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亨利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酞菁
  • 2篇酞菁铜
  • 2篇联苯
  • 2篇P-
  • 1篇刀锋
  • 1篇刀体
  • 1篇有机薄膜晶体...
  • 1篇噻吩
  • 1篇晶体
  • 1篇晶体管
  • 1篇空闲
  • 1篇棱台
  • 1篇回收料
  • 1篇感器
  • 1篇薄膜传感器
  • 1篇薄膜晶体
  • 1篇薄膜晶体管
  • 1篇NO
  • 1篇尺寸
  • 1篇传感

机构

  • 3篇长春工业大学
  • 2篇长春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王丽娟
  • 3篇李亨利
  • 2篇张玉婷
  • 2篇宋晓峰
  • 1篇宋贵才
  • 1篇孙丽晶
  • 1篇李一平
  • 1篇邹凤君
  • 1篇谢强
  • 1篇李占国

传媒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液晶与显示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可更换刀锋的家用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刀锋的家用刀,刀体与刀锋推动式装卸。一定高度的刀体下端与刀锋上端设置了规定尺寸可紧密咬合的棱台槽或棱台。经过改进的扣可通过刀体前后面固定位置连有的小纽钩与刀锋侧面连有的固定尺寸的小圆柱,对刀体与...
王丽娟李亨利李亨权
文献传递
异质诱导生长的酞菁铜薄膜晶体管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因酞菁薄膜平面具有多电子共轭大π键结构,本文采用异质诱导的方式对酞菁薄膜的生长特性进行了改善研究。采用高掺杂硅为栅极,氧化硅为绝缘层,生长α-四噻吩或p-六联苯薄膜为异质诱导层,制备了酞菁铜有机薄膜晶体管。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薄膜生长特性,并对比研究了2种诱导层对薄膜晶体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α-四噻吩上生长的酞菁铜薄膜,形貌呈片状,而p-六联苯上生长的酞菁铜薄膜,形貌呈针状,均与单层酞菁铜棒状形貌不同。同时,α-四噻吩与p-六联苯薄膜上生长酞菁铜后,两者晶体管电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比单层酞菁铜提高了1~2个数量级,表明α-四噻吩或p-六联苯对酞菁铜薄膜均有诱导效应,可以获得高性能的有机薄膜晶体管。
李亨利都昊王丽娟张玉婷李一平邹凤君宋贵才宋晓峰
关键词:酞菁铜有机薄膜晶体管
基于p-6P异质诱导生长酞菁铜薄膜的NO_2传感器被引量:7
2016年
为实现室温下低浓度NO2气体检测,制作了p-六联苯(p-6P)诱导层的酞菁铜有机薄膜传感器。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不同沉积速率下p-6P薄膜的生长规律,慢速沉积提供足够的分子扩散时间,利于薄膜横向生长,形成高度低、尺寸大的晶畴。在p-6P薄膜上生长了酞菁铜薄膜,可以清晰看到晶畴上酞菁铜薄膜的有序排列。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阐明了p-6P对酞菁铜薄膜具有很好的诱导效应。通过对比不同沉积速率p-6P薄膜诱导的酞菁铜传感器性能,发现慢速沉积诱导层的酞菁铜器件有高的响应强度和低的回复时间。异质诱导生长的酞菁铜传感器响应强度是直接生长在二氧化硅上的酞菁铜传感器的2倍,回复时间是3.2 min,对浓度为1.0×10^(-5)的NO_2气体灵敏。
李占国张玉婷谢强李亨利孙丽晶宋晓峰王丽娟
关键词:酞菁铜薄膜传感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