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言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有机碳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冷杉
  • 2篇林冠截留
  • 2篇林型
  • 2篇混交
  • 2篇混交林
  • 1篇信息社会
  • 1篇研究方法
  • 1篇云冷杉
  • 1篇云冷杉针阔混...
  • 1篇云杉
  • 1篇针阔混交
  • 1篇针阔混交林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机构

  • 7篇吉林省林业勘...

作者

  • 7篇张言
  • 4篇宋彦彦
  • 4篇李英爱
  • 3篇赵忠林
  • 1篇梁启

传媒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内蒙古林业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当代生态农业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温带林业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吉林省白石山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被引量:8
2019年
为提高国有林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在未来发展规划和综合决策中的参考价值,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以吉林松江源森林生态站定位观测数据和白石山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白石山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白石山林业局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111.39亿元,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涵养水源功能占据主导作用;2)不同森林类型的服务功能价值贡献顺序依次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落叶松林>杨树林>柞树林>红松林>桦类>樟子松林>云杉林>胡桃楸林>水曲柳林>灌木林;3)不同林龄的服务功能的价值大小排序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过熟林。白石山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本研究可为日后推广区域小尺度下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核算提供借鉴。
管清成徐丽娜赵忠林宋彦彦宋彦彦李英爱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被引量:15
2019年
以长白山地区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3种不同针阔比的云冷杉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室内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剖面分布特征,探讨了有机碳与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均值为38.84g·kg^-1、有机碳密度均值为13.89kg·m^-2;两者的剖面分布特征一致,均具有表聚性,即表层含量最高,随着土层加深逐渐下降;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全氮、全磷、全钾质量分数也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而土壤密度和土壤pH值呈增加趋势;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全钾质量分数相关性不显著。
宋彦彦张言管清成徐丽娜李英爱隋振环隋海新赵慧杰
关键词: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土壤理化性质
吉林省中部蒙古栎林降雨截留再分配特征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相关模型模拟吉林省中部地区典型森林水量平衡过程提供基础数据,本次研究初步总结了吉林省中部地区天然蒙古栎林的降雨截留分配特征。【方法】基于吉林松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对其林外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的定位观测数据,探讨该地区天然蒙古栎林的降雨截留再分配规律。【结果】2020年6—10月的蒙古栎林的林外降雨总量为804.40 mm,穿透雨量、树干径流、林冠截留分别占林外降雨总量的44.85%、5.77%、49.38%;蒙古栎林的穿透雨、树干径流与林外降雨均呈线性函数关系(R^(2)=0.981、R^(2)=0.862,p<0.01);林冠截留与林外降雨呈幂函数关系(R^(2)=0.840)。【结论】与全国其他地区不同林型的冠层截留情况相比,吉林省中部天然蒙古栎林的冠层截留处于较高水平。
徐丽娜梁启张言张言隋海新白巍王赛一
关键词:蒙古栎林穿透雨树干径流林冠截留
长白山西部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8年
为准确估算长白山地区土壤C、N储量并为该地区森林碳汇经营提供部分理论依据,以长白山西部3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质量分数、碳氮比、碳密度和氮密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阔叶混交天然林在3种林分类型中各项指标均值都最大,其中,有机碳质量分数和碳密度差异显著(P<0.05),有机碳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18.61~30.75g·kg^(-1),碳密度均值范围16.28~27.64kg·m^(-2)。3种林分类型C/N值变化范围3.14~4.77。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递减,土壤容重递增。3种林型土壤碳密度和氮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与其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一致,且各个林型有机碳密度和氮密度均以表土层最大,碳密度变化范围8.39~9.87kg·m^(-2),氮密度变化范围1.12~1.32kg·m^(-2)。
宋彦彦宋彦彦赵忠林张言李英爱赵忠林
关键词:林分类型有机碳全氮碳密度
论林业信息化建设
2012年
现在的社会就是信息化,亦既是信息社会。信息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个新阶段。信息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先进技术基础上产生的。信息化使人类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获得并传递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将提供给人类非常有效的交往手段,促进全球各国人民之间的密切交往和对话,
张言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林业生物工程技术信息社会数字化技术社会进步
森林土壤呼吸主要调控因素及其研究方法
2019年
森林土壤呼吸是大自然中一个重要的呼吸循环过程,为生态循环提供基础保障。但是改革开放后过度开垦森林以及民众的森林保护意识淡薄,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破坏,工业化发展使大气层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很多地区出现酸雨等情况,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张言
关键词:生态循环森林土壤呼吸生态系统
长白山两种林型的降雨截留再分配特征与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被引量:7
2019年
为探究长白山地区两种林型的降雨截留再分配特征及修正的Gash模型在该地区的适用性,以典型的白桦林(Betula platyphylla)和云冷杉针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年5—9月的降雨截留观测数据,结合松江源生态站定期观测的气象数据与样地数据,分析两种林型的降雨截留再分配规律,同时采用修正的Gash模型对降雨再分配的各个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白桦林与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的林外降雨总量分别为217.4和393.6 mm。白桦林的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均高于云冷杉林,林冠截留量低于云冷杉林。两种林型的林外降雨量与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林冠截留量、降雨强度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利用曲线回归方程分析,二次函数可较好的说明两种林型的穿透雨与林外降雨、树干径流与林外降雨之间的相互关系,幂函数方程较好的解释了林冠截留与林外降雨的相互关系。两种林型的林冠截留总量、树干径流、穿透雨的模拟值均高于实测值,相对误差范围在3.81%~9.61%。
徐丽娜管清成赵忠林张言隋振环隋海鑫宋彦彦李英爱赵慧杰
关键词:林冠截留白桦林云杉冷杉混交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