,1例截肢,为此构想一种更理想的术式。
- 冉学军邓长青胡兆洋周全王显林邓章云胡波蒲川成
- 关键词:股动脉动脉瘤毒品
-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11-2014-2间诊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7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椎管扩大减压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减压植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均给予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所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得分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前术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面,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91.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11.43%,对照组为11.4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其病症的手术方式,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周全胡兆洋张大刚游红林王超
-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椎管螺钉内固定
- 腰椎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误诊分析
- 2024年
- 患者,女,63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1年,加重2个月”于2022年7月5日入院。查体:腰段深压痛,叩击痛,左踝背伸肌力4+级,左下肢小腿胫前感觉减退。CT检查(见图1A)显示:L_(4)椎体呈虫蚀样改变,破坏以左侧椎体及椎弓根为主,矢状面可见骨岛。MRI检查(见图1B)显示:L_(4)椎体左侧血肿,硬脊膜受压,其内可见骨岛,T_(1)WI呈高低混杂信号、T_(2)WI呈低信号。PET-CT检查显示:L_(4)椎体骨质破坏,代谢增高。考虑原发性恶性肿瘤可能。2022年7月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L_(4)椎体肿瘤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 陈东周全蒲川成胡敏余东名
- 关键词: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脊柱肿瘤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