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作品数:20 被引量:14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河套灌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养分吸收规律及施肥效应 被引量:16 2017年 为了解春小麦收获后复种饲料油菜的施肥效应,采用田间定位方法,研究了氮磷钾的施肥效果、产量反应和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NPK)饲料油菜产草量最高,分别比不施氮肥(PK)、不施磷肥(NK)、不施钾肥(NP)增产63.9%、28.3%和12.7%,施肥效果为氮肥>磷肥>钾肥。生产1t饲料油菜干草,吸收N、P_2O_5、K2_O分别为27.4kg、9.2kg、47.3kg。氮肥对油菜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的影响最小。饲料油菜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表现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NPK处理植株吸收的氮磷钾最多,PK处理植株吸收量最少。在出苗后44~49d、47~55d和43~51d是饲料油菜N、P_2O_5、K_2O的吸收高峰期,此期间保证氮磷钾肥的供应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复种饲料油菜各施肥处理对后茬作物的影响不大。连续两年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后,对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休闲处理和麦后复种饲料油菜施用NPK处理可以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所降低。 段玉 张君 景宇鹏 王博 郝云凤 赵娜关键词:饲料油菜 施肥效应 养分吸收 土壤培肥 退耕地生态恢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5年 综述了国内外退耕地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演替规律对退耕地植物群落的影响及植物群落的演替与退耕年限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退耕地土壤水分、养分等受不同退耕年限与不同植被影响而发生的变化。此外,还介绍了通过自然恢复与人工改良的方式开展退耕地的植被与土壤恢复工作的研究进展。 王博 赵沛义 任永峰 高宇 路战远 程玉臣 徐文俊关键词:退耕地 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 供氮水平对内蒙古土默川灌区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阐明内蒙古土默川灌区春玉米施用氮肥的肥效,确定节约型施氮量,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0、180、240、300、360和480 kg hm-2)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利用率以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产量随供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供氮量高于240 kg hm-2后产量不再增加。供氮量为180 kg hm-2时氮素偏生产力最高,2年平均为63.7 kg kg-1,随着供氮量增加显著降低;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在供氮用量为180~240 kg hm-2时最高,2年平均,最大值分别为39.5%和24.1 kg kg-1。供氮量大于240 kg hm-2后土壤氮素的表观平衡出现盈余。所以综合考虑,在本试验条件下,供氮量为180~240 kg hm-2为较适宜。 李焕春 张君 赵沛义 安昊 段玉 王博关键词:供氮水平 利用率 春玉米 不同燕麦品种对NaCl胁迫的响应及其耐盐阈值 被引量:7 2018年 为探明不同燕麦品种的耐盐程度,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燕麦品种对NaCl单盐胁迫的响应,并计算了它们的耐盐阈值。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aCl浓度为0.3%、0.6%、0.9%和1.2%的4个盐胁迫处理对燕麦的生长发育均有一定影响,NaCl浓度升高到0.3%后,所有燕麦品种的株高、分蘖数和部分品种的生物量显著降低,所有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存活率及白燕2号的生物量无显著变化;NaCl浓度升高到0.6%后,所有品种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0.9%的NaCl对燕麦胁迫比较严重,存活率为对照的33.3%~66.7%,株高为对照的48.7%~63.7%,相对生长量为对照的36.9%~51.3%;NaCl浓度达到1.2%时大部分燕麦不能正常成苗,白燕2号、燕科2号、燕科1号和草莜1号的存活率分别为33.3%、21.4%、8.3%和0。不同品种燕麦的生物量下降50%时的NaCl浓度为0.591%~0.819%,白燕2号的耐盐阈值最大,其次是燕科2号和燕科1号,草莜1号最低,简化后的平均值分别为0.82%、0.71%、0.71%和0.60%。总体上看,不同燕麦品种对NaCl胁迫反应不同,尤其是NaCl浓度升高到0.6%以上时,品种间差异显著,白燕2号的存活率、分蘖数、生物量和相对生长量均最大,是耐盐性较强的优良品种,草莜1号的存活率、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生长率最低,对盐胁迫较敏感,在改良盐碱地中应慎用。 李焕春 栗艳芳 栗艳芳 王博 莎娜 刘俊青 杜超 景宇鹏关键词:燕麦 NACL胁迫 内蒙古马铃薯氮磷钾养分管理 构建马铃薯生产中氮磷钾养分管理的科学方法,采用多年多点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农学效率、养分利用率、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等,以及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相关... 段玉 张君 张三粉 景宇鹏 王博 栗艳芳 李书田关键词:马铃薯 农学效率 丰缺指标 施肥推荐 文献传递 基于产量及环境友好的玉米氮肥投入阈值确定 被引量:31 2016年 为了寻求河套灌区玉米高产与环境友好双赢的氮肥投入阈值,该文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化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五原县连续三年定位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河套灌区玉米产量、土壤N素残留量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实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 m土壤矿质氮质量分数呈指数增加趋势。随着施氮量及施氮年限的增加,土壤剖面N素含量呈增加趋势。