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玉米
  • 5篇基因
  • 4篇杂交
  • 3篇育种
  • 3篇种质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2篇新种质
  • 2篇锈病
  • 2篇玉米杂交
  • 2篇玉米杂交种
  • 2篇杂交种
  • 2篇杂种
  • 2篇杂种优势
  • 2篇亲本
  • 2篇亲本自交系
  • 2篇南方锈病
  • 2篇克隆
  • 2篇高产
  • 2篇高温

机构

  • 12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12篇赵久然
  • 12篇宋伟
  • 9篇王荣焕
  • 9篇张如养
  • 5篇邢锦丰
  • 5篇王元东
  • 2篇刘亚
  • 2篇段民孝
  • 2篇蔡万涛
  • 2篇李志勇
  • 2篇陈传永
  • 2篇张勇
  • 2篇李春辉
  • 2篇赵衍鑫
  • 1篇刘辉
  • 1篇毛振武
  • 1篇杨海涛
  • 1篇易红梅
  • 1篇王凤格
  • 1篇张春原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3篇2024
  • 8篇2023
  • 1篇202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鲜食糯玉米杂交当代F0叶酸含量的遗传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叶酸生物强化是改善人体叶酸缺乏症的一种潜在有效方式,研究糯玉米杂交当代F0籽粒叶酸性状的遗传效应对玉米叶酸营养强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玉米籽粒中,5-甲基四氢叶酸(5-M-thf)和5-甲酰四氢叶酸(5-F-thf)是天然叶酸存在的主要形式,为研究其杂交当代遗传效应,本研究以5个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的方式组配了20个杂交组合,并测定亲本和杂交组合F0籽粒中5-M-thf和5-F-thf含量。结果表明在所有杂交组合中,5-M-thf含量均高于5-F-thf含量,其中,ZN3/J6组合中5-M-thf的含量最高,为432.85 ug/100 g(冻干);BN2/ZN3组合中5-F-thf的含量最高,为115.64 ug/100 g(冻干)。计算杂交当代叶酸性状的杂种优势,发现在所有组合中5-F-thf均表现正向杂种优势,而不同杂交组合的5-M-thf的杂种优势表现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叶酸性状的遗传力和母体效应,发现5-F-thf的遗传力(0.81)高于5-M-thf,5-M-thf的母体效应(0.16)高于5-F-thf。综上,糯玉米籽粒中叶酸含量存在当代杂种优势和母体效应,且不同形态的叶酸在杂交当代的遗传表现不同,在不同玉米材料杂交时选择BN2、ZN3等高叶酸自交系作为母本更有利于获得高叶酸含量的杂交籽粒。
焦炎炎董会史亚兴刘辉卢柏山宋伟赵久然
关键词:糯玉米叶酸
我国玉米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2年
玉米是我国当前种植面积较大,总产量较高的重要粮食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玉米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发表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从玉米基因组学、雄性不育遗传调控、玉米株型遗传调控、玉米籽粒发育遗传调控、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玉米抗生物胁迫遗传调控、玉米抗非生物胁迫遗传调控、玉米种质资源相关基础、玉米分子遗传研究技术和平台共9个方面对近3年来我国玉米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玉米分子育种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王帅宋伟王荣焕赵久然
关键词:玉米遗传育种基因克隆生物学
玉米X群新种质基因组分析及其高产遗传基础解析
【研究背景】近年来,玉米所利用国外优新种质X1132x构建基础选系群体,创制选育出了京724、京725、京464、京MC01等系列优良玉米自交系(统称为X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X群×黄改群"强杂优模式,培育出京科96...
李志勇李春辉张如养段民孝田红丽易红梅许理文王凤格石子王夏青王继东苏爱国王帅孙轩赵衍鑫王帅帅张云霞王元东宋伟赵久然
关键词:杂种优势群
不同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耐热性的差异比较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近年来,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高温热害不利天气频发重发,已成为威胁玉米生产的重要不利因素。研究并明确高温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雌雄穗及产量的影响,为耐高温玉米品种培育和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郑单958(郑58×昌7-2)、先玉335(PH6WC×PH4CV)、京农科728(京MC01×京2416)和MC812(京B547×京2416)及其亲本自交系为供试材料,花期前后(大喇叭口期-吐丝后7 d)进行高温胁迫处理,研究高温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雌雄穗生长发育、散粉吐丝间隔(ASI)、花粉活性、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1)花期前后高温胁迫导致参试玉米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的穗粒数减少,进而产量降低,且不同品种和自交系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高温胁迫下,郑单958、先玉335、京农科728和MC812的穗粒数降幅分别为22.28%、46.79%、6.13%和8.11%,产量降幅分别为9.50%、50.61%、3.18%和5.00%,其中,京农科728和MC812减产不显著,而郑单958和先玉335显著减产;亲本自交系中,京2416的穗行数、行粒数和产量降幅最小且不显著,而PH6WC均显著降低且降幅最大。(2)高温胁迫下,参试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的雄穗分支总数、雄穗长度、总散粉量和花粉活性降低,散粉持续期缩短,ASI延长。与对照相比,高温胁迫下,ASI延长1.6 d。雄穗长度降幅表现为郑单958>先玉335>MC812>京农科728。郑单958雄穗长度降幅最大,但雄穗分支数多,花粉量最大;先玉335雄穗分支少,雄穗长度降幅大,花粉量最少且活性最低;京2416总散粉量大且花粉活力强,降幅最小(仅为4.50%和3.98%)。【结论】花期前后高温胁迫对参试玉米品种的籽粒产量和花粉活性等影响较大,京农科728和MC812的产量和花粉活性降幅显著低于先玉335和郑单958,耐热性较好。通过比较参试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系的耐热性,父本自交系�
