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军

作品数:18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前列腺
  • 3篇膀胱
  • 3篇B超
  • 2篇诊治
  • 2篇诊治体会
  • 2篇肾移植
  • 2篇输尿管
  • 2篇输尿管镜
  • 2篇丝裂霉
  • 2篇丝裂霉素
  • 2篇丝裂霉素C
  • 2篇尿管
  • 2篇前列腺炎
  • 2篇吡柔比星
  • 2篇外科
  • 2篇腺炎
  • 2篇泌尿
  • 2篇泌尿外科
  • 2篇操作技巧
  • 1篇弹道碎石

机构

  • 18篇乐山市人民医...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武警四川总队...

作者

  • 18篇李军
  • 13篇黄贵闽
  • 10篇王晓锋
  • 9篇敖敏
  • 5篇滕东海
  • 2篇张雁钢
  • 2篇王志旭
  • 2篇杜丹
  • 2篇陈冰
  • 1篇卢一平
  • 1篇赵缙
  • 1篇唐刘红
  • 1篇陈昭颉
  • 1篇王庆堂
  • 1篇丁方东
  • 1篇杨宇如
  • 1篇王小锋
  • 1篇王俐
  • 1篇刘洪刚
  • 1篇刘华丽

传媒

  • 7篇四川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医学新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5例隐睾的临床分析
2004年
黄贵闽李军陈冰王晓锋杜友怀
关键词:隐睾
肾移植术中并发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2例报告
2004年
黄贵闽曾洪友李军陈昭颉王庆堂
关键词:肾移植术急性左心衰肺水肿中心静脉压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预防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和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8-01~2010-12收治的80例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按照入组顺序采用区组随机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THP和MMC膀胱灌注治疗。随访12-36个月,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复发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THP组和MMC组的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率分别为15.0%和1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P组和MMC组化学性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42.5%和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P组和MMC组均无尿道狭窄、白细胞减少和肝肾功能损害病例。结论 THP和MMC用于预防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临床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小,无全身性药物反应。
滕东海张雁钢王晓锋李军黄贵闽敖敏杜友怀
关键词:吡柔比星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
医源性膀胱阴道瘘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医源性膀胱阴道瘘的常见原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5例医源性单纯膀胱阴道瘘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措施及效果。结果医源性膀胱阴道瘘最常见于外科、妇产科手术。所有病例经膀胱镜检查和膀胱亚甲蓝试验确诊。1例经保留导尿管后自行愈合,2例于尿瘘形成2周内经阴道途径修补,12例于尿瘘后8周~36个月后手术,其中3例经阴道途径,7例经膀胱途径,2例经腹腔途径。15例中14例治愈,1例失败。结论医源性单纯膀胱阴道瘘最常见于妇产科手术,也可发生在普外、泌尿相关诊疗过程中。膀胱亚甲蓝试验及膀胱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上仍以手术为主,根据患者尿瘘具体情况采用相应治疗方案。
李军敖敏
关键词:医源性膀胱阴道瘘
小儿起源肾脏的上腹部肿块诊治体会
2003年
黄贵闽王俐刘华丽李军丁方东
关键词:腹部肿块小儿B超检查
新编临床泌尿外科学
滕东海唐刘红黄贵闽李军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为了及时总结泌尿外科的成熟经验,充分反映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成就,同时便于临床医师能合理有效地开展诊疗工作,拟参考国内外最新、最权威的文献资料,编撰一部面向全国发行的适于临床医师使用的临床泌尿...
关键词: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
对179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疗效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杜友怀李军王晓锋黄贵闽陈冰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病因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C对膀胱癌T24细胞株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与丝裂霉素C(MMC)对膀胱癌T24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膀胱癌T24细胞株分为4组,分别给予THP、MMC、THP+MMC和MMC+THP。用MTT法测定T2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用TUNEL法检测T24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THP、MMC、THP+MMC和MMC+THP四组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4.3±6.4,48.9±7.2,62.3±5.9,69.1±6.2;凋亡指数(%)分别为6.2±2.5,4.4±2.7,6.7±3.0,7.4±3.2。联合用药组对T24细胞的抑制作用优于单药THP和MMC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在联合用药组中,MMC+THP组对T24细胞的抑制作用优于THP+MMC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THP和MMC均可抑制膀胱癌T24细胞株的增殖并诱导凋亡,两药序贯联合用于膀胱灌注化疗可能具有合理性。
滕东海张雁钢王晓锋李军黄贵闽敖敏杜友怀
关键词:吡柔比星丝裂霉素C膀胱癌凋亡
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联合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技术临床应用(附86例报告)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联合EMS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技术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体会。方法总结分析对收治的8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联合EMS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技术的应用情况。结果本组8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38例肾结石采用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联合EMS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技术,手术成功率达92.11%(35/38),输尿管结石41例成功率85.37%。结论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联合EMS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最完美的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手段,其适应证范围广泛,可应用于泌尿系统各个部位的结石。手术微创、高效、安全可靠、广泛实用,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王晓锋黄贵闽敖敏李军杜友怀
关键词: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超声碎石气压弹道碎石
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激光切除术72例护理体会
2002年
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是指年龄高、体质差、合并多种疾病,高危前列腺增生症Ⅱ度以上,B超估算重量超过50g的患者[1]。以往这类患者因手术创伤大、患者难以耐受,只能做膀胱造瘘或留置尿管,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而经尿道激光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术后恢复快、止血效果好等特点。
刘亚琴赵缙李萍李军
关键词:高危前列腺增生激光切除术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