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在0~80 cm土层间土壤N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盈余率为0时,施氮量为237 kg/hm^2,籽实产量为13.7 t/hm^2,2 m土壤矿质氮为478 kg/hm^2,土壤氮素回收率为24%,植株氮素回收率为41%,土壤-玉米系统总回收率为65%;95%最高产量到最高产量为13.2~13.9 t/hm^2,对应施氮量为193~291 kg/hm^2,2 m土壤矿质氮为419~563 kg/hm^2,氮素盈余率为-19%~23%,土壤氮素回收率为21%~26%,植株氮素回收率为41%,土壤-玉米系统总回收率为62%~67%。施氮量193~291 kg/hm^2是既保证玉米产量又满足土壤氮素盈余较少、土壤-玉米系统氮素回收较高的合理施氮阈值。该研究为河套灌区玉米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君 赵沛义 潘志华 段玉 李焕春 王博 景宇鹏 董智强关键词:作物 氮 玉米产量 施氮水平 氮素残留 环境友好 河套灌区食用向日葵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0 2018年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布置了2个食用向日葵田间肥料试验点,生育期间进行了田间取样,测定地上部不同器官干物质累积量及氮磷钾养分含量,分析了食用向日葵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明确食用向日葵的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分配规律,对指导科学施肥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食用向日葵干物质、氮磷钾的吸收积累规律可用Logistic曲线进行回归模拟,出苗后59~67 d是干物质积累最快时期,出苗后50~63 d为氮磷钾积累最快时期。施肥比不施肥干物质增重高峰期推后1~3 d,氮磷钾积累高峰期推后5 d左右,干物质积累量增加22%~38%,氮(N)、磷(P_2O_5)、钾(K_2O)积累量分别增加84%~120%、53%~75%和4%~94%。干物质、氮磷钾的积累前期主要是叶片等营养器官,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以茎秆最高,其次是籽实;积累的氮素(N)50%以上,磷素(P_2O_5)60%以上分配于籽实中;积累的钾素(K_2O)33%~43%以上分配于茎秆中。食用向日葵苗期生长缓慢,吸收的氮(N)、磷(P_2O_5)、钾(K_2O)较少,占全生育期的2%~4%;现蕾期吸收的氮(N)、磷(P_2O_5)、钾(K_2O)迅速增加,占全生育期的20%左右;花期生长最快,吸收氮(N)、磷(P_2O_5)、钾(K_2O)占全生育期的40%左右;灌浆期吸收的氮(N)、磷(P_2O_5)、钾(K_2O)减少为全生育期的25%左右。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分别为591.5,396.1,284.8 kg/hm^2,每增施1 kg N、P_2O_5、K_2O分别增产向日葵籽实3.29,4.40,3.16 kg。本地区的土壤氮(N)、磷(P_2O_5)、钾(K_2O)的供应能力分别为123.0,43.4,285.4 kg/hm^2。本试验的氮(N)、磷(P_2O_5)、钾(K_2O)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8.6%,18.9%和47.1%。全肥区每生产100 kg向日葵籽实吸收氮(N)、磷(P_2O_5)、钾(K_2O)分别为4.34,1.36,7.41 kg。 段玉 张君 安昊 王博 景宇鹏 李军 靳存旺关键词:食用向日葵 氮磷钾 养分吸收 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速测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速测箱,它涉及农业化学领域。它包括标准液瓶、水土混合瓶、定容杯、脱硫石膏用量对照图表、定量取土器,箱体上盖内的凹槽中放有多个标准液瓶,标准液瓶下方放置有脱硫石膏用量对照图表,箱体下盖... 李彬 李焕春 妥德宝 赵沛义 段玉 张三粉 任永峰 张君 安昊 王博文献传递 生长调节剂对毛叶苕子种子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6年 以"蒙苕一号"毛叶苕子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4年在内蒙古武川县研究了喷施3种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矮壮素和缩节胺)对毛叶苕子鲜草产量、种子产量及产量性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生长调节剂抑制了毛叶苕子生长,降低了鲜草产量;显著增加了毛叶苕子单株结荚数(P〈0.05),以喷施矮壮素2次单株结荚数最多,平均每株72.7个;显著增加了毛叶苕子种子产量(P〈0.05),以喷施矮壮素2次种子产量最高,其中喷施多效唑种子产量增加了24.3%,喷施矮壮素种子产量增加了20.8%~27.0%,喷施缩节胺种子产量增加了10.5%-15.6%。 景宇鹏 段玉 张君 王博关键词:生长调节剂 毛叶苕子 种子生产 产量性状 内蒙古马铃薯施肥效应特征参数与施肥推荐 被引量:15 2019年 马铃薯是内蒙古的主要作物之一,目前生产上由于没有合适的推荐施肥方法,过量施肥现象严重,研究明确马铃薯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等推荐施肥参数,构建适宜的推荐施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采用多年多点田间试验方法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马铃薯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农学效率、养分利用率,探索养分吸收与农学效率及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相关关系,构建基于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土壤养分含量和相对产量的最佳施肥推荐。结果表明,施用N、P、K肥的产量反应(YRN、YRP和YRK)分别为4.2,3.6和2.7 t/hm^2,农学效率(AEN、AEP和AEK)分别为27.5,46.6和29.3 kg/kg。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与缺素区的相对产量、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之间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采用基于马铃薯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进行马铃薯的氮磷钾肥推荐。生产1 t马铃薯吸收N、P_2O_5和K_2O分别为5.6,1.5和6.1 kg/t,由此参数可确定一定马铃薯产量下的养分吸收量。土壤速效磷、钾含量(x)和缺磷、缺钾区相对产量(y)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依据这一相关关系可以确定内蒙古马铃薯生产的土壤有效磷和土壤交换性钾的养分丰缺指标,可以采用目标产量养分吸收量与养分丰缺指标指导测土推荐施肥。因此研究明确了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等推荐施肥的相关参数,建立了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进行马铃薯氮磷钾养分施肥的推荐方法。 段玉 张君 张三粉 景宇鹏 王博 莎娜 栗艳芳 李书田关键词:马铃薯 氮磷钾肥 农学效率 施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