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
-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从文学变异学角度重新审视翻译中的变异
- 2007年
- 从文学变异学角度研究翻译中的变异主要是关注文学文本在语际转换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以及文学文本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读和误释问题。它在译本变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差异的深入分析,不是突显它们之间的"同源性",而是强调"差异性"。运用文学变异学视角研究翻译中的变异现象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和视角,同时也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重新构建的有益地推动和新的尝试,对比较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吴琳
- 关键词:翻译
- 翻译的文化解读
- 2007年
-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行为,更是一种文化活动。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人们越来越关注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对比中国翻译史上两位杰出人物鲁迅、林语堂的翻译实践和翻译主张,不难发现他们二人身处相同的历史时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翻译观,对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的选择大相径庭,这表明翻译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是译者的主观选择,翻译过程中的选择与译者所处的特定的文化环境、作者自身的文化态度、文化立场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吴琳
- 关键词:文化翻译
- 苏洵与释道被引量:2
- 1999年
- 苏洵是苏氏蜀学的创始人之一,此前,学术界多认为苏询虽非纯儒,但却未受到当时盛行的佛道二教影响。本文在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苏洵的宗教情结作了详细探索。认为苏洵亦受到佛道之影响,其中尤以受道教影响较大。
- 吴琳
- 关键词:道家道教佛教
- 比较视野下“文质论”的再思考
- 2008年
- 文与质是中国传统文论话语中的一对诗学范畴。传统文论中的文与质与现代文学理论中的内容与形式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而是具有自身独特、丰富的历史内蕴和特色鲜明的演变历程。在比较的视域下,对文质概念的缘起、文质关系的历史流变加以纵向的梳理,同时也对中西不同的文质取向及其文化内因进行溯源式的探讨,突显文质论的民族特色,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吴琳
- 析用典被引量:8
- 2007年
- 对用典的定义加以明确化,在论及历代对用典评述的基础上,对用典的主要形式、用典的作用和意义加以细致地分析和探讨,并揭示文学中用典的主要原因。
- 吴琳
- 关键词:用典中国文论文学创作
- 文学变异学视野下的语言变异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吴琳
- 关键词:比较文学研究语言变异媒介作用文化传播翻译者文学交流
- 2006—2015中国大陆同性恋图书出版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前国内关于同性恋的研究,见刊的论文、报告以及图书出版物等日渐丰富,但集中于文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等学科领域。考虑到从出版角度探讨同性恋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择研究中国大陆现有的同性恋图书出版情况。对四川大学图书馆和亚马逊中国2006—2015年间中国大陆同性恋相关图书出版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在简单对比二者的出版情况之上,总结发现中国大陆同性恋题材图书出版总量少、专著少;相关图书出版以男同性恋为主;学科类型有扩大趋势,出版数量有增加趋势。并对其背后影响的相关因素从法律、社会观念等角度进行了分析。
- 李洋吴琳
- 关键词:同性恋出版
- 后现代语境下的翻译研究——翻译的后殖民理论解读被引量:2
- 2008年
- 后现代语境下产生的后殖民理论作为一种文化批评话语,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和理论研究方法。它以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和解读翻译,揭示出隐藏在翻译背后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和压制,同时也表明,全球化语境下翻译策略的选择不仅与译者的语言能力相关,它更可作为一种颠覆文化霸权、建立文化间平等对话关系的积极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 吴琳
- 关键词:后现代翻译后殖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