徐田军吕天放李自豪张勇刘宏伟刘月娥蔡万涛张如养宋伟邢锦丰赵久然王荣焕
关键词:高温玉米亲本自交系耐热性
玉米矮秆基因与矮秆育种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株高是影响玉米株型和种植密度的重要农艺性状,培育耐密植的矮秆/半矮秆新品种可为增产做贡献。但目前多数矮秆突变体单株产量损失较大,难以在育种中应用。因此,探究玉米株高的调控机制、挖掘株高基因的优良等位变异,从而改善玉米株型结构、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增强群体对水肥的耐性,对提高玉米产量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目前挖掘到的株高数量性状位点,阐述了株高相关基因主要受植物激素、微管结合蛋白以及成花因子调节;概述了Brachytic2(Br2)基因在玉米矮秆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最后展望了矮秆有利等位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和现代生物技术在矮秆种质资源创制中的重要价值。本文将为玉米株高的遗传机制解析以及矮秆玉米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王天依王荣焕王夏青张如养徐瑞斌焦炎炎孙轩王继东宋伟赵久然
关键词:玉米矮秆分子机制育种
玉米南方锈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4年
玉米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用途最多、总产量最高的作物,玉米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玉米南方锈病是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一种气传性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植区。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该病害开始向高纬度地区蔓延,已逐渐成为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的主要病害,直接导致玉米籽粒品质变差、产量降低,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我国玉米生产上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大多不抗玉米南方锈病,一旦南方锈病发生和流行,将会导致在短时间内大面积蔓延,而常规化学防治难以控制。因此,挖掘和利用玉米种质资源中的南方锈病抗性基因,进一步选育抗病品种是应对南方锈病为害最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玉米资源中高抗南方锈病的种质较为匮乏,主要来自热带、亚热带,可直接利用的温带种质极少。与国外玉米种质相比,我国玉米种质中的高抗材料较少,主要来自农家种或含有热带血缘的P群材料,遗传基础狭窄。玉米南方锈病抗性基因的鉴定与克隆,对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快育种进程及抗病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目前,已有多个南方锈病抗性基因被鉴定和克隆,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多年来,我国育种家利用有限的抗性种质资源,选育了多个抗南方锈病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并成功育成抗病杂交种。近期,南方锈病病原菌基因组方面的研究揭示我国多堆柄锈菌群体已分化出高毒谱系,从而逃逸抗病基因的识别。因此,挖掘和利用抗性种质中蕴涵的丰富基因资源仍需进一步加强。本文概述了南方锈病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系统梳理了南方锈病抗性种质资源鉴定、抗性基因定位与克隆,以及抗性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玉米南方锈病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玉米南方锈�
王帅张如养王荣焕宋伟赵久然
关键词:玉米南方锈病种质资源抗病基因抗病育种
玉米茎秆柔韧性相关表型及QTL研究
【研究背景】玉米茎秆倒折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和机械化收获,是当前玉米生产和育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玉米产业发展迅速,玉米种植密度不断提高,籽粒机械化直收进程加快,因此,提高玉米茎秆抗倒折性将会有效促进收获方式...
王夏青石子张如养李静欢王天依孙轩王荣焕宋伟赵久然
关键词:玉米抗倒伏柔韧性分子标记
创制玉米优新种质自交系,培育系列优良杂交新品种
【研究背景】玉米"重在组配,难在选系"。创制选育优新亲本自交系,是组配培育优良杂交种基础。针对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水平与国外最先进还有一定差距,以及绿色生产的迫切需求,创制新一轮骨干亲本自交系,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系列杂...
赵久然王元东王荣焕宋伟邢锦丰陈传永张华生张雪原张如养刘新香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杂优模式黄改系
Trash to treasure: Lactate and protein lactylation in maize root impacts response to drought
【研究背景】在动物中,乳酸是糖代谢的副产物,最近在Nature等发表的一系列重要突破性论文发现乳酸可作为能量货币和重要的信号分子来调节细胞功能、生理和免疫反应以及疾病进程,此外还可以通过组蛋白乳酸化修饰(Kla)发挥在免...
石子周秒依宋伟刘亚王荣焕王元东张如养赵久然任雯
关键词:乳酸亚精胺
玉米南方锈病抗性基因RppM的克隆与应用
【研究背景】玉米南方锈病是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一种气传性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植区。近年来,该病害在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频发重发,并向高纬度地区蔓延,成为...
王帅王夏青张如养刘倩孙轩王继东王元东邢锦丰刘亚赵衍鑫石子苏爱国李春辉肖森林焦炎炎李志勇王荣焕宋伟赵久然
关键词:玉米南方锈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