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湧
- 作品数:37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唐氏综合征相关视网膜病变一例被引量:1
- 2020年
- 1例因常规新生儿眼底筛查发现异常患者就诊眼科。经长期随访行眼底照相、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及外周血染色体基因检查,诊断为唐氏综合征相关视网膜病变。
- 要青清程湧令狐丹丹朱雪梅邓洵梁建宏
-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外周血染色体唐氏综合征眼底照相长期随访基因检查
- 中国青少年近视患者眼内散光及眼残余散光分布特征
- 刘艳琳程湧张璐王凯
- 25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内界膜下出血三例被引量:6
- 2017年
- 视网膜大动脉瘤(RAM)是获得性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分支血管发生扩张,病变最常发生于视网膜动脉3级分支以内,典型者位于黄斑或后极部。RAM可分为静止型、渗出型和出血型;出血型RAM又细分为玻璃体内积血、玻璃体后界膜下出血、内界膜下出血、视网膜内出血和视网膜下出血。
- 张军程湧梁建宏黎晓新
-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 AMRS2基因在老年性黄斑变性和脉络膜息肉样血管病变中遗传性和功能性探讨
- 目的 研究AMRS2基因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和脉络膜息肉样血管病变(PCV)疾病中遗传性和功能性探讨.方法 对284位无关联的中国北方大陆患者,其中包括96位渗出型AMD患者,92位PCV患者,96位对照患者,进行...
- 程湧黄旅珍周鹏黎晓新
- 谨慎开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被引量:12
- 2019年
- 随着我国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ROP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我国目前儿童盲的首位原因,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近年来随着对ROP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ROP治疗不断拓展,尤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但是目前抗VEGF药物治疗ROP仍属于超适应证用药,并且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给药剂量、随访时间等仍需要探索,因此本文提出临床仍需谨慎开展抗VEGF药物治疗ROP。
- 梁建宏程湧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贝伐单抗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 一种用于视网膜治疗的光疗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视网膜治疗的光疗装置,涉及视网膜治疗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视网膜治疗的光疗装置需要患者自主面对光疗的照射,使得患者在治疗时容易出现闪躲的现象,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问题。所述操作台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底座...
- 程湧梁舒婷
- 文献传递
- 合并脉络膜脱离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预后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合并脉络膜脱离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患者的临床特征,初步分析影响手术后裂孔闭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系列研究。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68例68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4例14只眼,女性54例54只眼;平均年龄(61.10±9.66)岁。患眼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治疗。手术前后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B型超声检查。BCVA检查采用Snellen视力表进行,统计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根据B型超声或手术中观察到的脉络膜脱离累及象限数定义脉络膜脱离范围,分为1~4个象限。在视网膜复位状态下测量眼轴长度(AL)。68例68只眼中,合并、未合并脉络膜脱离分别为17例17只眼、51例51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17只眼中,脱离范围累及1、2、3、4个象限分别为1、2、2、12只眼。手术中填充13%C3F82只眼,均为未合并脉络膜脱离者;手术中填充硅油66只眼。根据是否合并脉络膜脱离,将患者分为未合并脉络膜脱离组、合并脉络膜脱离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elch双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广义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后裂孔未闭合者裂孔直径及手术后裂孔是否闭合与临床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果手术后3个月,患眼logMAR BCVA 1.29±0.43,手术前后差值为−1.60~0.70(−0.51±0.51)logMAR单位;AL为26.6~34.3(29.60±2.12)mm。68只眼中,裂孔未闭合、闭合分别为37(54.4%,37/68)、31(45.6%,31/68)只眼;裂孔未闭合眼的裂孔直径为(753±424)μm。未合并脉络膜脱离组、合并脉络膜脱离组患者年龄、病程、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412.0、477.5、427.0,P>0.05)。手术前,与未合并脉络膜脱离组比较,合并脉络膜脱离组患眼BCVA更差(W=257.5)、眼压更低(t=4.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才艺赵明威梁建宏尹虹于文贞石璇曲进锋程湧侯婧苗恒金恩忠
- 关键词: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高度近视玻璃体切除术预后
- ARMS2基因在老年性黄斑变性和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遗传性和功能性探讨
- 目的 ARMS2基因在多项基因研究中被认为是与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和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有很强的相关性,然而到目前为止,其功能研究仍然没有突破的进展,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ARMS2基因在AMD和PCV疾病中遗...
