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智

作品数:25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4篇骨折
  • 7篇腰椎
  • 6篇内固定
  • 6篇股骨
  • 5篇胸腰椎
  • 5篇胸腰椎骨折
  • 5篇腰椎骨折
  • 5篇椎骨
  • 5篇关节
  • 5篇钢板
  • 4篇前路
  • 4篇内固定术
  • 4篇固定术
  • 3篇胸椎
  • 3篇治疗胸腰椎骨...
  • 3篇髓内
  • 3篇髓内钉
  • 3篇疼痛
  • 3篇疗效
  • 3篇关节功能

机构

  • 24篇达州市中心医...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四川省骨科医...
  • 2篇达州市中西医...

作者

  • 24篇李智
  • 11篇张东
  • 10篇王群波
  • 6篇王玉川
  • 4篇张廷玖
  • 4篇池雷霆
  • 4篇李程
  • 3篇蒋电明
  • 3篇徐利军
  • 3篇曾凡伟
  • 2篇何秦
  • 2篇王枰稀
  • 2篇王晓林
  • 2篇黄波
  • 2篇谭显春
  • 1篇吴晓均
  • 1篇安洪
  • 1篇吴晓兰
  • 1篇王进
  • 1篇朱小玲

传媒

  • 5篇创伤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6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大量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脊髓损伤96例被引量:1
2001年
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脊髓非横断性损伤患者 96例,并以常规治疗为对照。结果: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可提高截瘫恢复的程度。
王群波李智
关键词:尼莫地平脊髓损伤疗效
单纯副舟骨切除术治疗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观察及评价单纯副舟骨切除术治疗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6年1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患者23例25足,全部采用单纯副舟骨切除术治疗,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8~35岁,平均14.6岁;病程6个月~12年。主要症状是跑步或行走后足疼痛,多为间歇性,查体足舟骨粗隆处异常突起伴压痛,X线或CT检查发现副舟骨存在。治疗是以足副舟骨为中心做一长约2cm弧形切口,剖开或部分切断胫后肌腱,暴露出副舟骨并切除,明显突起的舟骨隆突部分咬除和修整,胫后肌腱均予修复。术后佩戴内翻位支具2周扶双拐不负重行走,2周后逐渐弃拐负重,3个月内避免剧烈跑跳运动。有残留症状者结合理疗和足弓垫支撑垫等处理措施。术后随访评估患者症状缓解程度及活动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症状完全消失21足,大部分缓解4足(其中3足合并轻度扁平足,1足合并陈旧扭伤)。平均住院5d,无切口感染,均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单纯副舟骨切除术治疗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对胫后肌腱损伤小,不干扰足底内侧纵弓,术后无须长时间制动,住院时间短,创伤小,临床疗效较好,特别适合无扁平足及陈旧足外伤患者。
池雷霆李程张东李智黄波张廷玖庾明王枰稀
关键词:疼痛外科手术
两种术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板(PFLA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采用PFLAP和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负重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活动范围、关节功能、畸形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疼痛评分、Harris总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LAP与PFNA内固定均是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有效的治疗方式,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负重时间及关节疼痛评分、Harris总分PFNA优于PFLAP。
王玉川陈洁李智杜美廷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近端锁定板髋关节功能
弹性髓内钉与钢板螺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及评价弹性髓内钉与钢板螺钉治疗儿童股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39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分别采用弹性髓内钉和钢板螺钉的手术治疗效果。其中弹性髓内钉治疗组18例,钢板螺钉治疗组21例。弹性髓内钉治疗组采用股骨内、外髁上小切口,C形臂下复位后置入。钢板螺钉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钢板螺钉置于股骨外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20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弹性髓内钉和钢板螺钉治疗组手术时间为(40.0±17.0)min和(70.0±25.0)min;手术切口长度为(2.0±0.6)cm和(12.0±1.1)cm;术中失血量为(30.0±8.0)m1和(150.0±30.0)ml;住院时间为(7.0±1.5)d和(14.0±5.2)d;骨折愈合时间为(8.0±1.2)周和(13.0±1.9)周;完全负重时间为(6.0±1.0)周和(4.0±1.3)周,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与钢板螺钉手术治疗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失血少、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快等优点。该方法能够有效保护骨折愈合的微环境,符合微创原则,足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理想选择之一。
池雷霆李程李智张廷玖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板
复位锁定钢板不同放置方式治疗对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复位锁定钢板不同放置方式治疗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6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撬拨复位皮外放置锁定钢板固定术)27例和B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29例。比较2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时间)和手术前后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和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后,评估2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Bohler角和Gissane角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比较,撬拨复位皮外放置锁定钢板固定术在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张廷玖张东曾凡伟李智
关键词:跟骨关节功能
逐瘀汤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局部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观察逐瘀汤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局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2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82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术后给予西医常规干预,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疼痛情况、肿胀情况、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微循环指标(管襻积分、流态积分、襻周积分、襻顶血管直径)。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同期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周后肢体肿胀最大周径、FIB水平、D-二聚体水平、管襻积分、流态积分、襻周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周后周径差、肿胀改善率、襻顶血管直径均明显升高(P均<0.05),PT、APTT均明显延长(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逐瘀汤口服能够有效缓解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肿胀,改善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和局部微循环障碍,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李智曾凡伟徐利军杜美廷
关键词:下肢骨折逐瘀汤凝血功能局部微循环疼痛
健康中年人血清炎症标志物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健康中年人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骨密度之间相关性。方法我们测量了76名成人的血清CRP、脂联素、TNF-α以及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并分析之间相关性。结果按照BMD检测结果将76名参与者分为两组:BMD正常组(40,52.6%),和BMD降低组(36,47.4%)。BMD降低组CRP较BMD正常组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BMD降低组的脂联素水平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D降低组的TNF-α水平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BMD降低组的BMD与CRP呈负相关性。结论健康中年人血清CRP与BMD呈负相关性。
李智曾凡伟徐利军杜美廷
关键词:脂联素骨密度C反应蛋白(CRP)
应用Z-plate和Pyramesh钛网融合器治疗胸腰椎骨折
2005年
目的对17例胸腰椎骨折行椎骨侧前方减压、Z-p late+Pyram esh内固定术。认为该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简单、牢固,适用于需行胸腰椎管侧前方减压内固定的患者。
王群波李智张东
关键词:脊椎骨折胸椎腰椎内固定器
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壮筋续骨方联合改良内固定术对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对比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壮筋续骨方联合改良内固定术对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7例,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内固定术联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内固定术联合壮筋续骨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活动度、功能、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畸形评分方面,两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情绪角色受限、社交功能、躯体角色受限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整体健康、活力、躯体功能等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中股骨头坏死患者有11例,研究组患者中股骨头坏死患者中有6例,两组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中骨塌陷患者有4例,研究组患者中骨塌陷患者有2例,两组患者骨塌陷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中骨折不愈合患者有2例,研究组患者中骨折不愈合患者有2例,两组患者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改良内固定术联合壮筋续骨方进行治疗,可减少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促进患者康复。
李智谭显春徐利军王玉川杜美廷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中青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式的探讨被引量:4
2007年
对8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3种不同内固定术式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角度易调整,固定牢靠,抗旋转,并发症少。
李智庾明王玉川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