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宁宁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齐鲁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微流控
  • 2篇微流控芯片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动电技术
  • 1篇乙烯
  • 1篇生物传感
  • 1篇生物传感器
  • 1篇微粒
  • 1篇微球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检测
  • 1篇介质
  • 1篇聚苯
  • 1篇聚苯乙烯
  • 1篇聚苯乙烯微球
  • 1篇感器
  • 1篇癌细胞
  • 1篇癌细胞检测
  • 1篇苯乙烯

机构

  • 2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篇宋宁宁
  • 1篇甄军晖
  • 1篇高健
  • 1篇李金波
  • 1篇张昊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动电微流控技术的微粒操控研究
本研究提出用混合动电微流控技术分离捕获微粒,它是通过加工在芯片通道内的微电极在高电导率流体中产生多种动电力,同时基于微粒内在结构和电性质差异,从而将目标微粒富集并捕获或将它们与溶液中其它微粒分离的微流控芯片技术。  本文...
宋宁宁
关键词:癌细胞检测生物传感器微流控芯片传感器设计
文献传递
微流控芯片上高电导率介质中聚苯乙烯微球的动电分离
2015年
采用三层夹心式、三平行微电极设计制作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通过交流电对在微流控芯片中的高电导率溶液施加电场,达到不同尺寸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微球分离的目的;探讨了微球定向运动的动电学原理。结果表明,在电压为14 V,频率为100 k Hz时,直径为10和25μm的PS微球分离效率最好;在电压为10 V,频率为2 MHz时,直径为5和25μm的PS微球分离效率最好;对于直径分别为5、10和25μm的3种PS微球分离,在电压为11 V,频率为1 MHz时,可以达到大球和另外两种尺寸较小微球的快速有效分离,分离效率均可达90%以上。结果表明,相邻电极中间位置层流区域的形成,对微球分离起到关键作用。
宋宁宁张昊李金波甄军晖高健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动电技术聚苯乙烯微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