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丽艳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地方病控制中心大骨节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骨节
  • 4篇大骨节病
  • 2篇指骨
  • 2篇儿童
  • 2篇X线
  • 1篇等径
  • 1篇凋亡
  • 1篇凋亡相关
  • 1篇凋亡相关因子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钙
  • 1篇血压
  • 1篇亚砷酸钠
  • 1篇影像
  • 1篇掌骨
  • 1篇掌指
  • 1篇掌指骨
  • 1篇中毒
  • 1篇软骨
  • 1篇软骨损伤

机构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8篇孙丽艳
  • 3篇孙殿军
  • 2篇刘晓娜
  • 2篇王丽华
  • 2篇赵志军
  • 2篇高彦辉
  • 2篇张微
  • 2篇李强
  • 2篇李生梅
  • 1篇孟献亚
  • 1篇石玉霞
  • 1篇付姝丽
  • 1篇郦芒
  • 1篇崔静
  • 1篇杨佩珍
  • 1篇刘洋
  • 1篇刘运起
  • 1篇张爱启
  • 1篇张锦慧
  • 1篇余慧珍

传媒

  • 7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关于硒缺乏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硒水平及进行补硒治疗,探讨硒缺乏与儿童发生RR I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病例组选取4岁龄RR I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补硒组。常规治疗组与补硒组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补硒组另进行补硒治疗。病例组随访6个月,复查血清硒水平,观察并记录呼吸道感染的复发次数,进行t检验。对照组健康4岁儿童30例,检测其血清硒水平与病例组进行比较,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清硒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两病例组的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R I患儿血清中硒水平低于正常健康儿童;硒缺乏与儿童RR I有关。
张爱启孙丽艳付姝丽
关键词:硒缺乏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
大骨节病关节软骨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20年
大骨节病(KBD)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至今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对KBD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氧化应激、软骨细胞过度凋亡、软骨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衡和促炎症因子等均参与KBD的发生与发展.文中综述了KBD发病机制的重要研究进展.
彩云吴宪昊孙丽艳
关键词:大骨节病发病机制
亚砷酸钠对PC12细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及凋亡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亚砷酸钠(NaAsO2)对PCI2细胞(具有神经元特性的大鼠嗜铬瘤细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凋亡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剂量的NaAsO2[0(对照组)、2、5、10μmol/L]染毒24h,使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剂量NaAsO2染毒后PC12细胞的PEDF及其凋亡相关因子Bax和Bcl-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EDF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28,P〈0.05),其中2、5、10μmol/LNaAsO2染毒组的PEDFmRNA表达(0.70±0.07、0.33±0.04、0.23±0.10)均低于对照组(1.15±0.11,P〈0.05)。Bax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5、10μmoVL组分另0为0.95±0.12、0.80±0.11、0.88±0.11、1.01±0.11,F=2.01,P〉0.05);Bcl-2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7,P〈0.05),其中2、5、10μmol/LNaAs02染毒组Bcl-2mRNA表达(0.65±0.03、0.49±0.04、0.57±0.09)均低于对照组(0.95±0.11,P均〈0.05);Bax/Bcl-2mRNA表达比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P〈0.05),其中5、10μmol/LNaAsO2染毒组的Bax/Bcl-2mRNA表达比值(1.80±0.72、1.82±0.36)高于对照组(1.02±0.24,P均〈0.05)。结论NaAsO2可能通过降低PC12细胞PEDFmRNA的表达来增加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mRNA表达.继而引起细胞凋亡。
崔晓慧张微李媛媛孙丽艳高彦辉姜丽欣曲丽莎刘晓娜张锦慧吕春鹏孙殿军
关键词:亚砷酸钠PC12细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凋亡相关因子
青海省大骨节病病区与非病区儿童血清钙、磷、铁、锌和碱性磷酸酶含量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调查青海省大骨节病病区和非病区儿童血清钙、磷、铁、锌和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现状。方法根据青海省大骨节病监测结果,选择青海省兴海县唐乃亥乡和化隆县甘都镇作为大骨节病病区,以兴海县曲什安乡作为非病区,于2014年6月分别在上述地区寄宿小学中选择7~15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集血样,采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清铁、锌、钙离子和无机磷含量。并计算钙磷比值。结果在青海省病区和非病区各采集合格儿童血样59、45份,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分别为(311.34±85.31)、(264.09±73.44)U/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5);儿童血清磷含量分别为(1.62±0.17)、(1.43±0.13)mmol/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P〈0.05);钙磷比值分别为1.62±0.17、1.82±0.2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P〈0.05);儿童血清锌含量分别为(19.96±1.70)、(20.59±2.45)μmol/L,血清钙含量分别为(2.59±0.11)、(2.57±0.11)mmol/L,血清铁含量分别为(15.06±7.02)、(17.01±6.70)μmol/L,病区与非病区儿童血清锌、钙、铁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0.64、1.44,P均〉0.05)。结论青海省大骨节病病区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无机磷水平显著高于非病区,钙磷比值显著降低。
