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喆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巴中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炎
  • 2篇骨折
  • 2篇MRI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岛状皮瓣修复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椎体
  • 1篇腰椎椎体间融...
  • 1篇腰椎椎体间融...
  • 1篇营养血管
  • 1篇愈合
  • 1篇远端
  • 1篇远端骨折

机构

  • 6篇巴中市中医院

作者

  • 6篇王喆
  • 6篇何强
  • 1篇李健宇
  • 1篇徐麒

传媒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温针灸联合复方雪莲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软骨代谢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复方雪莲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软骨代谢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78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两组患者均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复方雪莲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显著降低,枕墙距、指地距均显著缩小,腰椎活动度均显著改善,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白细胞介素35、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及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腰背疼痛、关节水肿、关节疼痛、晨僵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11%(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复方雪莲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关节疼痛,抑制炎性反应,降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
王喆何强何昊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温针灸复方雪莲胶囊软骨代谢炎性反应临床疗效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7例被引量:3
2011年
回顾分析17例小腿下端、踝关节周围及足踝等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情况,认为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李健宇何强徐麒王喆
关键词:皮瓣软组织缺损
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DR、CT及MRI影像征象特点及临床指导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DR、CT及MRI影像征象特点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取了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4例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的DR、CT及MRI影像征象特点,比较不同检查诊断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5种影像学征象阳性率。结果MRI检查椎体骨质破坏、椎体骨质硬化、椎间盘异常影像、椎旁脓肿征象的阳性率高于DR、CT检查(P<0.05);椎间隙狭窄的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DR检查,53例患者椎体骨质破坏同时还伴有骨质硬化,11例可见椎体前缘上下角的骨皮质模糊;55例可见相邻椎间隙狭窄;CT检查,60例患者可见“花边椎”,“岛屿状”;3例可见椎旁脓肿,与椎体破坏区相连。MRI可见T_(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混杂,STIR可见较高信号影。结论DR、CT及MRI检查均可有效显示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的影像学特点,通过分析影像学表现可有效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布氏菌性脊柱炎,为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资料。
何昊何强王喆雷国伟周伟
关键词:DRCTMRI
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Johner-Wruhs评分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5
2018年
目的:探讨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结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Johner-Wruhs评分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3月巴中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MIPPO结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n=30)和对照组(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n=30),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JohnerWruhs评分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优良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7%)(P<0.05)。结论:MIPPO结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何强王喆何昊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LDH患者的疗效、MRI腰椎影像参数及JOA评分改变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巴中市中医院骨科极外侧型LDH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椎板间隙开窗间盘摘除术,研究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比较2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前后磁共振成像(MRI)腰椎影像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神经根Lindblon分级、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疗效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神经根Lindblon分级、MRI腰椎影像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LDH能改善患者MRI腰椎影像参数、下肢神经传递,缓解腰腿痛,提高腰椎功能,效果显著。
王喆何强何昊
关键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上肢损伤洗方治疗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并给予营养神经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外用上肢损伤洗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3.34%,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桡神经恢复率为90%优于对照组66.67%。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中社会功能(89.47±6.23)分、生理功能(88.63±6.55)分、情感职能(88.83±6.74)分、心理健康(89.73±5.42)分和总体健康(87.46±4.83)分等评分均较对照组[(75.44±5.17)分、(67.35±4.12)分、(73.11±4.92)分、(76.89±4.35)分、(65.37±3.76)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
何强王喆
关键词:骨折愈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