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毒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细胞
  • 2篇护理
  • 2篇急性中毒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血生化
  • 1篇中毒患者
  • 1篇乳酸
  • 1篇受体
  • 1篇脓毒
  • 1篇脓毒血症
  • 1篇前降钙素
  • 1篇热射病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外周血单个核
  • 1篇外周血单个核...

机构

  • 6篇宁波市医疗中...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张波
  • 5篇刘雪兰
  • 4篇徐少博
  • 4篇吕月
  • 3篇蒋坚
  • 1篇王俊杰
  • 1篇朱娜
  • 1篇朱立军
  • 1篇应泽亮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患者HBP及CD64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索血浆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与外周血CD64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6月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痰细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64)和无感染组(n=34)。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HBP和CD64指数,比较感染组不同类型感染细菌者的HBP和CD64指数。结果感染组患者的HBP为(87.24±26.57)ng/ml,CD64指数为(6.38±2.15),均高于无感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共64例患者,其中感染类型为革兰阳性菌的患者27例,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患者37例。感染革兰阳性菌患者的HBP为(99.65±11.28)ng/ml,CD64指数为(7.82±2.54),均高于感染革兰阴性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P和CD64能够作为细菌感染早期鉴别的重要诊断指标,同时HBP还能够作为细菌感染类型鉴别的指标,对于指导患者的临床用药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刘雪兰徐少博吕月张波徐家男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
苯胺经皮肤中毒致急性重度肝损害1例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苯胺中毒的临床特点以及致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皮肤吸收苯胺致急性严重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肝功能等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急性苯胺中毒病程3天开始出现胆红素水平急剧升高及重度溶血性贫血,给予护肝、激素抗炎、输血等综合治疗,好转出院。结论急性苯胺中毒导致严重肝损害合并溶血性贫血,早期正确诊断,密切关注生化指标变化,输血、护肝、激素抗炎处理,必要时需血浆置换治疗。
刘雪兰徐少博吕月张波蒋坚宋海建
关键词:苯胺急性中毒肝损伤
细节管理对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作用与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对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急诊科32名护士,其中两个月急诊护理使用常规护理管理进行干预,作为对照组;另两个月急诊护理实施细节管理,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护理管理后的作用。结果:开展护理细节管理后,两组护士的基础护理成绩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护士在准备急救药品与仪器完好率、技能操作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与风险防范意识存在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有利于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和水平,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张波
关键词:细节管理急诊科
热射病患者血生化指标分析与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热射病(HS)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HS患者临床资料,选择4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外周血测定乳酸(Lac)、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水平,入院24h内进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结果 HS患者外周血Lac、CRP、WBC均高于对照组,而外周血PLT水平却低于对照组(均P <0.05)。HS患者按病因分为劳力性HS组(13例)和经典HS组(10例),两组间外周血清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例HS患者血PCT> 2 mg/L,APACHEII评分> 15分,其中1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 HS患者血清炎性蛋白CRP、PCT可被诱导释放,Lac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伴随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以上指标水平高低可作为评估临床预后指标之一。
刘雪兰徐少博吕月张波朱娜蒋坚应泽亮徐家男
关键词:热射病乳酸前降钙素白细胞
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期间误吸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2024年
目的分析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期间误吸风险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期间误吸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归纳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期间误吸风险影响因素。以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宁波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洗胃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R 4.2.1与Python 3.11统计软件分析机器学习中的随机森林、逻辑回归、极致梯度提升树和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建立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期间误吸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通过混淆矩阵、校准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区分度指标Kolmogorov-Smirnov值、准确度、精确度、召回率和F1值对4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估,选择最佳模型。结果4种机器学习算法建模结果显示,随机森林、逻辑回归、极致梯度提升树、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934~0.974)、0.878(0.843~0.913)、0.910(0.880~0.939)、0.917(0.889~0.945)。内部验证结果显示,随机森林、逻辑回归、极致梯度提升树、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0.864~0.955)、0.877(0.824~0.931)、0.849(0.790~0.908)、0.873(0.819~0.928)。年龄、意识状况、D-二聚体与吸收毒物时间是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期间误吸影响因素中重要性排序较为突出的4个特征。结论4种预测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对急性中毒患者洗胃期间误吸发生风险有良好的辨别能力,且临床应用便捷,可为医护人员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和护理提供参考。
张烁妮王俊杰张波刘雪兰
关键词:急性中毒洗胃护理
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和miRNA23表达与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和mi RNA23表达与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80例脓毒血症患者为本院2016年1日-2018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外周血Toll4样受体m RNA和mi RNA23表达,检测血清中TNF-a、IL-6、IL-8水平,对比不同水平Toll样受体和mi RNA23表达水平患者临床特点及炎症指标,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患者临床特点与脓毒血症预后的关系。结果Toll4 m RNA和mi RNA23低水平患者心率、SOFA评分、APACHII评分水平明显低于对应高水平的患者,TNF-a、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对应低水平的患者,氧分压明显高于对应高水平的患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oll m RNA、mi RNA 23、TNF-a、IL-6、IL-8、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 m RNA和mi RNA23表达与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刘雪兰徐少博吕月张波朱立军蒋坚
关键词:脓毒血症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