刘施雨李强石玉霞赵志军李生梅孙丽艳王丽华
关键词:大骨节病儿童
青海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掌指骨X线征象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青海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右手掌指骨X线征象,了解成人大骨节病的好发部位。方法按照《大骨节病诊断》(WS/T207-2010)对青海省111例临床诊断为成人大骨节病的患者进行右手掌指骨X线拍片,选择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增粗、关节软骨面下硬化、骨赘、囊样变、毛糙不整和凹陷缺损作为描述性指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查111例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右手掌指骨X线,检出异常103例,异常率为92.79%。Ⅱ~Ⅳ指骨为好发部位,其中Ⅱ指骨近节、中节发生影像学改变95例,占92.23%(95/103);Ⅲ指骨近节、中节发生影像学改变102例,占99.03%(102/103);Ⅳ指骨近节、中节发生影像学改变102例,占99.03%(102/103)。Ⅱ-Ⅳ指骨近节、中节影像学改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Ⅳ近节指骨影像学改变为关节增粗212例、凹陷缺损7例、毛糙不整134例、骨赘47例、囊样变15例、关节间隙狭窄115例:Ⅱ-Ⅳ中节指骨影像学改变为关节增粗77例、凹陷缺损37例、毛糙不整137例、骨赘26例、囊样变19例、关节间隙狭窄126例,χ^2=79.33,P〈0.05)。结论手部Ⅱ-Ⅳ指骨是成人大骨节病患者的好发部位。
赵志军李强刘玉芳李生梅杨佩珍孟献亚徐小青余慧珍孙丽艳朱雷王丽华蒲光兰
关键词:大骨节病掌骨指骨X线
关于《大骨节病诊断》标准中X线影像下指骨骨骺等径期前的限定是否应扩展为超径期前的探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现行《大骨节病诊断》标准(WS/T 207-2010)中儿童大骨节病诊断时"等径期前"这一限定是否合理,同时为《大骨节病诊断》标准(WS/T 207-2010)的修订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8年选择黑龙江省大骨节病历史病区作为调查点,拍摄调查点全部7~12岁儿童的右手X线正位片,根据其指骨骨骺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X线表现划分为等径期前、等径期、超径期、闭合前期和闭合期5个时期。按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分层,比较各期干骺-骨骺闭合反应检出率;以1990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中黑龙江省林口县和富裕县监测点干骺端改变检出率的均值为依据,推算并比较在等径期前、超径期前的限定下或缩减受检儿童年龄范围,受检儿童中大骨节病干骺端改变的预期检出率和漏诊率。结果共调查5019名儿童,等径期前儿童所占比例为53.94%(2707/5019),超径期前儿童所占比例为77.92%(3911/5019)。等径期前主要出现在7~10岁,并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χ^(2)_(趋势)=390.10,P<0.05);超径期主要出现在10~12岁,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χ^(2)_(趋势)=65.39,P<0.05);闭合前期主要出现在10~12岁,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χ^(2)_(趋势)=51.86,P<0.05);闭合期主要出现在11~12岁,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χ^(2)_(趋势)=7.58,P<0.05)。超径期儿童的干骺-骨骺闭合反应检出率为14.78%(158/1069),而等径期儿童中并未检出现干骺-骨骺闭合反应。在等径期前、超径期前和7~10岁受检儿童中,干骺端改变预期检出率分别为5.90%、8.53%和7.42%,预期漏诊率分别为5.06%、2.45%和3.52%。结论为提高干骺端改变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在儿童大骨节病的X线诊断和病情监测中,应将"等径期"的儿童纳入诊断。
吴宪昊张鑫彩云崔丝露刘运起孙丽艳
关键词:大骨节病X线诊断
氟铝联合中毒对大鼠海马病理改变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氟铝联合中毒对大鼠海马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120~1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蒸馏水)、染氟组[氟离子(F-)含量为50mg/L]、染铝组[铝离子(Al3+)含量为100mg/L]、氟+铝组(F-含量为50mg/L、Al3+含量为100mg/L),每组10只,染毒3个月。采集大鼠24h尿液后,处死大鼠,取大脑和海马组织,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和脑组织中氟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尿和脑组织中铝含量;HE染色后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结构的改变。结果4组大鼠尿氟和脑氟含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790、4.185,P均〈0.05)。其中染氟组尿氟含量[(22.494±6.130)mg/L]高于氟+铝组[(13.739±1.878)mg/L,P〈0.01];染氟组脑氟含量[(0.191±0.176)mg/kg]显著高于对照组[(0.064±0.037)mg/kg,P〈0.01]。4组大鼠尿铝和脑铝含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117、2.304,P均〈0.05)。其中染铝组和氟+铝组尿铝含量[(3.722±0.635)、(4.750±1.878)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18±0.733)mg/L,P均〈0.01]。HE染色后光镜下可见染铝组神经元细胞排列不规则明显。电镜下可见染铝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氟+铝组线粒体减少程度介于染氟组和染铝组之间。结论氟铝联合摄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单纯铝导致的大鼠海马病理损伤。
崔静郦芒高彦辉张微孙丽艳刘洋刘晓娜孙殿军
关键词:病理
寒冷暴露与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高血压(Hypertension,HTN)是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除与遗传、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外。环境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Rose明确提出血压(BloodPressure,BP)的水平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波动。
孙丽艳孙殿军
关键词:寒冷环境暴露高血压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