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长山
-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钢管道内X射线探伤自动装置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钢管道内X射线探伤自动装置,属于无损检测、控制、信号装置等领域。本装置由管内机载部分和管外监控部分组成。机载部分是机电一体化自动作业小车,主要包括X射线机、变径机构、测长机构、驱动机构、控制系统、发收信号...
- 吴进军宋长山孙法远田宗民高天宝于志鑫
- 文献传递
- 一种油田井口被加热介质流量计算方法及其加热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井口被加热介质流量计算方法及其加热装置,属于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加热装置放热时的计算方法,具体为:获取加热装置通入被加热介质时,特定时间内被加热介质吸收的热量以及同一特定时间内被加热介质进出加热装...
- 孙东宋长山史小东李炜刘绍鹏王晓东邹林王志浩盛庆博马立辉
- 大型注水管网最优运行模式判别规则及参数优选方法研究
- 2024年
- 注水管网的能耗是整个注水系统的能耗中有一个重要因素,体现在管网选用的运行模式以及参数优化2个方面。通过对大量注水数据的计算与评价,发现运行模式的选择与整个注水系统中各单井的压力分布特征有密切关系,据此形成了注水系统最优运行模式的五条判别规则。根据这些规则可以确定注水系统最优运行模式的选择方法和寻优计算步骤,并给出了不同模式的数学模型及运行参数的优选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注水系统最优运行模式智能判别软件,软件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其运行参数,变换运行模式,便捷地模拟运行各种模式状态下的能耗情况,以寻找注水管网最优运行方案。最后通过一个计算实例演示如何通过改变运行模式和参数得到了一个能耗较低的方案。此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作为大型注水管网选择最优运行模式与参数优化的有效手段。
- 范路陈烁宇刘董宇单杰王劭翡宋长山
- 关键词:注水管网
- 一种基于Fluent的往复式注水泵流场分析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Fluent的往复式注水泵流场分析方法,包括:(1)编写控制柱塞与阀芯运动的UDF;(2)建立流道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3)通过Fluent软件进行网格检测,并设定网格单位;(4)加载湍流能量模型,选择...
- 李炜宋长山王晓东郎立术邹林刘杰刘绍鹏盛庆博王新燕李云飞张杰
- 钢管道内X射线探伤自动装置
- 本发明是一种钢管道内X射线探伤自动装置,属于无损检测、控制、信号装置等领域。本装置由管内机载部分和管外监控部分组成。机载部分是机电一体化自动作业小车,主要包括X射线机、变径机构、测长机构、驱动机构、控制系统、发收信号系统...
- 吴进军宋长山孙法远田宗民高天宝于志鑫
- 文献传递
- 基于频谱分析的油田注水柱塞泵故障诊断被引量:11
- 2023年
- 针对传统注水柱塞泵故障诊断高度依赖经验,实时处理能力不足,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柱塞泵频域信号在线诊断方法。采集了柱塞泵正常和16种故障状态下的振动信号,采用傅里叶变换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故障模型库,在线获取振动信号并进行故障特征提取,通过多次连续时间与模型库的均方根误差进行故障诊断,同时对故障中传感器贡献率进行排序并使传感器降维减少计算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轴向柱塞泵故障进行诊断,准确率从66.7%提高到80%以上,计算量降低为原来的26.7%。
- 齐光峰孙东郑炜博邹林宋长山刘心颖李云飞
- 关键词:柱塞泵频谱分析特征提取故障诊断
- 一种自动回水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回水设备,涉及水体循环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储热罐与水套炉,储热罐与水套炉之间通过上水管、下水管固定连通,下水管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控水泵,水套炉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电控水泵工作的控制单元本...
- 王贵生宋长山王晓东李丹丹杨锐邹林王新燕陈烁宇仲玉梅张杰
- 一种相变蓄热箱及油田井场的相变蓄热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相变蓄热箱及油田井场的相变蓄热装置,属于相变蓄热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相变蓄热箱包括箱体,箱体内部底部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箱体内部且位于所述加热器的上方设置有网状隔板,网状隔板上同心设置有中空柱,...
- 刘杰宋长山孙东王晓东邹林王新燕刘绍鹏李炜张杰郎立术
- 二氧化碳驱油封存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
- 本文件规定了二氧化碳驱油封存项目二氧化碳减排量核算和报告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工作流程、核算方法与数据获取、二氧化碳减排量计算、数据质量与报告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二氧化碳驱油封存项目二氧化碳减排量核算。
- 李增强刘杰王晓东王贵生周亮齐光峰马坤刘文聪李来俊刘心颖牛楷文宋长山邹林
- LNG冷能梯级利用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 2023年
- 为了研究目前LNG冷能梯级利用现状以及提出相关措施,本文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冷能利用单元对冷能品质的要求以及产品的经济效益,确定了不同单元的冷能利用等级,并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火用效率分析,提出了最优冷能梯级利用方案;并分析了目前冷能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数据计算结果表明,造成物理火用损失的主要原因包括大温差传递和高压运行;低温升压、高温降压运行是提高火用效率的最经济的运行措施。而目前对于不同冷能利用单元的适用条件不明确,相关的配套设备发展缓慢,导致各个接收站对于冷能利用的经济效益不明显。
- 宋长山张杰张杰张杰程然杨超
- 关键词:LNG梯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