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飞 作品数:6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达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与常规手术淋巴结清扫治疗NSCLC疗效及对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VATS)与常规开胸手术(TOS)淋巴结清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对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82例NSCLC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VATS,40例)与对照组(TOS,42例)。所有患者均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比较2组手术疗效指标、清扫淋巴结站数、数目、淋巴结总数及病理检测阳性的淋巴结数目,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年,统计2组术后复发和预后生存率。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拔胸引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清扫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ATS手术治疗NSCLC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缩短术后拔胸引管时间及住院时间,还可达到与常规TOS手术相似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并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 张海军 周云飞 郑君关键词:开胸手术 淋巴结清扫 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0例。观察组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Sweet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开胸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住院时间、切缘癌残留情况。结果观察组开胸出血量(8.9±1.98)ml,心肺并发症2例,术后第一天胸腔引流量(8.9±1.98)ml,第二天胸腔引流量(65±11.7)ml,切缘癌残留0例,住院时间(10.1±2.7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83.3±23.1)min]与对照组[(170.3±30.2)min]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对食管癌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患者术后创伤小,出血少,且患者术后疼痛轻,能够快速得到恢复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郑君 王明 周云飞关键词:小切口 管状胃 食管癌 食管癌经由左胸颈入路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三切口吻合,观察组行左胸颈入路吻合术治疗。对比两组中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性。观察组并发症综合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食管癌的治疗可通过常规器械方式操作,相对于传统手工吻合而言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郑君 周云飞 谢溟关键词:食管癌 器械吻合 并发症 中上段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提高对术后乳糜胸的诊治和防治认识。方法:回顾10例中上段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手术过程和胸引量等相关指标,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5例行隔上低位胸导管大块结扎,5里例保守治疗,10例均治愈。结论:乳糜胸的引流量大于1 000/d,无减少趋势,应行隔上低位胸导管大块结扎,引流量小于800/d,有减少趋势,可选保守治疗。 王朋 周云飞 蒋进峰关键词:乳糜胸 保守治疗 三维腔镜根治术下甲状腺癌治疗的手术入路选取探讨及创口情况比较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探讨三维腔镜根治术下甲状腺癌治疗手术入路的选取及创口情况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4月78例行三维腔镜根治术的甲状腺癌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胸乳入路组与颈前入路组,其中胸乳入路组40例采取胸乳入路,颈前入路组38例采取颈前入路。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围术期指标等采用(±s)描述,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术后切口美观满意度χ 2检验分析,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声音嘶哑、咳嗽、低钙血症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术后疼痛评分和吞咽困难发生率胸乳入路组明显低于颈前入路组( P <0.05),术后切口美观满意度明显高于颈前入路组( P <0.05)。结论 胸乳入路三维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手术疗效良好,安全可靠,并且术后切口更为美观,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周云飞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腹腔镜 胸腔镜联合超声内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联合超声内镜(EUS)对食管平滑肌瘤的治疗效果,以及对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平滑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取VATS联合EUS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VATS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切口范围、出血量、手术时长以及住院时长。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3 d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范围及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33,t=21.259;P<0.05);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长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9,t=9.005;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和3 d的CRP、IL-6、IL-8、IL-10以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d(t=15.737,t=28.227,t=32.311,t=7.433,t=32.032;P<0.05)和3 d(t=25.289,t=19.269,t=10.983,t=10.946,t=4.398;P<0.05)]。结论:VATS联合EUS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相比传统VATS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且手术时间短,并可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周云飞 郑君关键词:胸腔镜 超声内镜 食管平滑肌瘤 临床疗效 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