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子莲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正极
  • 3篇正极材料
  • 3篇MN
  • 2篇电池
  • 2篇锂离子
  • 2篇锂离子电池
  • 2篇离子
  • 2篇离子电池
  • 2篇LI
  • 1篇电池负极
  • 1篇电池负极材料
  • 1篇电解
  • 1篇阳极
  • 1篇氧化钛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酸铜
  • 1篇锂离子电池负...
  • 1篇锂离子电池负...
  • 1篇温度

机构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杨子莲
  • 4篇赵瑞瑞
  • 4篇陈红雨
  • 1篇李爱菊
  • 1篇陈占军
  • 1篇高爱梅
  • 1篇钱扬义
  • 1篇朱立才
  • 1篇杜鹏
  • 1篇陈锦灿

传媒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化学教育
  • 1篇电池工业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温度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氧化钛合成的影响
二氧化钛由于其容量高,脱嵌锂过程中体积膨胀小,电位高,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避免锂枝晶生长等优点,是锂离子负极材料的热点研究对象[1].目前,二氧化钛材料仍存在电子导电率和离子导电率低,倍率性能有待提高等问题,有作者提...
杨子莲赵瑞瑞邹丽娅陈红雨
一步溶胶-凝胶法合成LiNi_(1/3)Co_(1/3)Mn_(1/3)O_2及其性能研究
2014年
以琼脂为凝胶剂,草酸铵为络合剂,采用一步溶胶-凝胶法制备LiNi1/3Mn1/3Co1/3O2系列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化学测试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探究了材料合成过程中反应物滴加顺序以及烧结时间对材料表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杨子莲陈锦灿朱立才赵瑞瑞陈红雨
关键词: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锂离子电池溶胶-凝胶法
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探究电解硫酸铜水溶液过程中阳极附近pH变化被引量:9
2017年
将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相结合,利用pH传感器测量电解硫酸铜水溶液过程中阳极附近pH变化之前,需探究电解过程中“电源电压”及“硫酸铜溶液浓度”是否会对传感器的测量值产生影响。将所得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及四重表征综合分析,得到结论:(1)电源的存在,是传感器受影响的本质原因,电压越大,影响越大;(2)硫酸铜溶液浓度会对传感器测量值产生影响,但2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3)pH曲线变化趋势符合事实,反映了电解过程中离子迁移及离子反应的真实状态。引导读者以新视角看待pH传感器在电解池中的使用问题,深化对电解过程的认识,为相关内容的教学提供参考。
李言萍钱扬义陈博殷杨子莲
关键词:PH传感器电解硫酸铜
锂源对固相合成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烧结制备得到正极材料Li Ni0.5Co0.2Mn0.3O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EIS)等电化学性能测试手段,探讨高温烧结工艺中不同锂源对材料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Li OH作为锂源合成的材料与采用其他锂源相比,具有较好的层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该材料在0.1C倍率下的首次充放电容量和库伦效率较高(172.7 m Ah/g,89.08%),在0.5C、1C倍率下循环50次后,材料的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44.5 m Ah/g和136.2 m Ah/g.
赵瑞瑞杨子莲杜鹏陈占军李爱菊陈红雨
关键词:LI正极材料
超声微波辅助共沉淀法制备Li_(1.2)Ni_(0.2)Mn_(0.6)O_2正极材料及其性能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超声微波共沉淀法制备一系列纳米正极材料Li_(1.2)Ni_(0.2)Mn_(0.6)O_2.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超声时间对合成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2 h时,材料表现出最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在0.1C和2C倍率下的容量分别为265、180 mAh/g.
赵瑞瑞梁家星杨子莲梁昌铖关雄聪高爱梅陈红雨
关键词:共沉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