- 程湧黎晓新
- 视网膜母细胞瘤综合治疗的回顾性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观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综合治疗的疗效、生存率、眼球摘除率以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1999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且行综合治疗的RB患儿313例44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75例(55.9%),女性138(44.1%)例;单眼181例,双眼132例。国际眼内RB分期标准(IIRC)分期,A、B、C、D、E期以及眼外期分别为6、13、6、52、227、9例。313例中,明确最终是否生存245例,其中死亡22例(9.0%,22/245)。445只眼中,明确最终是否摘除眼球330只眼;初诊时有明确IIRC分期、眼部检查结果以及眼球摘除前有明确治疗方案及次数、手术后有明确pTNM(pathological tumor node metastasis)分期者184只眼。记录患儿基本信息、人口学特征、临床信息、眼球摘除及治疗方案、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分析RB患儿眼球摘除、病理检查是否存在高危病理特征(HRF)以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999年至2018年,明确最终是否生存的245例患儿的生存率由82.6%逐年提高至96.3%;明确是否最终摘除眼球的330只眼的眼球摘除率由68.8%逐年降低至58.3%。D期、E期患眼眼球摘除率分别从2005年前的83.3%和100%下降至2014年之后的37.5%和85.4%。单眼发病(β=-1.551,P=0.005)、IIRC分期中D、E期和眼外期(P<0.005)是RB最终眼球摘除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眼动脉介入化学药物治疗(IAC)是其保护因素(β=-0.877,P<0.001)。病理检查出现HRF 51只眼(27.7%)。发病月龄大(β=0.019,P=0.016)、青光眼期(β=0.816,P=0.050)是RB病理存在HRF的独立危险因素,而IAC是眼球摘除的保护因素(β=21.432,P<0.001)。结论综合治疗后,RB眼球摘除率总趋势逐渐下降,IAC治疗可降低D、E期眼球摘除率;较大的发病月龄、青光眼期是HRF的独立危险因素,而IAC能降低HRF存在的危险因素。
- 程湧贾忠旭赵明威梁建宏
- 关键词:眼动脉眼球摘除术
- 眼外期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特点和生存率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眼外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的临床特点和生存率。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03年11月至2015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213例RB患儿中眼外期患儿31例3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单眼24例,双眼7例。初诊年龄〈2岁19例;2~5岁10例;〉5岁2例。家长发现症状体征至就诊时的时间为初诊时间。其中,初诊时间〈1个月12例,1~3个月15例;〉3~6个月4例。初诊时详细询问病史及家族史。所有患儿行眼眶CT、MRI,双眼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检查。CT或(和)MRI检查见肿瘤浸润眼球外。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巩膜、视神经根部、视神经断端有肿瘤细胞浸润。手术后行全身化学治疗(化疗)。出现眼外转移时,行3~6轮强化化疗同时联合眼眶部远程放射治疗。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25.5±4.5)个月。观察患儿治疗后6个月,1、5年累积生存率,分析初诊年龄、时间、性别、单双眼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眼外期RB占同期RB患儿的14.55%。所有患儿均无RB家族史;既往病史无特殊。初诊时患眼白瞳及黄白色反光15例;流泪、红肿、畏光及眼球突出5例;斜视11例。患儿6个月,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0±9.0)%、(62.0±11.0)%、(57.0士11.0)%;平均生存时间为(53.9±7.8)个月,累积生存率为(59.3士11.3)%。初诊时间〈1个月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8个月,累积生存率为100.0%;1~3月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累积生存率为(40.0±21.9)%;〉3~6个月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累积生存率为(25.0±21.7)%。初诊时间〈1个月者生存时间较初诊时间1~6个月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0,P〈0.05)。结论眼外期RB发生率为14.55%;初诊时仍以白瞳为主要临床表现;累�
- 程湧杨斐赵敏梁建宏黎晓新
- 关键词:肿瘤转移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