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培民

作品数:88 被引量:231H指数:9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都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8篇中医
  • 21篇慢性
  • 13篇乙肝
  • 12篇慢性乙肝
  • 11篇乙型
  • 11篇疗效
  • 11篇肝炎
  • 10篇中药
  • 10篇中医证
  • 10篇慢性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8篇易激综合征
  • 8篇综合征
  • 8篇结肠
  • 8篇结肠炎
  • 8篇溃疡
  • 8篇溃疡性
  • 8篇溃疡性结肠炎
  • 7篇蛋白
  • 7篇证候

机构

  • 66篇成都中医药大...
  • 41篇成都中医药大...
  • 7篇四川省中医医...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川北医学院
  • 3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泸州医学院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市中医院
  • 2篇成都肛肠专科...
  • 2篇重庆市中医院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洛阳市第二人...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作者

  • 83篇冯培民
  • 13篇钟森
  • 5篇陈蕾
  • 5篇杨春荣
  • 4篇程泓
  • 4篇孙聪
  • 4篇李敏
  • 4篇冯园园
  • 3篇谢朝良
  • 3篇龚枚
  • 3篇付丽
  • 3篇陈谦
  • 2篇王文秀
  • 2篇王娟
  • 2篇黄太基
  • 2篇孙鑫鑫
  • 2篇关诗慧
  • 2篇周东
  • 2篇贺百林
  • 2篇周雪雷

