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彬
- 作品数:19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迪威尔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煤炭地下气化粗煤气相变模型及特性研究
- 2023年
- 采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可以实现煤炭资源清洁绿色开采和利用。为研究煤炭地下气化粗煤气的相变特性,以我国某地下气化先导试验粗煤气组分数据为例,运用Aspen Hysys软件平台建立了粗煤气全组分分析模型,并开展了相变模型和相变特性研究,对比分析了8组状态方程的适用性,并研究了随组分变化的粗煤气相变特性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工况下,PR、PRSV、SRK状态方程适用性较强;井口压力(约3.3 MPa)下,温度高于300℃时,无液相析出;随温度降低,煤焦油、重烃等液相物质析出,且煤焦油优先析出;温度降至190℃以下时,大量液态H2O析出,形成复杂的多相混合物质。研究成果可为粗煤气井场高温集输管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邹红杰黄港港陈宇王寿喜王亚彬王勇
- 关键词:煤炭地下气化粗煤气相变特性
- 丝网气液分离元件结构及性能研究进展
- 2024年
- 丝网气液分离元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丝网气液分离元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丝网气液分离元件的分离机理,总结出其分离效率和压降计算模型。调研了操作条件及丝网结构参数等影响因素对丝网分离效率和压降的影响,从丝网持液量和液滴撞击网丝两方面揭示丝网气液分离元件的二次夹带机理,并分析了气速、液体体积百分比、丝网结构参数等主要影响因素对二次夹带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典型丝网气液分离元件的结构特点及与其他分离方式的组合形式,总结出丝网气液分离元件的机理研究、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的发展方向。
- 刘霄周岩王亚彬胡强李正豪刘润樟刘震
- 关键词:气液分离聚结气液两相流
- 一种多通阀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和阀芯转动配合,所述阀体上设有若干个单井来油入口,所述阀芯上设有单井计量入口;转动阀芯使所述单井计量入口与任意一个单井来油入口连通,且其余单井来油入口与所述阀体上的集输汇管连...
- 孙晓辉马全赵瑜胡成勇王亚彬
- 文献传递
- 基于β射线法的气溶胶浓度连续检测方法研究
- 2025年
- 为解决过程工业领域管道内高浓度气溶胶无法连续检测的问题,在实验室建立了一种基于β射线法的气溶胶浓度连续检测装置,研究射线辐射强度、气体流速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测量浓度下限为250 mg/m^(3),在保持合适的射线辐射强度的情况下,气溶胶粒子在测量区域停留的时间延长,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建立了射线强度与气溶胶浓度的关联计算模型,发现在气溶胶浓度处于400~2000 mg/m^(3)时,该检测方法与质量法的误差低于9%,误差主要原因在于高浓度颗粒群对β射线的散射作用增强。研究结果为高浓度气溶胶实时测量与高效分离提供依据。
- 王亚彬胡飞周岩陈宇李京刘震
- 关键词:气溶胶高浓度Β射线法
- 一种管式分离器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管式分离器,包括:旋流器筒体,旋流器筒体外设有积液腔;以及回流管,回流管固设于旋流器筒体上且回流管的下端与积液腔连通,回流管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开口,旋流器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在...
- 陈鹏轩邓全文王亚彬安杰胡静王远
- 文献传递
- 模拟煤炭地下气化产出粗煤气集输的实验系统及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拟煤炭地下气化产出粗煤气集输的实验系统及方法,属于煤炭地下气化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粗煤气提供单元、粗煤气测试单元、集输管网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单元;粗煤气提供单元用于提供满足实验所需压力和温度的模拟粗煤气...
- 邹红杰张雷沈全锋赵瑜王亚彬吕仁军
- 一种平行板集成结构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行板集成结构,包括:平行板芯组,平行板芯组由多个相互平行的平行板组成,平行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两个端部连接环板,两个端部连接环板分别套设在平行板芯组的两端;至少一个支撑环板,至少一个支撑环板套...
- 陈再华令成君覃文良李爽王锋国陈鹏轩王亚彬张硕张倩
- 文献传递
- 一种大通量、宽弹性的复合型高效接触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通量、宽弹性的复合型高效接触塔,包括:容器壳体;容器壳体内自上而下设有气相出口、液相进口、N级复合型塔盘、第N+1级的接触塔盘、气相进口和液相出口;复合型塔盘包括上下设置的接触塔盘和分离塔盘,气相在N+...
- 王亚彬张倩张井鲁陈宇
- 工艺气脱水装置外输管线中液滴来源及分布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对天然气净化厂内脱水装置出口净化气中夹带的液滴进行溯源与分布特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外输管线内液滴取样进行组分分析,并对4列稳定生产运行的天然气脱水装置(三甘醇吸收塔)出口开展了液滴在线检测。结果实验分析发现,收集液样品主要由三甘醇和环丁砜组成,其质量分数分别为89%和10%,出口液滴质量浓度小于300 mg/m^(3),粒径小于1μm的液滴占比大于90%,峰值粒径d mod约0.2μm。湿气处理量和气相压力变化直接影响液滴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脱水装置下游外输管线内的液滴由三甘醇吸收塔和上游脱硫装置的气液夹带产生,在湿气处理量(20℃,101.325 kPa下)为260×10^(4)~290×10^(4) m^(3)/d、550×10^(4)~650×10^(4) m^(3)/d的范围内,处理量的增加导致吸收塔内夹带液滴的质量浓度明显增大,出口气体中更易夹带较大液滴(粒径>0.5μm)。当气相压力为5.1~6.0 MPa时,压力升高对夹带液滴的质量浓度无明显影响,但会导致出口液滴粒径分布变窄。结论明确了三甘醇脱水装置外输气中夹带的液滴来源和分布特性,可从技术层面为夹带液滴的过滤分离方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林光耀姬忠礼胡成勇胡成勇王亚彬张冬超
- 关键词:三甘醇在线检测液滴
- 一种螺旋流道直接加热火筒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流道直接加热火筒,所述加热火筒呈U型,包括依次连接且相互连通的辐射段、弯段和对流段,所述辐射段外侧套设有流道壳体,所述流道壳体与所述辐射段之间通过翼板形成用于介质通过的螺旋流道。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火筒...
- 覃文良王亚彬令成君王远邓全文张冬超马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