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53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效果。方法:取环前连续口服米非司酮50 mg,每12小时1次,共3天。结果:53例中48例在常规操作下取环成功,5例因节育环有部分嵌顿子宫肌层经剪断后钳夹取出。结论: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软化扩张宫颈作用显著,取环顺利,术中痛苦少,术时短,术后随访无异常。
- 田萍蒋鸿
- 关键词:宫内节育环绝经后妇女米非司酮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中孕引产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顿服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隆的放置用于中孕引产的疗效。方法 2007-10/2009-10选择孕14~26周引产12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米非司酮150 mg顿服,隔日米索前列醇0.4 mg后穹隆放置;对照组60例,利凡诺100 mg羊膜腔内注射。结果 2组在引产时间、不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量,恶心,呕吐等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引产效果优于利凡诺羊膜腔穿刺引产,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明显优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法。
- 田萍梁远新蒋鸿
-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利凡诺中孕引产
- 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医院传染病管理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更好地加强医院传染病管理、优化传染病报病流程以及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我院自2013年11月起,启用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l]。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传染病管理规范化、疫情报告电子化,提高了医院传染病管理水平,尤其是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利于疫情信息的分析、利用和反馈[2]。
- 蒋鸿何丹
- 关键词:信息网络技术疫情报告质量管理规范化疫情信息
- 静脉留置针肝素钠封管液对新生儿凝血功能影响的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临床已广泛应用。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大大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1]。尤其是新生儿,血管细,脆性大穿刺困难,反复穿刺易致感染。
- 邓寿建蒋鸿周玲
-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肝素新生儿凝血
- ICU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00例入住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按常规护理50例。在入院第1天测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医院睡眠问卷(SMH)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运用综合干预方法包括增进社会支持/信息支持和促进患者良好的睡眠进行护理,入院第5天再次进行测评。结果 ICU住院患者入院第1天存在焦虑情绪,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施后,两组SAS和SM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ICU患者的睡眠,缓解焦虑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 蒋鸿陈正英吴振华
- 关键词:ICU冠心病焦虑护理干预
- 提高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
- 2011年
-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我院2007年9月~2010年9月做过头皮静脉穿刺的婴幼儿6857例,进行穿刺经验总结。结果:(1)穿刺前的语言沟通,可以减轻患儿的疼痛感,减少护患纠纷;(2)选择额正中静脉、额前毛细血管、颅骨缝间静脉进行穿刺,成功率高;(3)肥胖或水肿的患儿应摸清静脉沟,按压静脉,直到静脉略高于皮肤;(4)脱水严重的患儿输注时皮肤无隆起,滴流畅通为成功标准。结论:根据不同对象采取相应有效合理的方法,才能提高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 邓寿建蒋鸿
- 关键词: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 门诊导医的作用与护理管理被引量:2
- 2010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病人到医院求治,繁琐的就医程序、陌生的就医环境,可使其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如果想让每例病人都满意,除必须掌握其心理特点外,还应有相应的对策,注重体现人性化关怀,突出个性化服务。
- 蒋鸿李红霞
- 关键词:护理管理门诊导医医院服务质量就医程序就医环境心理反应
- 肺癌化疗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了解肺癌化疗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现状,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136例肺癌首次化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肺癌化疗患者对健康教育普遍存在需求,了解治疗方案与治疗效果占需求首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程度不同。结论肺癌化疗患者健康知识缺乏,希望得到检查、治疗、康复指导等健康教育,护士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阶段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才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 周玲邓寿建蒋鸿李红霞
- 关键词:肺癌化疗健康教育
- 影响疼痛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干预被引量:2
- 2011年
- 疼痛对生理是一种伤害性刺激。国际疼痛研究学会把疼痛定义为"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挫伤相关联,或者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是机体受到某种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并常伴有紧张、恐惧和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劣性刺激,除使人感到痛苦外,还可导致失眠等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引起疼痛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 蒋鸿邓寿建李红霞
- 关键词:护理干预心理因素生理功能紊乱伤害性刺激疼痛性休克情绪
- 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 目的:研究分析多潘立酮以及铝碳酸镁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领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诊所自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间曾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甲组的患者采...
- 李福珍蒋鸿徐姗姗
-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多潘立酮铝碳酸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