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水泥
  • 3篇透水
  • 3篇透水性
  • 3篇安全性
  • 3篇安全性能
  • 2篇盐水
  • 2篇施工方
  • 2篇施工方法
  • 2篇石灰
  • 2篇酸盐水泥
  • 2篇碎石
  • 2篇主筋
  • 2篇纵向钢筋
  • 2篇梁节点
  • 2篇面层
  • 2篇抗压
  • 2篇孔隙率
  • 2篇滑移
  • 2篇积水
  • 2篇硅酸

机构

  • 21篇中国建筑第八...

作者

  • 21篇蔡大伟
  • 8篇沈鹏
  • 5篇艾迪飞
  • 5篇周宏
  • 3篇朱健
  • 3篇李磊
  • 3篇方涛
  • 2篇郭伟光
  • 2篇刘文刚
  • 2篇王恒兴
  • 2篇陈仲明
  • 2篇李鑫
  • 2篇赵跃
  • 2篇胡玲
  • 1篇李磊
  • 1篇陈标
  • 1篇张旺
  • 1篇毛伟
  • 1篇刘杨
  • 1篇冯子龙

传媒

  • 3篇建设科技
  • 1篇工程建设与设...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C-FX发泡混凝土板外保温质量通病与防治
2015年
本文以上海地区某住宅小区外保温系统涂料饰面的施工实践为例,通过分析发泡混凝土板外保温体系在施工中质量控制,特别是粘结不牢导致脱落及网格布铺贴不到位导致开裂质量通病与防治,阐述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与关键控制点。
李磊蔡大伟
关键词:质量通病通病防治
一种基于BIM的十字钢骨柱梁节点处钢筋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十字钢骨柱梁节点处钢筋处理方法,通过建立参数化BIM模型,利用BIM提前对十字钢骨柱托板长度进行限制,对托板进行精确定位,避免出现主筋碰托板的情况。利用BIM对柱与梁相交处的梁纵向钢筋进行放样...
沈鹏蔡大伟刘轶哲丁奇杰陈凯骅周宏
文献传递
钢管支撑落土清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管支撑落土清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铲体,所述铲体设有可吸附于钢管支撑表面的磁性吸附件;牵引结构,设于所述铲体,所述铲体通过所述牵引结构滑移于所述钢管支撑。本发明通过将铲体用磁性吸附件吸附在钢管支撑上...
李鑫蔡大伟胡玲沈鹏吴晸赟丁奇杰
文献传递
水泥罐除尘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罐除尘设备,包括:水泥罐,具有一加水口和一出尘口;静电除尘装置,与所述出尘口连通;以及水循环装置,一端与所述静电除尘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水泥罐除尘设备将水泥灌连通静电除尘器,...
方涛张旺艾迪飞毛伟蔡大伟
文献传递
履带式面层积水清理装置设计分析
2020年
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期间出现的面层积水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履带式面层积水清理装置,对该装置设计的目的、意义、思路及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该装置能够有效处理面层积水问题,可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沈超韩璟孙煌荣蔡大伟杨丹
关键词:海绵
浅谈钢结构逆作法施工
2020年
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障工期目标,在结构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在地下一层及正负零层楼面未施工的状态下,只施工钢结构柱,直接施工至地上一层顶后再开始施工楼面,施工至地上4层时需要返回施工地下负一层楼面钢梁、板,施工完成后方可继续进行地上5层的施工及正负零楼层梁板。
朱丰源蔡大伟陈俊晓范柏高郭震
关键词:钢结构逆作法
基于BIM技术的塔吊平面布置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塔吊平面布置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建模单元,对需吊运的构件进行建模并增加构件的重量参数;获取单元,用于存储塔吊的设置参数和吊重参数;平面布置单元,用于对所述建模单元已建模的构件进行平面布置...
蔡大伟沈鹏方涛丁奇杰周宏王小园王恒兴顾介椿
文献传递
一种无孔封闭透水性排水沟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孔封闭透水性排水沟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无孔封闭透水性排水沟盖板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玄武碎石与石灰碎石混合集料65%~75%,硅酸盐水泥15%~23%,水4%~6%。本发明的无孔封闭透水性排水...
刘文刚朱健李磊郭伟光蔡大伟
文献传递
移动式发电循环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发电循环池,包括:泥浆池体,泥浆池体的上部增设一挡设罩,挡设罩设有投入口;设于挡设罩内且位于投入口下方的扇叶结构;支设于泥浆池体上部、与挡设罩相邻接的支撑架;设于支撑架上的发电机,发电机与扇叶结构...
冯子龙艾迪飞蔡大伟裴承楼鲍晓旭
文献传递
浅析大高差地下室顶板临时施工道路加固被引量:2
2015年
由于地下室顶板上的用途差异,地下室顶板往往设计成标高相差较大的结构面。当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为满足现场施工交通的要求,需要在顶板上建设临时施工道路。此时,不仅应将标高较低处顶板填土至相邻标高较高处顶板面,还需根据填土荷载、施工车辆荷载等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分析验算,确定支撑加固,以确保车辆、人员及结构安全。结合上海某商办项目,浅析大高差顶板临时施工道路加固。
叶建长沈鹏蔡大伟
关键词:大高差地下室顶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