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标准化病人结合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科超声检查模拟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结合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科超声检查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级30名超声专业规培生作为对照组,2021级36名超声专业规培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模式开展教学,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2组学生均进行36学时教学。通过临床客观化结构考试(OSCE)、理论知识考试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评估教学效果,并邀请学生自评教学效果以及第三方专家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实训后OSCE各考试站得分及OSCE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实训后理论知识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实训后教学效果评价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家对标准化病人结合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估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模式、实训内容3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超声检查模拟教学中采用标准化病人结合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对妇科超声检查理论、实践知识的掌握度,满足超声医师的培养需要。
- 孙雪喻红霞秦志平王燕华王华李会霞
-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模拟教学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侵蚀性葡萄胎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进行检查,记录病灶处血流阻力指数(RI),同时结合血-HCG值。结果 66例侵蚀性葡萄胎患者表现为病灶处回声不均,血流丰富同时RI<0.4,血HCG增高。治疗后异常血流逐渐减少,RI呈逐渐升高趋势,血HCG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侵蚀性葡萄胎的诊断以及疗效监测方面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华孙雪王燕华
- 关键词:侵蚀性葡萄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血HCG
- 术后盆腔感染诊断中超声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声在术后盆腔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术后盆腔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期间临床拟诊为术后盆腔感染的100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并与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确诊盆腔感染92例占92.00%;超声检查71例诊断盆腔感染占71.00%,其中30例输卵管炎占30.00%、15例子宫内膜炎占15.00%、4例宫腔积脓占4.00%、6例输卵管炎合并子宫内膜炎占6.00%、16例盆腔脓肿占16.00%、8例卵巢囊肿占8.00%、2例子宫肌瘤占2.00%、3例恶性肿瘤占3.00%、12例单纯盆腔积液占12.00%、4例未见异常占4.00%;超声诊断术后盆腔感染的敏感度为73.91%、特异度为62.50%、阳性预测值为95.77%、诊断符合率为73.00%。结论超声用于术后盆腔感染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较低,超声下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应结合病理及其他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冉青王华甄艳华郭琦孙雪王燕华
- 关键词:盆腔感染超声
- 体表高频超声联合腔内超声术前诊断肛周脓肿的价值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为探讨体表高频超声联合腔内超声术前诊断肛周脓肿的价值,回顾术后诊断为肛周脓肿的43例患者资料,患者术前均进行体表高频超声联合腔内超声诊断,统计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显示,43例患者,术前超声共诊断肛周脓肿47处,合并瘘管形成27例,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100%。术前超声诊断坐骨直肠间隙脓肿8例,合并瘘管形成5例;术后诊断坐骨直肠间隙脓肿9例,合并瘘管形成5例。超声诊断坐骨直肠窝脓肿符合率为88.89%(8/9),瘘管形成诊断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体表高频超声联合腔内超声对肛周脓肿的术前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及其继发的瘘管形成的诊断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王华申志扬孙雪王燕华
- 关键词:肛周脓肿瘘管坐骨直肠窝脓肿超声
- 肌骨超声图像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患者报告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通过深入分析肌骨超声图像(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MSUS)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患者报告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评估思路,推动该病治疗策略的进步。方法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以基于C反应蛋白水平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CRP,DAS28-CRP)≤2.6为临界点,分为临床缓解(remission,REM)/低疾病活动(LDA)组32例,高疾病活动(HDA)/中疾病活动(MDA)组58例。比较患者临床资料,MSUS包括多平面灰度(gray scale,GS)和能量多普勒(power Doppler,PD)检查,患者报告结果(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包括晨僵时间,疼痛和疲劳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disability index,HAQ-DI)和生活质量(EQ-5D-5L)得分。结果LDA/REM患者压痛和肿胀关节计数,CRP、ESR、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MMP-3水平,泼尼松龙剂量,HAQ-DI、晨僵时间、疼痛和疲劳VAS均低于HDA/MDA患者,EQ-5D-5L高于HDA/MDA患者。LDA/REM患者GS和PD评分总分较低,≥1分比率较高,≥2分和≥3分比率较低。压痛关节计数、疼痛VAS和GS评分≥2是患者DMARD治疗后LDA/REM的相关因素。GS和PD评分与DAS28-CRP、晨僵时间、HAQ-DI以及疼痛和疲劳VAS呈中度正相关,与EQ-5D-5L呈中度负相关。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病理状况对PRO有显著影响,MSUS扫描是评估这些区域炎症和变性表现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对此类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管理。
- 陈佩瑾王华庞树旺
- 关键词:残留症状类风湿性关节炎抗风湿治疗
