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翠英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长钢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支镜
  • 2篇痰标本
  • 2篇痰培养
  • 2篇下呼吸道
  • 2篇下呼吸道感染
  • 2篇纤支镜
  • 2篇纤支镜肺泡灌...
  • 2篇经纤支镜
  • 2篇呼吸道感染
  • 2篇灌洗
  • 2篇肺泡
  • 2篇肺泡灌洗
  • 2篇标本
  • 2篇病原学
  • 2篇病原学诊断
  • 1篇正压通气
  • 1篇正压通气治疗
  • 1篇衰竭
  • 1篇通气
  • 1篇通气治疗

机构

  • 3篇长钢总医院
  • 1篇绵阳市第三人...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李翠英
  • 1篇王佳烈
  • 1篇王开禄
  • 1篇陈斌

传媒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纤支镜无污染痰标本方法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获取无污染痰标本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的价值。方法 22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纤支镜取痰组和常规取痰组,将获取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纤支镜获取痰标本培养阳性率65.7%,常规获取痰标本痰培养阳性率62.5%,两组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纤支镜获取痰标本与常规痰培养阳性率比较无差异,常规痰培养仍不失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罗明兴漆波范远华陈斌王开禄李翠英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纤支镜肺泡灌洗
经纤支镜无污染痰标本方法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获取无污染标本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的价值。方法:22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纤支镜取痰组和常规取痰组,将获取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纤支镜获取痰标本培养阳性率65.7%,常规获取痰标本痰培养阳性率62.5%,两组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纤支镜获取痰标本与常规痰培养阳性率比较无差异,常规痰培养仍不失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罗明兴漆波范远华陈斌王开禄李翠英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纤支镜肺泡灌洗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吸氧、对症支持治疗等处理,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采用美国伟康BiPAP Vi-sion、S/T D30呼吸机,压力支持/压力控制(S/T)模式,经口鼻面罩辅助通气,时间3 h/次,4~5次/d,吸气压力(IPAP)10~16 cmH2O,呼气压力(EPAP)4~6 cmH2O,备用频率12次/min。结果治疗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72h后,PaCO2降低,PaO2明显升高,呼吸频率下降,且肺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水平实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李翠英王佳烈
关键词:呼吸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