传媒

  • 5篇第二十六届全...
  • 4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中医杂志
  • 3篇湖南中医杂志
  • 3篇四川中医
  • 3篇第三十届全国...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西部医学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中医学
  • 2篇第三届中医药...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第二十九届全...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大众科技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6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2篇2017
  • 12篇2016
  • 1篇2015
  • 1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恩替卡韦结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恩替卡韦结合中药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关于恩替卡韦结合中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相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排除标准提取文献中相关信息,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
冯培民陈谦钟森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中药治疗临床疗效META分析
文献传递
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安全性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中医辨证施治和现代医学中的抗抑郁治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治疗中有广泛应用,二者在治疗上都会出现不良反应,而中医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可控且少,可在今后的临床研究及治疗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陈谦冯培民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
从中医方-证-肠道微生态的宏基因组学来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本文从系统生物学技术、方证本质研究角度论述了中医方-证-肠道微生态的宏基因组学来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行性和必要性,系统生物学为传统中医客观化的探索建起了更为宽广的技术平台,组学技术为深入探索方证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探索工...
冯培民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症候肠道微生态宏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
机械力刺激纤维状蛋白产生电位波动实验的进一步探究——机体内纤维状蛋白分子内分子间能量传递系统经络理论系列文章之五
2013年
目的:研究机械力刺激纤维状蛋白产生的电位波动。方法:示波器观察记录机械力刺激纤维状蛋白产生的电位波动。结果:机械力刺激鸡蛋卵带纤维状蛋白质会产生明显的电位波动。结论:机械力刺激动物机体内纤维状蛋白会产生明显的电位波动,并维持一段时间。
冯盛才刘金艳秦庆广冯培民张林周厚强张启翔杨琪张晓春邹文静康丽文谦陈玉婷吴祥俊秦淑钏邓岚赵家莹李熳马界王晓梅童明欧
关键词:经络
慢性乙肝中医证候细胞因子抗体芯片研究
目的:本实验计划利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技术(AAH-CYT-G3)以揭示各证型间差异蛋白的数量,上调和下调,功能及通路的差异. 方法:利用蛋白芯片技术——细胞因子抗体芯片(AAH-CYT-G3),初步发现差异蛋白...
冯培民钟森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
十枣汤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1例
2021年
腹腔积液是肝硬化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大量腹腔积液可造成患者腹胀不适,甚或行动困难,对饮食、呼吸也有较大影响,并可增加腹腔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肝硬化所致腹腔积液的治疗,目前仍是难点之一,多需要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限制水钠摄入,应用利尿剂,治疗性穿刺放腹水,输注白蛋白。
谢孟森冯培民
关键词:临床并发症十枣汤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腹腔积液卧床休息腹腔感染
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胃肠型感冒暑湿证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评价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胃肠型感冒暑湿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将全国20个中心确诊为胃肠型感冒暑湿证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安慰剂组,每组80例。高剂量组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2次;低剂量组口服藿香正口服气液10ml/次+藿香正气口服液模拟剂10ml/次,每日2次;安慰剂组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模拟剂,每次20ml,每日2次。各组疗程均为5天。观察主要疗效指标(第3天痊愈率及疾病痊愈时间)、次要疗效指标(胃肠型感冒症状总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及证候有效率、中医单项症状消失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高、低剂量组与安慰剂组第3天痊愈率分别为72.00%、37.33%、14.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效检验比较,组间痊愈率率差的95%CI下限均大于0,优效成立。各组中位疾病痊愈时间分别为2.0天、4.0天、5.0天;治疗3天后胃肠型感冒症状总积分分别为(1.04±1.70)分、(2.70±2.50)分、(3.69±2.65)分;治疗5天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分别为(0.45±0.96)分、(0.69±1.46)分、(1.39±2.15)分;治疗5天后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100.00%、100.00%、90.91%,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中医单项症状恶心或/和呕吐、肢体困重消失率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各组均未出现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藿香正气口服液可改善胃肠型感冒暑湿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良好。
张声生吴咏冬冯培民黄建伟沈晨杨小军胡运莲金宇金小晶赵詹东林海赵琦郑亮肖惠珍郭永泽李旭成刘爱民赵志英易琼陈峭张瑜
关键词:藿香正气口服液胃肠型感冒暑湿证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谱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3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与治疗有效患者的基因芯片数据,筛选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探寻其下游生物学过程,预测西药治疗无效癫痫患者的潜在治疗中药。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提取数据集GSE143272基因芯片原始数据,使用GEO2R筛选抗癫痫药物无效与抗癫痫药物有效患者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在线分析软件DAVID对DEGs进行功能和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将DEGs与在线中药预测工具Coremine Medical相互映射,筛选治疗癫痫可能的靶向中药。结果丙戊酸钠治疗有效与治疗无效组筛选出DEGs 7个,卡马西平治疗有效与无效组筛选出DEGs 7个,苯妥英钠治疗有效与无效组筛选出DEGs 13个,其涉及的通路多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同种异体排斥反应、抗原处理和呈递等信号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Th1/Th2细胞分化相关。筛选出的潜在中药以珍珠母、壁虎、南蛇藤、黄丝郁金、丹参、海狸香、天麻等定惊安神药,川芎、蕲蛇、香五加、川桐皮、艾纳香、白花丹等祛风通络药,茶树根、知母、白花蛇舌草、大黄、甘草、千金藤、忍冬藤、生地黄、蚕砂、水牛角等清热凉血药和厚朴、南沙参、大白部、瓜蒌、绞股蓝等祛痰药为主。结论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与基因差异表达密切相关,结果部分所述中药联合抗癫痫西药,可能提高抗癫痫治疗效果。
姚承佼李奕霖熊钦罗利红谢凤娇陈蕾冯培民
关键词:癫痫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UC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总结其规律,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方案的建立与完善进一步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设计临床调查表,收集近三年时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科住院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资...
冯培民黄晓涛冯园园李敏张红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型辨证论治
冯培民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浅析
2024年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 IBS-D)是一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为消化系统常见病,本病病程长,临床症状严重、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目前IBS-D发病机制不明,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药物内服为主,存在疗效欠佳、不良反应较多等缺陷。而中医药注重整体调节且不良反应少,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西医学治疗的不足。冯培民教授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指出IBS-D发病之源是脾胃虚损,水湿不运贯穿其中,土虚木乘为重要环节。故在治疗中,以分消水湿为基本法则,配以抑木扶土之法,往往收效甚佳。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 is a group of clinical syndromes with diarrhea as the main symptom, which is a common disease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with a long course of disease, severe clinical symptoms, and easy recurrence,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ncreases the economic burden of the country. At present, the pathogenesis of IBS-D is unknown, and modern medicine mainly treats it with internal medication, which has defects such as poor efficacy and many adverse reac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cuses on overall regulation and has few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Based on his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 Professor Feng Peimin pointed out that the source of the pathogenesis of IBS-D is spleen and stomach deficiency, which runs through water and dampness, and soil deficiency and wood multiplication are important links. Therefore, in the treatment, the basic law of dividing water and eliminating dampness,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inhibiting wood and supporting soil, often has good results.
赵方郑攀攀王秋雨郑英伦冯培民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