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蜀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慢性
  • 4篇肝炎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阳性
  • 2篇阳性慢性乙型...
  • 2篇远期
  • 2篇疗效
  • 2篇阿德福韦
  • 2篇阿德福韦酯
  • 2篇HBEAG阳...
  • 2篇HBEAG阳...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损伤
  • 1篇疫情
  • 1篇淤胆

机构

  • 6篇内江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王蜀
  • 3篇李显勇
  • 1篇曾志远
  • 1篇杨家军

传媒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3篇2009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早期应答与远期应答的相关性
2009年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在抗乙肝病毒治疗过程中早期应答(3个月)与远期应答(24个月)之间的相关性,以指导制定抗乙肝病毒治疗的个体化方案,取得最佳的药物经济学指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08年8月3年间随访的78例服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时期HB-VDNA载量,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治疗满3个月时的应答率与治疗满24个月的应答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8例患者在治疗满3个月时血清HBVDNA<103拷贝/ml,(103-105)拷贝/ml和>105拷贝/ml的各组患者,在治疗满24个月时血清HBVDNA<103拷贝/ml的比例分别是100%、71.0%和31.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83.3%、22.6%和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在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过程中,疗程满3个月可作为一个重要判断其远期疗效的时间窗,治疗满3个月时血清HBVDNA<103拷贝/ml者,24个月时能达到更佳的疗效。
李显勇王蜀苏尊玮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患者29例,其中慢性携带者5例,慢性轻度患者11例,慢性中度患者13例。检测其血清HBV-DNA水平并与基线值相比的平均下降量、HBV-DNA阴转率(<3log10拷贝/ml),并同时检测ALT、AST复常率。结果3组患者HBV-DNA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呈进行性下降,与基线值相比的平均下降量也相应增加,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携带者HBV-DNA阴性率为48.1%,轻度患者为62.5%,中度患者为99.8%。其中,中度患者在治疗12周、24周、36周时,HBV-DNA阴性率显著高于携带者(P<0.05)。仅在12周时HBV-DNA阴转率高于轻度患者(P<0.01)。中度患者48周时有5例(38.5%)达血清学转换,轻度患者在48周时有3例(27.3%)达血清学转换。轻度、中度患者分别在36周、24周时ALT、AST完全复常。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有较高疗效,安全、耐药风险低,值得推广。
王蜀李显勇杨家军曾志远
关键词:恩替卡韦疗效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分析因服用中草药和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表现。方法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12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0.1±16.9岁。42例中为中草药制剂所致者占28.5%,抗结核药物引起者占23.5%。所有患者在停药后肝功能恢复较快,预后良好。结论中草药和抗结核药物为目前主要的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王蜀
关键词:肝脏疾病中草药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伤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早期应答与远期应答的相关性
2009年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在抗乙肝病毒治疗过程中早期应答(3个月)与远期应答(24个月)之间的相关性,以指导制定抗乙肝病毒治疗的个体化方案,取得最佳的药物经济学指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08年8月3年间随访的78例服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时期HBVDNA载量、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治疗满3个月时的应答率与治疗满24个月的应答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8例患者在治疗满3个月时血清HBVDNA<103拷贝/ml,103~105拷贝/ml和>105拷贝/ml的各组患者,在治疗满24个月时血清HBVDNA<103拷贝/ml的比例分别是100%、71.0%和31.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83.3%、22.6%和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在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过程中,疗程满3个月可作为一个重要判断其远期疗效的时间窗,治疗满3个月时血清HBVDNA<103拷贝/ml者,24个月时能达到更佳的疗效。
王蜀苏尊玮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
一起O139型霍乱暴发疫情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分析一起霍乱暴发的原因及其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疫点所有聚餐人员进行个案调查,以肛拭和食品、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按国家标准诊断患者和带菌者,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此次霍乱暴发流行时间为2007年9月12—28日,感染者15例(6.64%),发病者6例(2.65%),带菌者9例(3.98%)。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极大,1例重型患者很快出现脱水、休克及无尿肾功能损害,而5例轻型患者仅表现无痛性腹泻数次。均有参加丧葬宴聚餐食海虾史,且从剩余虾中检出O139型霍乱弧菌。结论此次疫情是因进食被O139型霍乱弧菌污染的外地海虾而引起的O139型食源性霍乱暴发,以轻型患者及带菌者为多。应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及对该病与普通肠炎的鉴别诊断。
李显勇苏尊玮王蜀
关键词:O139型霍乱疫情腹泻流行病学
丹参注射液联合强的松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为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强的松治疗慢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9例慢性淤胆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3例。两组均应用丹参注射液、甘利欣、维生素K1、门冬氨酸钾镁综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另服用强的松30mg/d,1周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下降40%以上或<171umol/L时则逐渐减量至停用,然后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TBil、ALT、ALP及GGT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TBil下降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强的松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疗效快,效果较佳,经济实用。
王蜀廖宗琳苏尊伟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慢性淤胆型肝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