- 超声造影斑块强化度与前循环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CEUS)研究颈动脉斑块强化度与前循环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01—2020-01收治的7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CEUS资料,其中4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纳入斑块组,29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纳入脑梗组。对比2组患者CEUS参数,不同斑块强化度患者CEUS参数的差异;分析CEUS斑块强化度与患者各项CEUS参数、前循环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脑梗组斑块厚度、增强强度(EI)、增强密度(ED)、颈动脉狭窄率均高于斑块组(P<0.05),脑梗组造影剂达到时间差(DAT)、造影剂达峰时间差(DTTP)均短于斑块组(P<0.05),2组斑块面积(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强化度患者各项斑块CEUS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多重比较亦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度按等级赋值,强化度与斑块厚度、EI、ED、DAT、DTTP及前循环脑梗死的发生均具有相关性(|r|≥0.3,P<0.05)。结论超声造影斑块强化度与前循环脑梗死的发生及各项超声造影参数均具有相关性,可通过超声造影检测斑块强化度为前循环脑梗死的诊断与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 王华李伟苏杭孙雪王燕华秦志平
- 关键词:前循环脑梗死颈动脉狭窄超声造影
- 脑卒中患者经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分析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脂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经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分析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02-2019-0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无临床脑卒中表现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经颅超声造影检查,对比2组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血脂[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及经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峰值强度比值(P)、达峰时间(Tp)、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渡越时间(MTT)],并分析经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血脂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总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TG、LD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UC高于对照组,Tp、MT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与P、AUC呈明显正相关,与Tp、MTT呈明显负相关(P<0.05);LDL与P、AUC呈明显正相关(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与AUC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明显增高,且存在炎症反应,经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明显异常,且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TG、LDL、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明显相关性,经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分析利于可更为客观地评价斑块稳定性。
- 孙雪李杰李伟王燕华王华郭琦秦志平
- 关键词:新生血管血脂
- 多模态超声成像联合VEGF、CerbB-2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探究多模态超声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原癌基因(CerbB-2)在非哺乳期乳腺炎(NLM)与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乳腺癌、57例NLM患者的多模态超声检查资料及血清VEGF、CerbB-2水平,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多模态超声联合血清VEGF、CerbB-2水平对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鉴别诊断NLM和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71.43%、56.14%、64.17%,UE(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4.13%、68.42%、76.67%,CEUS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79.37%、75.44%、77.50%,UE、CEUS(超声造影)诊断效能均高于常规超声(P<0.05);VEGF鉴别诊断NLM和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4.13%、54.39%、70.00%,CerbB-2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5.71%、50.88%、69.17%,多模态超声联合VEGF、CerbB-2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3.65%、89.47%、91.67%,高于单一检测方法(P<0.05)。结论NLM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仅靠二维超声容易误诊,采用多模态超声联合VEGF、CerbB-2能有效对NLM和乳腺癌进行鉴别诊断。
- 王华王燕华孙雪冉青甄艳华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ERBB-2非哺乳期乳腺炎
- 互动教学和成功教育在超声心血管临床教学中的尝试探讨
- 2019年
- 在超声心血管教学的过程中将将三段式成功教育以及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分三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二阶段为互动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在教师的指点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第三阶段为主动自动阶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自己激发自身的能动性,并且自主地追求成功。本文阐述了互动教学和成功教学在超声心血管临床教学中的尝试。
- 孙雪李杰王华
- 关键词:成功教育互动教学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从我院选出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9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组一45例为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组二45例为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能有效的减轻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预防患者出现病情加重现象,提高患者药物治疗效果。
- 王华
- 关键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