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生

作品数:45 被引量:20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潜叶
  • 17篇潜叶蛾
  • 16篇番茄
  • 13篇COI
  • 12篇引物
  • 10篇试剂
  • 10篇试剂盒
  • 10篇害虫
  • 8篇入侵
  • 7篇入侵害虫
  • 6篇切花
  • 6篇残体
  • 5篇单粒
  • 5篇植物
  • 5篇西花蓟马
  • 5篇花蓟马
  • 5篇基因
  • 4篇若虫
  • 4篇农业
  • 4篇品系

机构

  • 45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青岛农业大学
  • 5篇全国农业技术...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5篇云南省植保植...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北京市植物保...
  • 3篇长江大学
  • 3篇广东省昆虫研...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无锡出入境检...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北出入境检...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普洱学院

作者

  • 45篇王玉生
  • 44篇张桂芬
  • 42篇万方浩
  • 25篇冼晓青
  • 25篇刘万学
  • 21篇张毅波
  • 15篇郭建洋
  • 15篇田虎
  • 4篇严盈
  • 4篇刘慧
  • 4篇武强
  • 3篇刘桂清
  • 3篇李萍
  • 3篇王瑞
  • 3篇刘万才
  • 3篇张晓明
  • 3篇桂富荣
  • 3篇马德英
  • 3篇王福莲
  • 2篇李亚红

