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唾液富组蛋白5——治疗白念珠菌感染的一种新策略
- 2023年
- 白念珠菌是一种机会性病原体,可引起不同部位的真菌感染。目前,白念珠菌治疗药物单一,且随着临床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白念珠菌耐药问题日益加剧。富组蛋白5(Hst-5)是口腔唾液中分泌最丰富的抗菌肽,作为宿主第一道防御线,对白念珠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其作用机制与传统抗真菌药物和其他抗菌肽不同,其中涉及白念珠菌表面的多种转运蛋白、MAPK途径、体外多种金属离子等,且随着对Hst-5的深入研究,发现Hst-5的多种衍生肽(K11R-K17R、P-113Tri等),在抗菌效力上能发挥更大杀伤力。因此,对Hst-5及其衍生肽在白念珠菌中的抗菌机制进行研究尤为重要,将为目前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新策略。
- 王泽洪肖家凤徐梓倍罗建蓉
- 关键词:白念珠菌
- 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 2019年
-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8月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血培养阳性组93例,选择同期血培养阴性组95例,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采用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血培养阳性组中位PCT水平、中位CRP水平均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T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P<0.5),大于CRP曲线下面积0.638(P<0.5)和2项指标联合曲线下面积0.719(P<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T可作为诊断血流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诊断效能优于CRP和2指标项联合,可独立辅助诊断血流感染。
- 李丹饶华云罗建蓉
- 关键词:降钙素原血流感染血培养C反应蛋白
- 室温下呈罕见果冻状标本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09年
- 室温下呈果冻状(或称凝胶状)的血液标本,在检验科较为罕见,国外报道不多,国内仅有1篇文献报道引。对于这类标本,血浆难于分离且红细胞聚集,严重影响实验室对标本的检测。近期本实验室遇到1例。现对此病例进行报告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类标本及疾病的认识。
- 罗建蓉张敏
- 关键词:室温标本
-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条件,探讨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细胞治疗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对36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并与11份骨髓间充质进行对比,探索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最适培养条件。结果:采用甲基纤维素分离的间接法显著提高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成功率;增加单个核细胞的接种量和适当的血清浓度促进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成功培养。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在体外分离纯化,但培养成功率明显低于骨髓,受多种因素影响。
- 罗建蓉贾永前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脐血骨髓体外培养
- 2018~2020年四川省邛崃地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 2021年
- 目的:统计分析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2018~2020年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本地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本院2018~2020年住院和门诊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病原菌,用自动化仪器检测法或标准纸片扩散法,测定监测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并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20年标准,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935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950株(63.6%),革兰阳性菌3402株(36.4%);检出率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0.3%)、肺炎克雷伯菌(14.0%)、肺炎链球菌(9.5%)、金黄色葡萄球菌(9.0%)、铜绿假单胞菌(7.3%);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痰液(43.1%)、尿液(11.9%)、分泌物(10.6%)、胸水(9.7%)及血液(6.4%)。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剂药物耐药率低于2.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19.2%和65.1%,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从2018年的1.3%下降至2020年的0.0%。结论:本地区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仍较高,长期监测可充分了解本地区细菌耐药趋势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缓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 徐毅罗建蓉张敏杨利杨洁龙姗姗
-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抗菌药物细菌分布
-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表达情况及PC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表达情况及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手术治疗的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30例作为对照研究。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PS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学染色法检测患者癌组织中PCNA表达情况,探讨PSA及PCNA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PSA与PCNA在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中的表达均具有显著差异,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SA在中低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C期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高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为A/B中,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ll P <0. 05),PSA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中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PCNA在中组织低分化程度以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组织分化程度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ll P <0. 05),PCNA在不同年龄及临床分期中的表达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ll P> 0. 05); PSA与PCNA的表达呈现正相关性(r=0. 236,P=0. 008)。结论:PSA与PCNA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进展程度有关,临床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PSA及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情况,为患者病情的诊断及预后提高一定的指导依据。
- 李绍成骆本军罗建蓉
- 关键词:PSAPCNA前列腺癌
-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肝细胞癌的预后价值评价
- 2018年
-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评价其对HCC的预后价值。方法我院首次确诊的100例HCC患者,经治疗随访,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抽取EDTA抗凝静脉血,检测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和血小板计数值,计算PLR,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找到cut-off值,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 100例HCC患者中22例(22%)在平均随访期11个月内死亡,生存者与死亡者的P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此时的cut-off值为208,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4. 2%和75. 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75。结论PLR高于208时,提示HCC患者预后不良,PLR是一种廉价,易得的血常规结果,可作为HCC潜在的预后指标。
- 胡琼英罗建蓉艾承锦陈高莉张爽张朝明
- 关键词:肝细胞癌预后价值
- B7-H3和癌胚抗原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2019年
- 目的探讨B7-H3和癌胚抗原(CEA)在恶性胸腔积液(M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40例MPE和22例良性胸腔积液(BPE)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B7-H3和CEA在MPE和BPE中的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相应曲线下面积(AUC)、确定诊断MPE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界值。结果 B7-H3诊断MPE的相应灵敏度、特异度为62.5%、81.0%,AUC为0.777;CEA诊断MPE的相应灵敏度、特异度为72.5%、81.0%,AUC为0.850;二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为70.0%、98.2%,AUC为0.910。结论 B7-H3和CEA可作为MPE的诊断指标,二者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高,有望在未来临床中诊断中应用。
- 胡琼英罗建蓉艾承锦陈高莉张朝明熊大迁
-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良性胸腔积液B7-H3癌胚抗原
- 高敏肌钙蛋白T在危急值医学决定水平的研究
- 2021年
- 目的分析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达到危急值(HS-CTNT>100 ng/L)的病因,建立HS-CTNT首次达到危急值时纳入和排除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最佳切点。方法纳入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初次HS-CTNT>100 ng/L的住院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对HS-CTNT危急值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初步建立患者纳入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结果住院患者HS-CTNT水平升高达危急值的病因AMI占29.5%,非AMI占70.5%,非AMI病因排前3位的分别是:感染性疾病(25.0%)、高血压(16.0%),冠心病(14.8%)。对初次HS-CTNT达到危急值水平的AMI患者,采用3 h后测定值进行诊断与排除AMI,优于初始值、0/3 h绝对变化值和相对变化值。当诊断切点为281 ng/L时,其对纳入AMI产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2.9%和63.4%。结论当出现危急值时,并不代表患者发生了AMI,应当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测定3 h的HS-CTNT值进行诊断与排除,并结合心电图分析、患者其他系统疾病的并发情况等,对HS-CTNT升高的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
- 罗建蓉徐梓倍肖家凤李丹
- 关键词:高敏肌钙蛋白T危急值急性心肌梗死
- 检验医师协助临床诊断16例报道被引量:1
- 2013年
- 1临床资料
1.1在对肝功报告审核中,发现球蛋白增高,向临床提出建议诊断多发性骨髓瘤6例。近五年来,科室检验医师在对肝功能报告的审核过程中发现有6例总蛋白均高于100g/L,球蛋白均高于70g/L的报告,复查结果与最初结果无明显差异。
- 罗建蓉
- 关键词:检验医师球蛋白增高多发性骨髓瘤肝功能总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