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立华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丹参
  • 3篇丹参滴丸
  • 3篇滴丸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血流
  • 3篇神经病
  • 3篇神经病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周围神经
  • 3篇周围神经病
  • 3篇周围神经病变
  • 3篇颅多普勒
  • 3篇脑血
  • 3篇脑血流
  • 3篇经颅多普勒
  • 3篇复方丹参
  • 3篇复方丹参滴丸
  • 3篇病变
  • 3篇超声

机构

  • 7篇邯郸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何立华
  • 6篇何立明
  • 3篇檀增桓
  • 3篇崔凤勤
  • 1篇任彦斌
  • 1篇宋文奇
  • 1篇栾玉杰
  • 1篇刘延峰
  • 1篇申向辉
  • 1篇张继光
  • 1篇侯晓英
  • 1篇张新杰
  • 1篇杨力
  • 1篇檀增宪
  • 1篇李瑞杰
  • 1篇李敏
  • 1篇王利娟
  • 1篇赵军
  • 1篇刘延峰
  • 1篇杨芳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CD监测脑血流及脑血管反应性在脑损伤病人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脑血流及脑血管反应性在脑损伤病人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49例外伤性脑损伤(TBI)病人(T组),51例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型脑病病人(E组)和51名同期健康体检者(C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TCD监测所有病人脑血流和脑血管反应性。结果与C组比较,E组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峰值血流速度(Vm)显著减小,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组所有血流参数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升高,但仅RI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组比较,E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Vd和Vm均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I和RI无显著变化。在CO_2反应性(CRCO_2)实验前后T组和E组MAP和HR变化不明显,且CRCO_2全程变化不明显;病人早期出现CRCO_2降低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结论 TCD实施监测颅脑损伤病人脑血流量,可及时针对脑血流异常灌注者实施临床治疗。同时在入院时降低CRCO_2可能有利于预后。
何立华何立明任彦斌
关键词:脑损伤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脑血管反应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2017年
通过多普勒超声的观察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进行研究,然后找到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在我院选择30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的40条血管作为试验组,再选择30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健康患者的40条血管作为对照组,然后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X线逆行造影的结果对两组进行诊断,看是否存在血液反流的情况。结果:经过我们的观察得知对照组只有患者的3条血管出现了反向血流的情况,而试验组中每一条血管的下肢静脉瓣在经过挤压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反向血流的情况,其中不同患者的反向血流的严重程度不同,原发性下肢静脉瓣病变严重的患者出现血液反流的情况更为严重。结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在出现病变之后会出现功能不全的情况,会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出现相应程度的反向血流。
刘延峰侯晓英张树荣何立华李瑞杰申向辉张继光檀增宪宋文奇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经颅多普勒动态检测脑血流变化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指导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动态检测脑血流变化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03—2014-05收治的动脉瘤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均因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按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间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对患者基本病情资料、经颅多普勒动态监测血流情况、手术实施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手术组术前1~3d脑动脉血流速度(72.35±12.60)cm/s,间期手术组为(172.23±21.30)cm/s,延期手术组为(92.35±12.61)cm/s,早期组与间期组、间期组与延期组术前1~3d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42,P〈0.01;t=16.121,P〈0.01);早期、间期和延期患者术后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1.23%、75.4%和90.5%,早期组与间期组、间期组和延期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P〈0.05;χ~2=4.143,P〈0.05),而早期组和延期组的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3,P〉0.05)。结论通过TCD动态监测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对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协助判断术后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何立华何立明赵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变化手术时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4例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口服治疗,观察组选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甲钴胺口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者血糖、尿素氮、肌酐、血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胫神经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只有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P<0.05),其余各项均无差异。观察者治疗后胫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加快(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无差异外,其他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3.18%,优于对照组的81.82%。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何立明何立华王利娟李敏檀增桓崔凤勤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复方丹参滴丸甲钴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方法:分析172例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病例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口服依帕司他单独治疗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
何立明何立华杨力杨芳檀增桓崔凤勤
关键词: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复方丹参滴丸依帕司他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TCD对头痛患儿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及血流变化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小儿偏头痛患儿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及血流变化诊断价值。方法比较86例儿童偏头痛患者和71例健康儿童的TCD检测指标(两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经颞窗探测两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两侧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及两侧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血流速度,患儿组采用西比灵治疗,比较治疗前后TCD检测指标。结果患儿组TCD异常率为98.8%(85/86),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的1.4%(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43,P=0.011);与健康组同龄段相比,患儿组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PI值、RI值与健康组一致(P>0.05);治疗后患儿组MCA、ICA、ACA、PCA、BA和VA的Vm显著下降(P<0.01),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TCD能够准确反映头痛患儿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和血流变化,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何立华何立明刘延峰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接受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电生理检查测神经肌电图中SSR的起始潜伏期及波幅.其中对照组使用维生素B1治疗,观察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弥可保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神经传导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7.1%,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症,提高神经传导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行性,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何立明何立华栾玉杰张新杰檀增桓崔凤勤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弥可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