传媒

  • 8篇生物安全学报...
  • 6篇植物保护
  • 4篇中国生物防治...
  • 3篇昆虫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美番茄潜叶蛾SCAR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南美番茄潜叶蛾特异性SCAR引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特异性引物只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具有扩增能力,扩增产物大小为397bp。对单粒卵及成虫残体亦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本发明提高了南美番茄潜叶蛾检...
张桂芬毕思言张毅波刘万学王玉生郭建洋杨安沛冼晓青万方浩
文献传递
美地绵粉蚧的特异性SS-COI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美地绵粉蚧的特异性SS‑COI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和试剂盒。该对引物只对美地绵粉蚧具有扩增能力。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节约了检测时间,在美地绵粉蚧检测监测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
王玉生张桂芬田虎冼晓青刘万学张毅波郭建洋万方浩
文献传递
云南番茄潜叶蛾捕食性天敌资源调查及其控害作用分子检测被引量:2
2024年
云南省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较早入侵的区域,为明确本地潜在自然天敌资源及其对番茄潜叶蛾的控制作用,采用田间调查、样本采集以及与室内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于7—10月对云南省10个地级州市主要番茄种植区的番茄潜叶蛾天敌资源进行调查,对采集的天敌种类进行DNA条形码鉴定,对其控害作用进行种特异性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番茄田共计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6种,隶属2纲5目16科。进一步的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对番茄潜叶蛾具有控害作用的捕食性自然天敌19种,隶属2纲3目12科;其中,昆虫纲8种、蜘蛛纲11种;对番茄潜叶蛾控害作用阳性检出率为5.7%~100.0%。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天敌为半翅目盲蝽科的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 Reuter,在8个州市有分布;其次为花蝽科的黑翅小花蝽Oirus agilis(Flor)和小花蝽Orius sp.以及瓢虫科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分别在5个、4个和5个州市有分布;再次为蜘蛛目狼蛛科的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Böesenberg et Strand),在3个州市有分布;而其余的14个物种仅在1个或2个州市有分布。番茄潜叶蛾天敌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为昭通市,有8种天敌;其次为丽江市和玉溪市,分别有6种和5种天敌;再次昆明市和曲靖市,分别有4种和3种天敌;而大理州、文山市、红河州有2种天敌,楚雄市和普洱市只有1种天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控害潜力最大的为烟盲蝽,其次为黑翅小花蝽;此外,七星瓢虫和拟环纹豹蛛也表现了较好的控害能力。番茄潜叶蛾在西南虽发生为害较为严重,但对该种害虫具有控制作用的天敌种类也比较多,为利用本地天敌防治番茄潜叶蛾提供了自然资源保障。
张桂芬朱华康黄亮王玉生李涛李涛冼晓青冼晓青桂富荣桂富荣刘万学万方浩
关键词: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番茄田
设施番茄4种栽培方式下番茄潜叶蛾对化蛹场所的选择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为提高番茄潜叶蛾的监测与防控效率,在樱桃番茄生产温棚开展了双色地膜土栽、地砖托盘盆栽、地砖盆栽、地布盆栽4种栽培方式下番茄潜叶蛾对化蛹场所的选择性研究。依据栽培方式,调查了12种可能的化蛹场所。结果表明,番茄的栽培方式不同,番茄潜叶蛾的化蛹场所亦有明显变化。双色地膜土栽方式下,6种场所的总计平均化蛹数量和化蛹数量占比中,地膜覆盖土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依次为地膜覆盖土>种植孔周边和茎秆>叶片;叶柄和果实上未观察到有幼虫化蛹。地砖托盘盆栽方式下,9种场所的总计平均化蛹数量中,花盆托盘底部和花盆翻边显著多于花盆盆底,其他场所未观察到有幼虫化蛹;化蛹数量占比中,花盆托盘底部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依次为花盆托盘底部>花盆翻边>花盆盆底。地砖盆栽方式下,8种场所的总计平均化蛹数量中,地砖缝隙和花盆翻边显著多于花盆盆底,其他场所未观察到有幼虫化蛹;化蛹数量占比中,地砖缝隙显著高于花盆翻边和花盆盆底。地布盆栽方式下,8种场所的总计平均化蛹数量和化蛹数量占比中,花盆盆底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依次为花盆盆底>花盆翻边>地布表面,其他场所未观察到幼虫化蛹。双色地膜土栽方式下4种化蛹场所的逐次平均化蛹数量和化蛹数量占比中,地膜覆盖土显著高于其他场所,其中化蛹数量依次为地膜覆盖土>种植孔周边>茎秆和叶片;化蛹数量占比依次为地膜覆盖土>种植孔周边和茎秆>叶片。地砖托盘盆栽方式下,3种化蛹场所的逐次平均化蛹数量中,花盆翻边和花盆托盘底部显著多于花盆盆底;逐次平均化蛹数量占比中,花盆托盘底部显著高于其他场所,依次为花盆托盘底部>花盆翻边>花盆盆底。地砖盆栽方式下,3种化蛹场所的逐次平均化蛹数量和化蛹数量占比中,地砖缝隙显著高于其他场所,化蛹数量依次为地砖缝隙
张桂芬张毅波刘万学韩力万方浩刘万才李萍冼晓青王玉生张晓明罗荣王树明
关键词:栽培方式设施番茄
中国新发现外来入侵害虫——南美番茄潜叶蛾(鳞翅目:麦蛾科)被引量:88
2019年
2017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露地鲜食番茄上发现一种鳞翅目害虫,以幼虫潜食叶肉、蛀食果实,经鉴定为南美番茄潜叶蛾。该害虫原产南美洲的秘鲁,2006年入侵欧洲的西班牙,截至2017年5月,已在南美洲、欧洲、非洲、中美洲和亚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严重危害鲜食番茄、加工番茄和樱桃番茄/圣女果,产量损失最高可达80%~100%。本文提供了南美番茄潜叶蛾的危害情况及主要形态鉴定特征,提出了防范其进一步扩散危害的措施建议以及今后应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植物检疫、发生分布调查、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天敌资源挖掘利用等,以为积极应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对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的威胁提供参考。
