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璐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聚甲醛
  • 7篇甲醛
  • 3篇弹性体
  • 3篇增韧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制备及性能
  • 2篇碳酸钙
  • 2篇热塑性
  • 2篇热塑性聚氨酯
  • 2篇纳米碳酸钙
  • 2篇聚氨酯
  • 2篇共混
  • 2篇改性
  • 1篇增容
  • 1篇增容改性
  • 1篇增容剂
  • 1篇熔融
  • 1篇熔融共混
  • 1篇熔融共混法

机构

  • 7篇河南大学

作者

  • 7篇金璐
  • 5篇房晓敏
  • 5篇丁涛
  • 5篇徐元清
  • 2篇刘保英
  • 2篇吴俊威
  • 2篇张洪影
  • 2篇任艳蓉
  • 1篇王立
  • 1篇何园
  • 1篇马爽
  • 1篇何圆

传媒

  • 2篇河南省化学会...
  • 1篇塑料科技
  • 1篇中国塑料
  • 1篇化学研究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4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OM/TPU/纳米碳酸钙共混复合材料的研究
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的方法,以四种不同的加工工艺,制备了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纳米碳酸钙(POM/TPU/nano-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CaCO3的用量对POM/TPU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
金璐任艳蓉徐浩徐元清房晓敏丁涛
关键词:塑料生产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TPU共混增韧POM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甲醛(POM)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硬度TPU及其含量对共混材料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PU硬度的变化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硬度为65HA的TPU对POM的增韧效果较好,对POM的相形态和结晶性能影响更为显著.
金璐何圆刘保英房晓敏徐元清王立丁涛
关键词: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增韧
弹性体及超细粉体复合改性聚甲醛的研究
<正>聚甲醛(以下简称POM)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被广泛用于机械、电子电器、汽车等领域。但POM也有缺口冲击强度低,韧性差的缺点,极大限制了POM的使用范围。因此,增韧改性POM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
金璐张洪影吴俊威房晓敏徐元清任艳蓉丁涛
文献传递
增韧聚甲醛增容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添加增容剂是改善POM与增韧剂之间的相容性,提高共混体系增韧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增韧聚甲醛的增容改性方法,综述了常见增容改性剂的种类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金璐何园刘保英房晓敏徐元清丁涛
关键词:聚甲醛增韧增容剂改性
增韧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聚甲醛(POM)因其高强度、高刚度等优异的机械性能,被誉为“塑料中的金属”,是替代金属制品较为理想的工程塑料,在材料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POM分子链结构规整,无侧基,在成型过程中极易结晶,生成尺寸较大的...
金璐
关键词:复合材料聚甲醛力学性能
文献传递
聚甲醛/弹性体/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的方法,以4种不同的混合顺序,制备了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纳米碳酸钙(POM/TPU/nano-CaCO3)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熔体流动速率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nano-CaCO3的用量对POM/TPU(90/10)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共混方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4%的nano-CaCO3与TPU预先混合制成母粒再与POM共混得到的复合材料中POM晶粒发生明显细化,缺口冲击强度高达12.5kJ/m2,冲击性能较为优异。
金璐刘保英徐元清徐元清丁涛
关键词:聚甲醛弹性体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
抗静电聚甲醛的开发与应用
<正>聚甲醛(英文名Polyxymethylene,简称为POM),规整的分子结构(-CH2-O-)和高结晶性使其拥有十分优异的综合性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刚性、硬度、弹性模数和机械性能,在很多场合可以替代锌、...
吴俊威金璐杨阳张洪影马爽房晓敏徐元清丁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