张桂芬马德英马德英刘万学付文君王玉生高有华万方浩
关键词:入侵害虫番茄麦蛾科
重大农业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2025年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异名Phthorimaea absoluta)是一种多食性的重大农业入侵害虫,主要危害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可造成番茄减产50%~80%,甚至绝产绝收,有“番茄埃博拉病毒”之称,2017年首次在我国新疆被发现,已在我国局部地区暴发。番茄潜叶蛾常隐蔽发生,且在我国的适生区广泛,主要随番茄苗及果实的销运进行远距离传播,进一步扩散势头明显。因此,亟需研发高效低成本的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和方法,进而实现对重大入侵物种的及早发现和提前预警,降低农业经济损失。目前,用于番茄潜叶蛾的检测鉴定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等,本文综述了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旨在为延缓番茄潜叶蛾传播扩散与对靶施策提供技术支撑。
姚若楠王玉生王玉生张桂芬
关键词:形态学鉴定分子检测
番茄潜叶蛾幼虫的龄数和龄期测定被引量:10
2023年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Meyrick)源产于南美洲的秘鲁,是世界番茄的毁灭性害虫,2017年8月首次在我国新疆发现,对我国番茄及其他茄科粮蔬作物生产安全构成了潜在巨大威胁。龄期划分是深入研究番茄潜叶蛾生物学习性,明确其种群发生规律,提高预测预报和防治(如基于幼虫寄生蜂利用的生物防治)效果的基础。头壳宽度是幼虫分龄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逐日测量幼虫的头壳宽度和虫体长度,并运用频次分布、Dyar法则、Crosby指数、Brook指数和回归分析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番茄潜叶蛾的幼虫龄期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幼虫头壳宽度符合Dyar法则和Crosby生长法则,并呈现出明显的指数回归关系,可作为幼虫龄期划分的重要形态指标。番茄潜叶蛾幼虫划分为4个龄期,各龄期幼虫头壳宽度分别为0.1375~0.1575 mm、0.2125~0.2725 mm、0.3200~0.4100 mm和0.4975~0.5800 mm。与之对应龄期的幼虫体长分别为0.80~1.52 mm、0.91~3.33 mm、2.42~4.89 mm和4.18~7.32 mm,可作为判定龄期数的辅助指标。于室内27℃温度下饲养幼虫,平均历期约13 d,其中1~4 d为第1龄、3~6 d为第2龄、4~7d为第3龄、6~15d为第4龄。头壳宽度可作为幼虫龄期划分的重要指标,番茄潜叶蛾幼虫分为4个龄期;同一龄期内幼虫体长变异性较大,各龄期重叠程度较高,可作为幼虫龄期划分的辅助指标。
张桂芬殷惠军王玉生王玉生毕思言王瑞刘万学王瑞
关键词:幼虫龄期体长
番茄潜叶蛾种群定殖与种群重建及延续能力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背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对番茄等作物最具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检疫性害虫,2017年首次在我国西北新疆伊犁的露地番茄发现,2018年又在我国西南云南临沧的保护地番茄发生,目前已快速传播至我国20余个省级区域。【目的】以成虫为对象在室内笼罩条件下,研究明确番茄潜叶蛾的种群定殖、种群重建及延续能力。【方法】每笼接入不同数量(2、4、6、8、10头)的番茄潜叶蛾成虫(性比1:1),通过评价其产卵量和幼虫孵化率,研究繁殖体数量对番茄潜叶蛾种群定殖能力的影响;以1对成虫(2头,性比1:1)为起始繁殖体数量,通过种群数量动态监测、虫态(龄期)个体数量占比及丰富度指数R评价,研究番茄潜叶蛾的种群重建和延续能力。【结果】以5个繁殖体数量(2、4、6、8、10头,性比1:1)接入番茄潜叶蛾成虫,各繁殖体数量的总计产卵量分别为93.1、194.9、271.3、311.5和400.2粒,差异显著;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93.1、97.4、90.4、77.9和80.0粒,差异显著,且繁殖体数量为1♀:1♂、2♀:2♂和3♀:3♂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明显高于4♀:4♂和5♀:5♂;此外,在5个繁殖体起始数量处理中,卵孵化为幼虫的比率均比较高,为91.3%—92.7%;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种群定殖能力大小依次为5♀:5♂>3♀:3♂>4♀:4♂>2♀:2♂>1♀:1♂。1对(2头,性比1:1)番茄潜叶蛾成虫即可重新建立种群,约90 d(3个世代)后种群即可达到稳定状态。在168 d(约5个世代)的种群重建和种群延续过程中,仅在最初的0—91 d范围观察到3个较为明显的种群发生高峰(世代),高峰日总计虫量(蛹未予计入)较起始繁殖体数量分别增加77.8、60.5和60.1倍,其中,成虫数量分别增加6.4、4.1和7.7倍;之后,各虫态(卵、1—4龄幼虫、成虫)同时发生,世代重叠现象明显,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并波动增长,总计种群数量持续稳定在96.6—140.6头,不同虫态(龄期)个体数量占比
张桂芬万坤潘梦妮王龙黄聪王玉生张毅波张毅波冼晓青杨念婉刘万学桂富荣
草地贪夜蛾特异性SS-COⅠ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草地贪夜蛾特异性SS‑COI引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特异性引物只对草地贪夜蛾具有扩增能力,扩增产物大小为323bp,对单粒卵及成虫残体也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本发明提高了草地贪夜蛾检测的准确...
张桂芬杨安沛郭建洋王玉生张毅波刘万学万方浩王浩毕思言
文献传递
美地绵粉蚧的特异性SS‑COI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美地绵粉蚧的特异性SS‑COI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和试剂盒。该对引物只对美地绵粉蚧具有扩增能力。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节约了检测时间,在美地绵粉蚧检测监测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
王玉生张桂芬田虎冼晓青刘万学张毅波郭建洋万方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